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笨孩子的电影课

2020-09-02陈非

延河 2020年9期
关键词:电影学院芦苇

陈非

1993年5月,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霸王别姬》获得了当年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成为首部获此殊荣的中国影片,我是在小镇上的一张报纸上看到这条消息的。那年整整一个夏天,我都盼着这部电影能够到小镇上来上映,而真正看到这部电影却到了三年之后。

1996年我到了北京电影学院学习摄影,忽然某日,记不得是哪一天,海报上贴出要在学校的小影厅放映这部电影的消息,少年时候养成的习惯,不管是在村里的大银幕上,还是在小镇逼仄的电影院里,我一定会看到“剧终”。字幕出完的时候,往往偌大的旷野或者影院里只剩下我一个人,独自享受这种看着字幕一点点在黑暗中隐藏消失的片刻。大银幕上那些名字,对于我来说那么遥远,又那么真实。他们在我心里多么神奇,无中生有创造了电影,特别是编剧。在这天的放映课上,我“认识”了芦苇,但真正认识他竟然到了十八年之后。

这十八年我与芦苇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可我们始终既没有擦肩而过,也没有交集。对于我来说,他很遥远,遥远得像是上古之人,虽然偶然从报纸上看到他的一些消息,而他真正再次走入大众视野是2007年2月在第57届柏林电影节上,王全安执导的影片《图雅的婚事》获得本届电影节最高奖“金熊奖”,这对于陕西电影来说是一件大事,芦苇也再次回到大众的视野,人们纷纷说他宝刀未老,后来他陆续写了十余个电影,几乎每一部都获得了至少编剧意义上的成功。

而我那些年,在陕西历经报社记者、主编、公务员这些与电影不搭边的职业后,2013年开始,经过两年的储备与思想上的激烈斗争,我好像又找到了刚刚走进电影学院时候的雄心与野心,我放弃了一切,要拍一部“伟大的电影”。电影虽然是导演的艺术,编剧却是缔造电影的第一创造人,文字构成的剧本是一个影像成型的基础,编剧决定了故事走向,剧情结构,而导演只是把剧本画面化升华而已。

十八年之后,我们终于在西影家属院一座较新的公寓里见面了,与传说里一样,圆口布鞋,绿军裤,一番简单的寒暄之后,少言少语的他竟然痛快答应了与我首部电影的合作,并担任《定军山情歌》的总编剧,后来当我拿着这部在国际上取得了一点成绩的电影去告诉他时,他沉默了一会儿说:形成自己的风格才是你未来要走的路。在他的鼓励下,我一口气相继拍摄、完成了电影《云中谁寄锦书来》《高原之春》以及纪录片电影《祈祷的草龙》,当我拿着这些影片紧张地请他看时,他看罢,锁着的眉头终于露出少有的微笑,我也松了口气,只是我还有更远的路,我要一步步去走。

后来我们又有多次会面,不过都是些简单的交谈,他与陈红的对话源于我最初的想法。近些年那些急于求成而惨遭失败的中国电影,究其原因,我觉得大多败在了剧本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人都可以轻松地去拍电影,但成功的电影反倒少了。更不可思议的是对电影类型的忽视,我在与一些资深电影人交流时发现,很多人对电影的类型不以为然,更多人甚至不知道类型为何物。2019年我去好莱坞交流学习时,更是惊讶,当中国电影土豪们用世界顶级的设备制造一堆垃圾的时候,好莱坞同行们却仍在使用我们觉得有些过时的类型片方法和设备,拍摄了雄霸全球的电影。

去年七月我从好莱坞拍完一个短片回来,与芦苇仍然在西影他兼做工作室的家里做了交流。是的,电影从来没有秘密,而只有套路,那就是类型。关于类型,芦苇做为一个“异类”坚持到今天的时候,只是响应的人比较少,大家对自己的文化氛围,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对自己的生活经历追问太少。说完,我们彼此又回到了以往交流时候的长时间的沉默,这种沉默对于他來说是一种惯性,或者是无奈,或是思考。

法国人说:彼此沉默的时候,一定有天使飞过。可惜大多数电影人只是被繁花喧哗笼罩,制造出一堆华丽镜头堆砌的没有灵魂的电影。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个要命的、不经意的电影编剧的秘密。

2019年6月开始,我在西安培华学院为传媒学院的同学们开了一个系列讲座《笨孩子的电影课》,记得第一节课上我就说,现在的孩子太聪明,特别是电影学院的孩子,总有一种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优越感。其实当你走进电影学院,更多的是在创作上必须面对你的过去,否则,在以后的拍摄中,过往的不足会一一暴露出来。

陈红与芦苇的对谈,是对芦苇长年所从事的电影编剧艺术的剖析,也是为更多文学青年,以及在日益壮大的中国电影人寻找电影秘密的一次尝试,更是一次对中国电影未来的思考,无论对当下急于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影人,还是已经在电影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江湖老手与中国电影研究者来说,都有着很好的启示。

他是中国第一编剧,也是守住中国电影原则与底线的人。

纵观他们二人的对谈,芦苇的剧本创作方法对于当下很多文学青年,以及编剧来说是个很笨的方法,但笨的另一面是智慧,电影呈现出来的是综合艺术,而本质是一个工业产品,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笨笨地学好电影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按照电影工业的艺术规律才能掌握电影这种集技术与艺术于一体的综合学科,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产品)来。

责任编辑:李畑熠

猜你喜欢

电影学院芦苇
石磨豆腐
一封来自未来的信
起风了
芦苇
对艺术院校就业情况的思考
一家电影学院的打开之路
我家的芦苇塘
人是会思想的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