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式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2020-09-02劳枚娟
劳枚娟
【摘 要】 随着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日益重视。对此,将基于情境式教学法的运用,就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进行探讨,以充分保障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情境式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常常表现出注意力不够集中,参与热情不高,课堂纪律意识薄弱,知识理解不充分等问题。对此,建议多开展情境式的班级教学活动,并尽可能保障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形象性、互动性,增强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可以愉快地学习与成长。情境式教学通过创设生动、活泼、愉快、民主、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形成乐学、爱学、会学的学风,促进学生协调发展,显然更加符合小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培养的客观规律。
一、导入游戏情境,变枯燥为生动
在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游戏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载体,对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和行为素质的改善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善用应用情境式的游戏活动,营造出形象化、趣味化、可参与、可互动的游戏教学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体会、想象、表演等方式,收获更好的快乐体验。例如,在《狐假虎威》的教学中,为了让原本枯燥的课堂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一个角色扮演类的游戏项目,让学生扮演狐狸、老虎等课文中出现的小动物,然后一起模拟狐狸、老虎、小动物们的语言和神情等,将教材内容中的寓言故事情節进行趣味化的展现。在这个趣味化、生动化的游戏情境当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收获更好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积极转变。
二、导入儿歌音乐,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儿歌音乐具有较强感染力和表现力,而且能与舞蹈、体育、游戏等教学形式相融合,所以学生教师在创设情境式的语文教学活动内容时,不要局限于教材内容的单向性教学,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加强教学设计与创新,将儿歌音乐与语文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增强语文课程内容与知识的趣味性、感染力和表现力,营造出更加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班级教学活动时,语文教师除了依据教材内容开展识字与阅读教学外,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还可以导入儿歌:“小小蝌蚪游游游,圆圆脑袋黑黝黝,细细尾巴扭呀扭,小河里面转圈游。转呀转呀转转转,东边游来西边游,闭上眼睛想一想,妈妈妈妈在哪头?”生动的情境性语言能帮助学生想象课文情境的环境、角色、动作,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收获了语文学习的快乐情感,进而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协调发展。
三、增添故事情节,提高活动吸引力
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行为比较感性,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会抱有较大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则容易抱有抵触情绪,所以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学情分析,尊重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认真做好教学导入设计,有效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那么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也会变得非常容易和高效。其中故事情节的导入,就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也有助于情境式教学活动的组织设计,是提升语文课程吸引力的有效手段。例如,课文《司马光》主要讲述了司马光和小朋友在花园里玩的时候,在危机时刻救出落水孩子的故事,而司马光成人后的经历也是丰富多彩的,作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与之相关的故事是非常多的,语文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导入语文课堂,便于学生对司马光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乃至学习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等优良品质。
四、教师有效参与,做好班级活动管理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很多语文教师是以一种知识灌输者、行为约束者的姿态出现,这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培养都是相对不利的。基于情境式的教学需要,教师在开展过程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指导者、观察者和支持者,所以必须做好教学组织与班级管理工作,并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态度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纠正,这有助于学生在语言、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忆江南》等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了与江南风景相关的教学情境,但学生在理解诗词意境时也容易遇到困难,这时语文教师要积极充当学生学习的支持者,教师的鼓励、赏识的语言和欣赏行为,能使学生更加自信,学习体验活动更加主动,进而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敏.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
[2]房清明.创设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