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初中生自主学习数学的“三途径”
2020-09-02时亚奇
时亚奇
“以人为本”是很多一线教师的追求及课堂设计理念的指导,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但我们发现在一些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不错的成效时,也会存在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采取课前自主预习、课中自主探究思考、课后任务驱动等多种方式教学。
一、课前自主预习,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预习对学生的接受程度影响很大,预习不只是简单地阅读教材的过程,而是一个提前发现问题的过程。相反,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的预习作明确要求,学生往往只是简单地阅读教材,收效甚微,一些需要学生自主挖掘的知识点也很难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明确学生的预习任务,帮助学生筛查重难点知识,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本文以人教版初中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前可以带着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准备,让学生有更加明确的方向与更加清晰的知识脉络。比如针对这一知识的重难点,教师就可以这样提出问题:一般情况下的不等式解法是怎样的?数轴法有哪些使用的范围?不等式方程组的解法是否存在唯二性……这一些紧紧围绕知识重点设置的问题,将引领学生从知识盲区中找寻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并且能够引导学生独立的思考,对学生新知识的学习大有帮助。当然,教师在设置预习问题和布置任务时,应具体分析学生的实际水平与数学能力,还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听取学生的反馈,根据学生的反馈选用适当的教学资料与习题,避免知识点难度较大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与畏惧情绪。
二、课中自主思考,深挖知识点
上课时,教师应该杜绝那种完全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要更多地发挥引导者的角色作用,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为学生创设高效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与求知欲。下面以初中 “轴对称”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来自生活的资料,漂亮的蝴蝶标本、规整的建筑倒影……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更加投入。另外,教师还可以进行话题引导: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吗?对称轴在哪里?轴对称的定义是什么?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更好地巩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比如,在讲授初中重点知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这一章节时,教师就应积极听取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有哪些知识储备,知识储备是否扎实而丰富,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方程的基本知识等,从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取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让学生练习。例如,计算正方形的长与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解题所应注意的事项,并且通过比较自己与教师的解题方式得出结论,从而牢固地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三、课后任务驱动,
引领学生深入思考
课后,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思考,可以提前筛选课后练习资料,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练习,避免学生出现上完课后没有及时巩固知识点导致知识掌握不牢固的情况。那么,教师是如何借助课外资料让学生巩固课内知识点的,又是如何促进学生自主思考的呢?很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让学生从课外资料中筛选重难点知识,并分析知识的整体脉络,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自主深入的思考。例如,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的课外解答时,学生发现课后练习资料中并没有教师讲的那种题型,因而陷入了困境,但经过探究学生很快就会发现课后习题虽然教师没有讲过,但内容是完全相通的,都是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些性质进行解题的,这种方式往往能够促进学生举一反三,深入思考,还能够使其更加牢固地掌握课内知识点。
总之,數学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点,还应该更加重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教师应该明确自己引导者的身份,扎根学生实际,设计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柴坪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