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状况及对策研究

2020-09-02周迪龚炜

时代人物 2020年9期
关键词:国家大学生建设

周迪 龚炜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波大学2020年度校科研基金项目《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状况及对策研究——以宁波地区为例》(XYW20011)成果。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习总书记于2014年首次提出,并于2015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在法制层面推进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工作。推进国家安全观建設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要面向社会、面向国民进行安全观教育。其中,大学生群体则是教育的主力和关键对象。此外,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相关课程以及主题教育活动,也将国家安全纳入体系,且具有重要地位。提升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已然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战略目标。

何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就意识本身来说,它是知、情、意三者的有机统一。因此,本文所理解和阐述的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即从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维度来理解。第一,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认知维度,也就是大学生是否知道国家安全的基本知识,是否对国家安全现状是否有着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是否能够意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第二,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情感维度,也就是大学生对国家所发生的安全问题和热点事件的观点、评价或态度,对国家安全现状的感受,对国家安全意识建设的价值取向。最后,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意识维度,也就是大学生在碰到国家安全面临或受到威胁与侵害时,能否作出主动维护国家安全的意志行为。

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维护国家安全底线之必要性。高校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建设工作体系,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工作治理能力,充分体现了维护国家安全底线的必要性。国家安全是国家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青年学子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和使命,和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高校应当要让大学生从思想上就有对国家安全意识建设重要性的正确认知,通过对学生个体国家安全意识的提升,实现学生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动意识,能够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达到维护国家安全之底线的目的。

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必要性。高校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建设工作体系,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工作治理能力,是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大学生具有爱国的热情是必然的要求和属性。通过大学生爱国意识建设,能够清晰的让大学生认识到我国所处的严峻的安全形势,能够明白我国实现复兴梦的使命责任,意识到不安全、不和平的环境和道路对我国奋斗目标的实现会带来阻碍和影响,从而激发起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精神,从而凝聚起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力量,以此最终实现贯彻实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要求。

应对国际形势新挑战之紧迫性。高校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建设工作体系,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工作治理能力,是为应对国际形势新挑战的紧迫性需求。习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当前,经济、网络、文化都在加快全球化的步伐,各个国家的安全环境受到极大的挑战,各个国家在安全问题上的竞争和较量变得愈加厉害,经济安全形势严峻,文化殖民渗透不断,信息安全不断受到攻击,而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安全愈发堪忧。更为严重的是,安全威胁已越来越向高校和大学生渗透,成为西方争夺之阵地,面对这样紧迫的安全形势挑战,高校必须建立起更强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

宁波地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状况调查分析

为了调查和评价宁波地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状况,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参照以往研究,设计了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基本个人信息和国家安全意识现状两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包括当前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现状和高校国家安全意识建设现状两个维度。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面向宁波地区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开展了相关的调查研究。本次调查共收集了481份问卷,并使用SPSS 22.0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该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91。KMO 值为0.92,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 P<0.001,方差总解释率为 62.19。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于进行进一步的相关分析分析。

(一)研究对象

绝大部分被试(占比72.1%)来自宁波大学,15.8%的被试来自宁波工程学院,9.6%的被试来自浙江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其中,男生170名,占比35.3%,女生311名,占比64.7%。在年级分布方面,研究还调查了被试的年级、专业类别、生源地、政治面貌等人口学信息,见表 1。

表 1 被调查者构成情况

(二)国家安全意识现状

1.宁波地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现状

1)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总体认知现状。通过对1-4、15、17(1)—17(6)这11题进行计算总分,并进一步进行描述性统计,调查当代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总体认知情况。分值越高,表明大学生对国家安全观的了解程度越低。结果显示,平均值为25.34分,标准差为5.29分。可见大学生总分高于中值22.5,说明大学生对国家安全观的了解程度略低于中等水平。

为了进一步探究大学生对近期国家安全事件的关注程度,通过对以下事件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一大半的大学生对于相关事件仅是停留在听说过但不太了解的层面上,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表示对这些事件非常了解。尤其是在“大量P2P平台“暴雷”引发投资者维权”和“响水化工厂爆炸”事件上,学生的了解度很低,见表 2。说明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仍然很薄弱,对国家安全的了解度和关注度以及思想认识还有待提升。

表 2 对近期国家安全事件的关注程度

通过对大学生国家安全形势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大学生对我们国家安全的形式充满自信。9.6%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目前的安全形势是非常安全的,有81.7%的大学生认为我国目前的安全形势是比较安全的,认为安全性较低的占8.1%,极其安全的占0.6%,见表 3。

表 3 您认为我国目前的安全形势怎样

对大学生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大学生对中国国家安全意识建设的意义有比较积极的认知,能普遍认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见表 4。

表 4 您认为国家安全是否重要

虽然从总体上来说,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了解程度略低于中等水平。但是大学生对于我国的安全形势仍然是有信心的,能认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和战略地位。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国家安全的态度是积极端正的。若能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以及对相关事件的关注度。

2)大学生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了解途径。为探究大学生了解国家安全的途径,对相关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431名大学生(占89.6%)通过手机和电脑等网络途径解了国家安全。手机、电脑成为了最常用的工具。其次就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收看收听电视、广播等途径,分别占比44.9%、44.7%。这说明大学生国家安全认知途径具有多样化的特征,除了日常利用手机、电脑等网络媒体了解国家安全之外,进行传统的课堂教育和看电视、收听广播等途径也是大学生了解国家安全不可缺少的形式。网络媒体迎合了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很容易对大学生国家安全观念产生较大的影响,见图1。

3)西方文化的影響。近年来,各种西方文化作品在中国盛行。为探究大学生受西方文化传播的影响大小,对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相关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有43名大学生认为影响力很大,占8.9%。185个大学生认为影响教大,占比38.5%。236个大学生认为影响不大大,占比49.1%。仅有17个大学生认为没有影响,占比3.5%。这说明西方文化或多或少对我国国家安全所包含的价值观念造成了影响,见表 5。

表 5 近年来,西方文化作品在国内盛行,您是否受到了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

4)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行为。为了解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行为,对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国家安全相关事件的方式进行调查。首先调查了大学生以下这个问题:“如果有国外朋友向您打听党(团)组织生活内容时,您会怎么做”。有246人(占51.5%)选择“A”,197人(占41%)选择“B”,有 35人(占 3.3%)选择“C”,有 3人(占0.6%)选择“D”,具体如表 6所示。在面对国外朋友的打听时,很大一部分同学并没有国家安全观意识,而是采取乐于助人的态度,对国外朋友畅所欲言。还有一部学生能意识到相关行为可能会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但可能会因感情好,或碍于情面而透露一些,只有7.3%的大学生能婉言拒绝。这表明大学生在面对国外朋友时,在国家安全保护上缺乏一定的敏感度。

表 6 如果有国外朋友打听国内党(团)组织生活的内容时,您觉得应该如何处理

其次,调查了大学生“在发现有损国家安全的人或事,您会选择怎么做”。选择直接或间接向相应机关报告的大学生有36人(占7.5%);大部分学生,309人(占64.2%)选择很想报告,但是害怕不法分子打击,不敢这样做;127名大学生(占26.4%)则是选择与我无关,不理睬,见表 7。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大学生在国家安全事件的威胁时,有着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责任感,但在国家安全意识的行动这个维度上还存在一些不足。

表 7 在发现有损国家安全的人或事时,您会选择怎么做

2.高校的国家安全意识建设现状

1)高校的国家安全意识建设总体现状。通过对18-23这6题进行计算总分,并做进一步描述统计,以探讨高校的国家安全意识建设现状。该分值越低,说明高校对国家安全的重视程度越高,高校的国家安全意识建设总体状况越好。结果发现,平均值为9.92,标准差为3.73。可见总体得分低于中值12.5,说明高校对国家安全意识建设比较重视。

就“您的学校是否开设了国家安全方面的课程?您认为有帮助吗?”这个问题对大学生展开了调查。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只有7.3%的大学生表示他们学校不提供相关课程。53.2%的学生认为大学的相关课程很有帮助,让他们具有较强的国家安全意识并且学到了很多相关知识,见表 8。结果表明对国家安全意识建设已经引起了高校的重视,但对于系统性和全面性上,仍有待提升的空间。

表 8 您的学校是否开设了国家安全方面的课程?您认为有帮助吗?

2)高校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进一步考察了高校在进行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方面的主要瓶颈。 63.41%的学生认为主要问题在于学生自己的重视程度不够,而51.77%的学生认为问题在于没有相关教材、师资力量薄弱,还有45.95%的学生认为课程学时少,所占比例低,34.51%的学生认为国家安全的活动和宣传少,见表 10。这说明最主要的问题是在于学生自身不够重视,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其次是教材和师资问题。当然,高校在国家安全宣传和教育的途径、形式上仍有待提升。

表 10 您认为当前高校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方面存在主要瓶颈是

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建设对策

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建设,要抓住高校育人的内涵和目标,从制度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三个维度,融合“三全育人”的高校使命,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一)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为国家安全意识提升提供“硬”保障

制度建设是解决稳定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问题的。我们党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加强和建设了国家安全制度体系,这极为有效地推进了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同理,放眼至高校,同样需要用制度体系,来推进和保障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建设,以期提升高校的国家安全治理能力。第一,要有明确的目标,要在学校发展目标中明确高校国家安全意识建设的使命和任务,切实地制定可行、科学的目标,要让大学生树立并肩负起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使命。第二,要有战略部署。要从国家安全意识的教育内容、手段、队伍等各个环节予以部署贯彻,让国家安全意识建设能够实现真正的体系化、规范化、科学化,从而获得可持续化的发展潜力。第三,要有明确的责任主体。要让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建设的各项部署和计划落地,必须要有明确的职能划分和责任主体,从而承担相应的义务,保障制度的推进。

(二)以阵地建设为动力,为国家安全意识提升創造生机活力

阵地建设,是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推进的载体系统,是推进和提升的渠道和手段。在阵地建设中,最为关键的则是要抓住高校中的“三大阵地”。第一,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要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情感认同,高校要特别注重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通过调研问卷数据可见,大学生对国家安全意识的获知和共情,多是通过网络的途径,这一途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面对这些“互联网原住民”,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对“微时代”、“大数据”的特点和形式做充分的探索,在学生当中形成一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同时要用大学生的话语体系和特点来讲好国家安全意识,以期达到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国家安全意识宣传教育的目的。要在新媒体平台上,探索创作国家安全题材的文化作品,以期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并在这种认可中获得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情感认同。还可以通过新媒体,发挥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教育宣传引领的积极作用。第二,课堂思政阵地建设。要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情感认同,高校要特别注重课堂思政建设。很多的思政理论课程内容存在不够接地气的情况,针对性差,感染力差,与学生共情力差,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长期的恶性循环,导致学生本身就抵触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想要通过思政理论课阵地去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情感认同自然无从谈起。所以,高校必须要找到和解决思政理论课的痛点所在,而这个痛点的核心和关键就是教师。面向思政理论课教师,高校要有针对性和经常性的培训实践提升计划和行动,尤其要对教师开展新媒体教学手段的培训和实践,从而实现思政理论课程阵地的积极引领作用。第三,校园文化活动阵地建设。要促进大学生对国家安全意识产生情感上的认同,高校要抓住校园文化活动阵地。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经历发展沉淀而成的,代表着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而且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师生的言行和思维。高校可以结合一些含有爱国元素的日期和事件,如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庆节等,开展丰富生动的国家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发挥文化润物无声的效果,最终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对国家安全的天然认同。

(三)以队伍建设为依托,为国家安全意识提升形成有力支撑

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建设,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支持和依托,这就需要积极地开展队伍建设,以此提升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而所能依托的队伍建设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抓住三类“核心”人群。第一,高校党委。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建设的总体把舵者就是高校党委。高校的党委及高校的教育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和提升的政治战略意义,要在学校发展规划、发展目标、日常管理及教学计划等各个环节,贯彻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提升目标,从而实现让大学生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第二,辅导员和班主任。这是学生接触最多、最频繁也是最密切的人员群体,高校应当牢牢抓住这一类群体,提升他们的青年学生思想工作能力,建立起与青年学生的良好关系,从而能够很好的指导和引领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提升。第三,学生和学生的圈层群体。学生对其所在的圈层群体,是接触最为密切,交流最多的。在高校中,可以作为学生圈层来推进大学生国家安全建设的即为学生组织,通过学生组织建设中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是最能通过朋辈教育,来提升国家安全意识的途径。学生组织里,大家年龄相仿,爱好相似,甚至能有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将国家安全意识融入学生组织,尤其是通过党支部、团支部、班级、社团等各类组织,直接或间接来影响并提升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此外,也可通过学生组织,实现学生在国家安全意识建设中的“自我”意识。当然,在学生组织中,最需要抓住学生骨干,要培养和挖掘学生骨干。

参考文献

[1]新华社:我国将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2013年11月12日.https://news.qq.com/a/20131112/016004.html.

[2]刘茹.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初探 [J].现代交际,2019(13)126-127.

[3]曹晓飞.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战略意义及实现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02)125-129.

猜你喜欢

国家大学生建设
寒露
大学生就业趋势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