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之我见

2020-09-02李悦

陕西教育·教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动态预设误区

李悦

国内外学者对“课程”一词有着丰富多样的概念界定,对于“课程”不同的概念界定又代表着个体不同的课程观念。如果从一开始对“课程”概念就理解错误,那么就很容易走进课程观念的误区。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理解“课程”,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课程观,这对于今后课程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课程观念的误区

误区之一:课程等于预先编制好的知识体系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课程离不开学校的计划和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课程就是有计划的学校生活的构建。在我国传统的课程观念中,仅仅把课程看作先于教学过程预先编制好的、现成的知识体系,而忽略了课程动态生成的过程。这种传统的课程观念没有将课程看作是一种文化经验的交流活动。课程不全是提前预设并组织计划好的,有些是不能够预设的,必须要在实践交流中逐步生成,从而逐步建构起来。在教学实践中,课程的实施过程必然伴随着师生之间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因此课程是动态生成的,并且师生都可以在课程中获得个性化的发展。

误区之二:课程就是教学科目及教材内容

在許多教师眼里,课程常常被理解为教学科目及教材内容。在古代课程就是“六艺”,而如今课程就是各科教学内容及教材。这种传统课程观念的误区在于没有将课程看作是一种学习经验,将课程的范围缩小并狭义化。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课程是学习者学习的经验历程。课程带给学习者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加,还有学习者经验的收获。在教材中,学生可以学到大量的理论知识,与此同时还会有情感的提升和实际经验的累积。因此,学生通过教学而增长的实际学习经验也应该是课程的一部分。

二、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对于课程的认知至关重要。我们应总结前人的经验,结合当下先进的课程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1.课程是学习者学习的经验历程

课程是学习者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不仅有课本教材知识的增长,更多的是自身经验的积累和丰富。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通常都会收获许多经验,如情感价值体验和实践生活体验。举一个例子,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丑小鸭》时,不单单收获了文章的大意内容和中心思想,而且还在该课中体会到了丑小鸭的心理活动以及受冷落时的心情。除了课程学习本身外,学生会在心理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有一种经验的收获。另外,部分学生会将丑小鸭的事例和现实生活结合到一起来思考,得出了“我们不应该取笑欺负弱者,应该关心同情需要帮助的人”的结论。其实,这种除了课本知识之外的经验收获同样也是课程的一部分。因此,课程是不局限于教材的,而是学习者参与学习的经验历程,既包括知识经验,也包括情感价值的体验。

2.课程是一种获得个性化经验的文化活动

课程与文化息息相关。课程的编制、计划和实施都离不开文化的参与。交流学习课程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对社会文化再生产的过程。学习者通过对课程中文化知识的学习,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不断建构、推陈出新,从而获得个性化经验。由于学习者建构知识的经验背景和知识基础不同,所以获得的经验也是多种多样、富有个性化的。因此,从文化再生产的角度来看,课程就是一种具有动态生成性的文化活动;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角度来看,学习者在交流学习的同时,通过个体不同经验背景和知识基础的建构,从而获得个性化经验发展。总而言之,课程是一种获得个性化经验的文化活动。

3.课程具有预设计划性和动态生成性

课程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案、学程内容、学习计划及标准等。总之,它在一定程度上是预期的学习结果的构造系列,具有一定的预设性。但是仅仅把课程看作是有固定程序可循的并且可预设的,那就大错特错了。课程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在活动中充满着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有些课程正是通过实践和交流逐步生成的,因此,课程也具有动态生成性。人们常说,计划赶不上变化。课程计划得很完美,但有时在实际教学中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课程的动态生成性既是课程发展的机遇也是挑战,因为正是有动态生成特征的存在,课程带给学习者的经验会丰富多样,使他们不断建构生成新的认识,充满探索发现的兴趣。但与此同时也会出现课程编制的计划性削弱,教师把重点放在学生动态生成的课程方面,而忽视了课程计划纲要中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因此,课程同时具有预设计划性和动态生成性,不能将两者抛开而论课程。

作者单位  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动态预设误区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浅析预设的应用
雕塑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