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整合教师培训机构研训一体的实践研究
2020-09-02郑彩国何文明
郑彩国 何文明
【摘 要】目前,教师培训机构整合已成大势所趋,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实现研训一体。“研训一体”就是将教研与科研活动同教师培训统一起来,全体教研员和科研人员都来担当教师培训者。因此,必须统筹整合培训资源,拓展培训新视野,创新培训模式和方法。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以采取以研促训、分层研训、链式研训、统筹联动等多种形式进行,以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并以此推进地方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新整合教师培训机构;研训一体;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研究
201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区县教师培训机构的服务与支撑作用。积极推进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改革建设,促进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与相关机构的整合和联合,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基础能力建设,促进资源整合,形成上联高校、下联中小学的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在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研修的组织协调、服务支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建立健全地方教师发展机构和专业培训者队伍,依托现有资源,结合各地实际,逐步推进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与改革,实现培训、教研、电教、科研部门有机整合。目前,教师培训机构整合已成大势所趋,其根本目的就是实现研训一体。整合后的教师培训机构称为新整合教师培训机构,对它的运行机制进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研训一体的概念厘定
进入2000年以后,关于“研训一体”的研究逐步增多,如骆东升在《教师培训机构与区域教师专业发展》一文中提出:研训一体就是将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同教师培训工作相结合,教研活动即为培训活动,培训工作成为行动研究。[1]赵士雪等在《发挥资源优势 完善“研训一体”机制》一文中也提出:“研训一体”的“研”从狭义角度讲,应指教研和科研,“研训一体”就是将教研与科研活动同教师培训统一起来,全体教研员和科研人员,还包括信息中心成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来担当教师培训者,成为培训者队伍主体。[2]冯向一在《教师继续教育需要专业队伍的支撑——对“研训一体”的再思考》一文中指出:“研训一体”既是一种培训理念,又是一种培训策略,其核心是关注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不在于谁在做、以什么形式做,而在于怎样做,重要的是要将“研训一体”理念作为培训者队伍的共识,并自觉地将其落实到培训行动中。[3]
综上,我们认为:“研训一体”的“研”指的是教研和科研;“训”指的是培训。“研训一体”就是将教研与科研活动同教师培训统一起来,全体教研员和科研人员都来担当教师培训者,并要求培训者具备教研、科研和培训三种素质。
二、研训一体的组织管理架构
综观专家学者的研究,他们一般仅从培训工作本身或从教育学的角度来探讨“研训一体”的问题,很少从管理学的角度来探讨,使得这个问题的探讨只能存在理念的层面,难以落实。教研和培训其实是教师教育的两个通道,既有共同的对象、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方法,但又有着各自鲜明的特征。如果两者独立,各自为政,很有可能因缺乏统筹而顾此失彼,出现比例失调、结构失衡的现象。同时,由于缺乏协调,两者还常常发生时间上的相互冲突,产生尖锐的工学矛盾。如果在培训工作中,没有“教研”因素的介入,教师教育就难以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难以进入知行合一的境界。这就是现在许多基层教师培训机构完成了教研、科研、培训的整合,甚至电教也合并到了一起,但“研训一体”工作开展得并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训一体”不是个理念问题,而是个实践问题;不仅应该是教育学的研究课题,更应该是管理学的研究课题。研训一体,不仅有助于整合资源、优化功能,减少工学矛盾,实现教、研、训的减负、增效和提质,而且“研”“训”两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必将保证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体现教师教育的真正效能,达到“1+1>2”的效果。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于2017年7月将原来的教师进修学校和教研室合并,成立杭州市富阳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简称教研中心),全面打破原来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的内设机构,下设办公室、小幼教研部、中学教研部、教师发展部、德育与科研部、课程与评价部六个部门,各个部门统筹合作,共同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教师发展部是执行培训任务的机构,主要负责全区学校(幼儿园)干部与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研究、组织与策划的统筹,负责全区学校(幼儿园)干部培训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而学科教师的一般培训主要由小幼教研部、中学教研部、德育与科研部完成。
在培训管理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德育各有一名教研员来协调、管理该部门的培训工作,具体培训任务由教研员来完成。教研员兼有培训员身份,有助于实施培训教研化、教研培训化的工作策略。任务完成的评价,由评价部实施,所以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有一名教研员加盟评价部,实现了科层管理与扁平化管理的协调统一:在组织上实行的是科层管理;在培训上实行的是扁平化管理。这在教育管理上也是创新之举。教研中心承担起了多种工作职能:既是全区教育行政决策的参谋部,也是教学研究的指挥部;既是教师成长的培训部,也是教育科研的指导部;既是教学质量的評价部,也是科研成果的推广部和上下对接的联络部。其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三、研训一体的实施策略
著名科学家沈致远先生在《科学是美丽的》一书中说:“对于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我认为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联合,就是两个东西开始并列起来;第二种境界是融合,介绍科学和艺术的交融;第三种境界是化合,化合以后能产生新的东西。”教研中心作为评选机构,“研”和“训”必须从联合到交融,最终实现化合。一般而言,教师进修学校侧重理论的培训,教研室侧重实践的培训,两个机构各行其是,虽然在工作中有一定的合作,共同为当地的教师专业发展开展工作,但这种合作仅仅属于第一层次,即“联合”;当两个或三个机构合并之后,要求全面履行原机构的全部职能,这便是第二层次的启动,即“融合”。这一阶段的工作策略是培训教研化、教研培训化。
所谓培训教研化,就是培训工作在发扬原有长处的基础上,把教研的实践性课程、经验性知识、个性化指导、实际问题的解决、动态性的跟进、经验的获得和智慧的生成等优点吸纳进来,结合起来。
所谓教研培训化,就是教研工作在坚持已有特质的前提下,把培训的课程设计、普遍需求的满足、人的成长关注、较强的计划性以及新知识、新技术的输入等特色加以兼容。
这种基于“研”“训”融合的体制机构,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研”“训”结合,产生新的、更有价值的教师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实现教师教育的第三种境界——“化合”。这是教研中心的终极目标。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以研促训,规范模式
研训一体的最大优越性,在于教研员兼有培训员身份。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普遍性问题,随之确立相应主题,开展教研活动,这是教研员的一般工作方法。而在教研活动中,教研员又常常引入理论学习,组织实践研讨,既有教育观念的碰撞,又有微观的课例研究。这种范式既有“研”的成分,又属“训”的性质,而“研”更是大大丰富了“训”的内容,增强了“训”的针对性,提升了“训”的实际效果。一般“以研促训”流程模型如圖2所示。
(二)分层研训,层级递进
教师研训工作是面向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整体的行为,但整体是由局部构成的。每一个教师个体的知识背景、工作资历、能力水平不同,其专业发展的方向、层级及进度都有差异。因此,“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教学原则,同样适用于教师教育。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分制管理办法(试行)》把教师分成三个层次:初级培训(教龄在2—6年之间或具有初级职称)、中级培训(一般教龄在7—16年之间或具有中级职称)和高级培训(一般教龄在12年及以上或具有高级职称)。这种分类是一种共性分类,适合于对教师开展普适性的培训,但如果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就不太适合了。据此,富阳区根据教师的实际发展水平,除了常规的普适性培训外,还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进行了更精准的培训和培养:第一层次是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培养各学科的骨干教师;第二层次是区级名师培养,主要培养站在学科前沿、在区域内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教师;第三层次是“市级名师培育”, 通过采取进一步提升的措施,使富阳名师在杭州市区域内有一定知名度;第四层级是“省级名师打造”,对已经在杭州市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富阳名师,通过个性化的培养,或为他们创设条件、搭建平台,让这些教师能够走出富阳、走出杭州,乃至走出浙江省,走向全国,获得更多更高层次的展示机会,逐步朝着省级名师发展。总之,只有分层研训,层级递进,才会使处于不同阶段的教师都有继续教育的使命感和成就感。
(三)链式研训,陪伴成长
无论是“研”还是“训”,要想真正讲求实际效果,都应当形成一个“链式”系列,即把研训活动往前移、往后挪,使之成为一根链条。
“往前移”,是指培训者先以任务驱动,激发受训者内需,使之在前期实践中产生问题,形成课例,再通过课例构建培训主题。有了这样的前期铺垫,后续研训就会有的放矢。受训者一方面自学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一方面与同伴交流,在课例剖析的同时,强化自我反思。同时,培训者提炼问题,进行必要的理论指导,在组织充分的研讨后,予以归纳和提升。“往后挪”,是指重视后续的一些事情。受训者需要自主修正课例,参与多元研修,并有意识地进行后期新的教育教学实践;而培训者需要继续强化对受训者的个别诊断、跟踪指导和专业引领。“链式研训”流程图如图3所示。
在“链式研训”过程中,培训者承担着组织者、管理者、引领者、研究者、学习者等多种角色,需要不断提高研训活动的效率,不断探索研训活动的规律,并与受训者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升,一起成长。
(四) 统筹联动,形成合力
现阶段开展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仅靠教师培训机构是很难完成的,需要整合区级培训机构、片区辅导学校和各基层学校的力量,共同做好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培训机构的工作重点是做好90学分集中培训、师德培训、校本研修管理和省平台自主短期项目;片区培训包括辅导片区、共同体学校、教育集团内组织的培训活动,重点在于组织内的日常教学研讨活动;基层学校重点在于做好以校(园)名义举办的研修活动——校本研修活动,这是所有研训活动的基础,是教师认为最有效的研训。教研中心还可以将本地名师工作室、教师沙龙等非正式的“民间组织”纳入研训范畴,充分利用这些团队为研训工作拓宽新的渠道,注入新的活力,以统筹多方研训力量的联动,形成研训工作的合力。
总之,研训一体必须坚持“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干部专业化发展服务”的总方针;必须统筹整合培训资源,拓展培训新视野,创新培训模式和方法,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此推进地方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发挥好区域教师培训机构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骆东升.教师培训机构与区域教师专业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7).
[2] 赵士雪,刘红,严洁.发挥资源优势,完善“研训一体”机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2).
[3] 冯向一.教师继续教育需要专业队伍的支撑——对“研训一体”的再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4).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31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