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低效原因及模式构建分析

2020-09-02温薇薇

中国民商 2020年8期
关键词:风险导向金融风险内部控制

温薇薇

摘 要:在我们国家的商业银行运营管理中,具有很强普遍性问题就是,因为内部控制问题失效,从而导致出现的金融风险。本文通过分析国家内部以及国际商业银行的运营状态,进一步降低商业银行风险,在内部控制效果如此低的现状之下,立足国内商业银行的实际状况,吸收外国经验,并根据COSO和erm的标准,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构建,从而对增加商业银行如何从自身内部完善相关金融风险的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商业银行; 内部控制; 风险导向; 金融风险

我国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我国的许多企业也在经历着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机遇挑战。商业银行,要想不被市场淘汰,并尽可能的持续发展,要对整个管理工作的实质设置为内部控制,对于工作制度的制定,也要尽可能规避工作的每个环节中或许会出现的相应问题,并且在现实情况中,如果可以做到上述要求,那么企业发展风险也会尽可能减小。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并尽可能减少商业风险,合理利用内部控制措施,不断健全管控制度,以增加社会和经济收益为目的,促进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

(一)风险控制系统有待完善

内部控制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商业银行的工作中是众所周知的。由于我国许多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系统都不完整,对负债管理力度还欠缺,同时相关信息技术与信贷风险管理都不先进。相关从业人员对相关体系的了解也并不完善,这一系列的行为导致的结果就是银行的运营决策不甚合理,更影响了银行业务工作的开展和进行。

(二)内部审计机构不完善

从现实情况来看,商业银行内部的审计部门主要开展测评监督环节,但是由于许多审计内容工作只做了表面,而真正的监督和控制只是在事后才进行,这就表明内部控制体制其实一直有所欠缺,且工作质量不高,相关机构在实际工作過程中发挥不出来原有的作用。除此之外,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的同时缺乏独立性,这也让他们的工作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不能如实反映出当下银行存在的实质性问题,也在无形之中增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审计工作滞后,大多都是亡羊补牢,缺乏预防和风险防范意识。并且对落实结果过于重视却忽视了落实过程。

(三)内部控制体系不完整

在实际生活中,内部控制的整个体系一直存在许多问题,其中问题出现的最关键的地方是会计工作和信贷的相关过程。除此以外,因放款工作造成损失,商业银行没有相关的规章管理制度,这也就进一步对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不断扩大,内部工作的脱节现象,让员工职责范围模糊,这也让商业银行对贷款的风险不能很好掌控。

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还需强化

(一)对于商业银行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要强化

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内部控制管理经验,是商业银行在现实发展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地方,而依据实际情况,即使对内部控制计划进行调整和改进,并且划分内部控制对象直接到达每一个工作岗位,让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意识自身责任,并主动落实自身责任。这些不仅能够更好的保障他们的自身利益和相关权益,更在了解自身职责方面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在提高管理水平,并且强化员工内部控制管理能力的层面,首先就要将风险防范工作放在首位。对于领导阶层来说,明确并主动承担与自身相关的责任,不断检查发现问题,最重要的是能够及时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推卸责任。在发生问题之后,对于相关的负责人要及时问清楚相关状况,将损失降低最小。对于传统的发展模式,除了要及时更新转变,更不能够忽视内控运营模式。对业务发展力和企业管理制度都要进行不断强化,在企业发展潜力挖掘方面,也要进一步发掘。

(二)对内部控制实施环境进行强化

立足于当下时代发展的商业银行,优化内部控制体系和控制管理部门,加大力度商业银行改革力度,在内部构建董事会等更加有力的监督和管理部门。立足于实际,从现实状况出发,在外部引入投资人员,对银行内部控制的顺利开展要进行保障,这样才可以保证后续工作的进行。商业银行的决策人员要明确内部控制对象,对于长期发展计划的制定更加科学合理。作为一个企业的股东来说,利益作为其最终目的是基于现实的情况之上,但是同时结的股东也为保障银行内部财产安全做出了自身的贡献。银行通常只是需要完成制定好的目标,并努力发展自身,不被市场淘汰。但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人员除了完成责任目标之外,对于商业银行的运营报告是否可以保障其具有真实性也是一种考验,只有控制住银行内部控制主体,才可进一步明确控制对象。引入高质量管理人员,以及将最先进内部控制管理方式传输给员工,这都是完善银行内部的控制措施,这些也可以充分改变商业银行工作理念,对于员工树立正确且优质的人生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最终也可以帮助企业形成现代化企业氛围。

(三)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商业行在发展的过程中,在发展导向方面应该把银监会的规定做到重视,且参考国际银行的内部控制方式。商银行以限时运营情况作为触点,对责任制度要进行落实,对于银行的内部管理人员也要建立相应规章制度,保证制度的内控力度,保障内控和业务发展的开展控制。而对于个人具体的岗位,也要将业务操作和规章制度落实下来,不能两个以上员工是一人,这样也可以避免内部工作者不诚实现象。让工作人员熟悉并明确银行要求,自觉落实他们,同时也要要求他们增强自身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银行的相关方面也要对员工加强训练,从员工的思想意识上面进行提高和巩固加强。 让工作人员努力学习商业银行内部的管控制度,能够根据相关制度开展各种运营的活动,达到提升内部控制的落实效果。同时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综合能力提升也要不断加强,这样才能树立商业银行的良好形象。

(四)对管控工作和评估风险不断强化

完善风险评估的制度,也是商业银行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信息技术,在银行内部构建合理的信息系统,这也是对贷款风险显示的重视程度,这种系统也可以提前预警各个环节的问题,这也要求工作人员要注重公职制度情况。银行部也要将控制制度标准化,转变传统模式,两者充分融合,增加各个部门的管理质量,对风险预防平台也要实现构建的高效统一。及时建立相应的预警模型,寻找最科学的风险预警指导。也可以利用云网络对过去的问题进行存储分析,避免重蹈覆辙。

三、结束语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除了要保障控制工作融入到各个经济活动之中以外,也要从根本上作出表率,不断健全各个体系和制度,才能将经济利益最大化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洪全.加强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探讨[J].商讯,2020(19):26-27.

[2]于孙健.新冠肺炎疫情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转型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2020(06):4-5.

[3]韩培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低效原因及模式构建[J].财会学习,2020(17):239-240.

[4]曹明杨,刘呈,顾凡.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1):159-161.

猜你喜欢

风险导向金融风险内部控制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大力增强忧患意识 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
基于风险导向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内部审计在企业境外投资中的运用研究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风险导向方法在央行内部审计实践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