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山爆发
2020-09-02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30期
2014年,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地区突然出现了众多巨坑,这引起了人们的热议:有人猜测是小行星撞击后留下的撞击坑,也有人猜测是甲烷水合物爆炸形成的。直到2018年,科学家才找到巨坑的真正成因,原来它们是冰火山的遗留物。冰火山喷发的不是熔岩,而是冰水和气体的混合物。西伯利亚出现的这些冰火山是地球上首次发现的冰火山。
在众多巨坑中,其中一个被称为亚马尔火山口,直径25米,深50米,火山口上层呈圆锥状向外扩张,下层壁垂直于地面。科学家对从火山口周围收集到的沉积物进行了分析,在测定了其中二氧化碳、氮气、氢气和甲烷的比例后发现,这些沉积物与火山口附近博瓦年科沃气田的天然气构成明显不同。这个发现驳斥了坑中气体来自附近气田的推测。样本中甲烷的碳同位素构成表明其来源于生物源烃(由生命活动形成的碳氢化合物)。因为沉积物中高级正烷较普遍,所以表明这些烃类来自被埋葬的植物残余。
科学家猜测,冰火山爆发要经历几个阶段。首先,永久冻土层上要有湖泊等水体。然后,湖水逐渐融化下方的冻土,形成一个含水土壤层(一种热因形成的侵蚀地貌,因此也叫热喀斯特)。周围的低温岩层让热喀斯特的边界被冰包裹。久而久之,热喀斯特上方的地表也结冻,形成了一个完全被冰包裹起來的封闭空间。热喀斯特中的微生物分解植物残余产生气体,让内部压强逐渐增大,直至上方的含土冰盖再也无法承受。最后,封闭热喀斯特中的气体和冰水从正上方爆发。 (摘自《大自然探索》2020年8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