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春大爷

2020-09-02孔垂亮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李老师大爷同桌

孔垂亮

30多年前,我在村里的小学读书。那时候,学校五间瓦房,两排土墙,全校只有两个老师,且经常更换。

李老师的家在邻村,负责我们教室里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的全部课程。他早晨到校,下午放学后回家,中午在办公室生炉子简单做点吃的,整天忙得团团转,没有坐下休息的时间。新学期开学后,我的同桌两三天没到校,家里没钱交书费。后来同桌来了,他说李老师答应给他免书费。稍有常识的都知道,书费是免不掉的,肯定是李老师自己拿钱了。李老师教学有方,期末考试,我们从原来的六七十分一下子考到八九十分。

学校的另一个老师,是我的父亲。他们两人一块儿上课、研讨、开会、管理学校的大小事务,搭档差不多五六年,直到学校撤销。这也是村里小学唯一仅有的搭档时间最长的老师。父亲是民办教师,学校撤销后就回家务农。李老师去了邻村的学校。处在中年的李老师和父亲,虽然工作分开了,但李老师每次路过村里,都要到我家坐坐。父亲沏好了茶,摆好了烟,两个人开怀畅谈,父亲和母亲已把他当作哥哥一样尊敬。有一次,母亲当着李老师的面跟我说,以后不要喊老师了,直接叫大爺就行。就这样,李老师成了我的纪春大爷。

后来慢慢知道,乐观开朗的纪春大爷的妻子因病去世,但他从未流露出对生活的任何失望,端坐在我家堂屋圈椅,浓黑的眉毛下忽闪着小眼睛,嘴里吧咂着香烟的余味,时而咧着嘴角绽放出随意的笑。第一年中考失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我决定回村务农。纪春大爷听说后,骑着破旧的自行车专门过来开导,“三啊,咱农村的出路就是上学。像你大哥、三哥他们一样,考上大学,就有铁饭碗了。”

纪春大爷是老师,家里培养出那么优秀的孩子,在三乡五里那是响当当的名人。伴着深秋的片片落叶,我回到镇上的初中开始复读,第二年考上县里的高中。那时候家里穷,记得最难的时候,二十块钱的资料费都要去借。父母一直没有放弃我们的读书,经常挂在他们嘴边的话就是,“好好学习,看你纪春大爷家的孩子。”

退休后空闲的时间多了,他与父亲的关系更为密切。老哥俩有事没事跑到一块儿海阔天空地聊。聊国家大事,聊前村后院,聊旧友相识,聊家庭孩子。聊到饭时,就在家吃饭,毫不客气。有时他路过村里,看到父亲母亲在田里浇地,放下车子扛起铁锨就把母亲撵回家。母亲说,这样的感情,真的没法再说了。最近几年,因为过于忙碌,我回家的次数很少,更没时间去登门看望。每到逢年过节,我都会叮嘱父亲,给纪春大爷捎点东西,代我表达心底的问候。纪春大爷是退休教师,月退休工资就四五千块。母亲说,他生活节俭,从不浪费,吃饭穿衣就不用说了。举个例子,他爱吸烟,经常赶集买些烟叶,回家自己卷了吸。

近两年,他患了脑梗,虽康复得不错,但身体明显不好。父亲隔三岔五过去陪他聊天。今年疫情明显缓解后,父亲又专门过去看望。父亲转告我,他大脑清晰,问这儿问那儿,像个好人一样。清明节的早晨,天刚蒙蒙亮。手机持续嗡嗡震动,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模糊中看到,是父亲的号码,心里一惊。这么早来电话,一定有万分紧要的事情。果不其然,父亲焦急地说:“快回来吧,你纪春大爷去世了。”

我心里一阵紧绷,止不住眼中的泪水。

责任编辑:黄艳秋

猜你喜欢

李老师大爷同桌
该得奖的李老师
我们班的“大爷”是个谜
我的新同桌
酒大爷
换同桌
舍不得您,李老师
“李老师是坏人”——对5+2=0教育的思考
羡慕我同桌
周大爷终于同意搬家了
李老师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