规模化肉牛繁育场提高母牛繁殖率的措施
2020-09-02哈依那提·哈力
摘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规模化肉牛繁育场影响母牛繁殖效率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提高母牛繁殖率的技术措施,旨在提高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促进肉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规模化肉牛繁育场;繁殖效率;影响因素;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20)06-0032-02
规模化肉牛繁育场兼具肉牛生产与肉牛品种推广应用双重功能。提升养殖场母牛的繁殖能力是获得更多肉牛品种的基础,对扩大养殖规模也有很大帮助,只有保证繁殖母牛多产,才能进一步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目前,很多规模化肉牛繁育场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母牛的受胎率普遍不高,犊牛的成活率也不高。针对这种情况,要深入细致地分析养殖管理期间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有效防控,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繁殖母牛的生产效率,降低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
1 影响肉牛繁殖率的主要因素
1.1 营养性因素
营养不良是影响母牛繁殖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繁殖母牛养殖管理期间饲料投喂不足、饲料种类较单一或饲料中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均可以引起牛的繁殖机能障碍。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饲料营养价值较差,会对母牛的正常发情、配种、受胎以及犊牛成活造成直接影响。一方面,在日粮搭配时如果能量饲料投入不足,会影响到幼龄母牛的正常生长发育,有时还会推迟其性成熟的时间,这样就会缩短母牛的利用时间。母牛在整个繁殖周期中如果能量饲料严重不足,会导致其发情症状不明显或只排卵不发情,通常会错过最佳的人工授精时间。对于已经正常受胎的母牛,如果能量饲料供给不足,很容易造成母牛在不同阶段出现流产或在进入分娩期后生产无力,出现难产,生产出的犊牛个体弱,适应能力较差,使平均产犊时间进一步延长,繁殖能力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蛋白质是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与多种激素的合成有密切联系。蛋白质严重缺乏,不仅会影响母牛的正常发情与正常受胎,也会造成机体体重下降,身体过于瘦弱。另外,蛋白质供给不足也会进一步影响机体对粗纤维的正常消化利用,影响牛群的健康生长和繁殖。日粮中矿物质、维生素含量不足,会使母牛的性成熟进一步推迟,严重时会造成整个性周期停止,降低母牛的受胎率。尤其是在日粮中钙、磷元素搭配失调、搭配不合理情况下,易造成母牛产后胎衣不下或产后瘫痪。维生素A投入不足,易造成牛出现产后死胎、弱胎与胎衣不下等症状[1]。
1.2 管理因素
管理不当是造成母牛出现繁殖障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养殖场的繁殖母牛长期采用舍饲养殖模式,基础母牛群比例过大,缺乏有效的运动,没有进行有效的驱虫处理,养殖环境恶劣,养殖密度较大,牛群之间相互接触,地面潮湿,粪便堆积,有毒有害气体积累,均会造成母牛出现不孕不育症。对于已经妊娠的母牛,如果没有做好科学的养殖管理工作,很容易造成母牛突然流产。另外,由于未控制好日粮的营养水平,给母牛饲喂了能量或蛋白质含量过高的日粮[2],母牛过于肥胖,在生产阶段极易出现难产,导致犊牛死亡率显著升高。
1.3 疾病因素
临床上母牛出现严重的繁殖障碍,主要是因为某些繁殖障碍性疾病在养殖场中传播流行所致,部分全身性的疾病可引起母牛出现不孕或已经怀孕的母牛妊娠中断。生殖器官疾病是破坏正常繁殖机能的重要原因之一。母牛在饲养过程中如果发生子宫内膜炎、乳房炎、阴道炎、子宫颈炎等都会影响母牛的正常发情和排卵,人工授精后受胎率较差。另外,在进行人工授精时,由于部分技术人员输精方法不当,操作过于粗暴,对母牛的生殖道造成了严重的损伤,进而引起生殖道黏膜的严重病变,影响精子与卵子的正常结合,即便是能正常着床,也常因为着床不到位,在妊娠前期出現隐性流产。
2 规模化肉牛繁育场提高母牛繁殖率的技术措施
2.1 强化营养供给,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
母牛养殖管理过程中,不管是后备母牛还是繁殖阶段的母牛都应该加强营养管理,这是提升肉牛生产潜力的关键。养殖管理人员应该高度重视,给牛群提供营养全面均衡的饲料,满足肉牛的繁殖所需;保证种公牛有旺盛的性欲,母牛能正常发情,发情症状明显;要结合母牛的膘情,合理搭配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为繁殖母牛提供充足的蛋白质与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尤其是在青绿饲料比较缺乏的冬春季节,一定要注重补充维生素[3]。有条件的养殖户在冬春季节还可以为牛群提供一定量的青绿饲料或大麦芽,这样能提高母牛的生产能力,提高种公牛的性欲,保证精液品质。对于初次发情的母牛,要重视优质蛋白质、维生素与矿物质的供给,这样能促进机体发育,维持机体的性机能。
2.2 加强养殖管理
在繁殖母牛饲养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改善养殖条件。母牛配种前,应结合膘情做好适当的复壮工作,保证母牛膘情适宜,提升母牛的繁殖机能,为加速母牛发情、排卵奠定坚实基础。犊牛实行早期断奶能进一步缩短母牛的生殖周期,同时还能促进母牛早发情、早排卵,为早期受孕创造良好的条件。有条件的养殖场还可以使用各种外源性激素,实现母牛统一发情、统一配种、统一生产,要及时诊断出存在生殖系统疾病的母牛,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有效治疗,保证母牛能尽早恢复繁殖能力。
2.3 加强生殖道疾病的防治
繁殖障碍性疾病是影响母牛繁殖能力提升的一个主要因素。养殖户在进行母牛阴道检查、人工授精操作与人工助产过程中,一定要小心仔细,进行严格的消毒,防止因为粗暴动作造成母牛生殖道损伤与感染。重点做好防疫工作,尤其是针对某些繁殖障碍性传染病,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检测与检查,一旦出现患病牛应立即采取封锁、隔离等措施,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另外,要做好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疫苗接种工作,以保障母牛的健康。
3 小结
在发展肉牛养殖产业过程中,要提升繁殖母牛的生产效率,就要加强营养与养殖管理等方面的控制,保证饲料营养全面,能满足牛群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同时还应该强化牛群管理,为牛群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加强牛群运动,进一步降低环境等不良因素对妊娠母牛的刺激。此外,还应该做好各种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控工作,科学人工授精。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繁殖母牛的受胎率,缩短产犊周期,保证母牛能多产犊。
参考文献:
[1] 李智强,吕桂萍.提高母牛繁殖率的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7):51-52.
[2] 单 洁.肉牛繁殖率低的因素及提高对策[J].现代畜牧科技,2018(10):50.
[3] 杨 博,刘 镜.影响肉牛受胎率的因素及提高措施[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8(6):36-38.
收稿日期:2020-05-11
作者简介:哈依那提·哈力(1984-),男,新疆察布查尔人,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