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

2020-09-02韦芳莹

中国民商 2020年8期
关键词:资金管理事业单位问题

韦芳莹

摘 要:事业单位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是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载体,因而应重视推动事业单位的良性稳健发展,在事业单位的运营管理过程中,资金是保障单位正常履行职能的关键,只有最大程度的发挥资金的效用,才能确保国有资产的最优化利用,基于此,事业单位应重视完善资金管理体系,制定科学的资金管理制度,强化对单位资金的收支管理。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对于医疗卫生单位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化资金管理也势在必行。下文主要针对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为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事业单位;资金管理;问题;对策

一、事业单位加强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公共卫生资金是事业单位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关键,加强资金管理有利于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随着我国反腐倡廉力度的不断加大,对于事业单位的监管也进一步深化,这要求事业单位要重视自身运营管理,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科学合理的管理、分配、使用资金,确保资金的最优化配置;财政对事业单位的资金支持,是要单位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资金的科学管理可以为单位服务职能的发挥提供保障,同时也有利于打造廉洁单位,进一步响应国家反腐倡廉的号召,树立良好的单位形象。一方面,事业单位重视资金管理,可以推进单位管理机制变革,转变资金管理理念,同时使管理层认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并推进单位不断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健全职能体系,优化授权审批程序,确保资金在单位内的规范、高效流动,提升单位的运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合理利用财政资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财政的压力,通过在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时,科学分析资金利用的效益性和可行性,可以有效降低资金浪费,提升资金利用水平。

二、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一,资金管理制度有待健全,目前越来越多的单位已经认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但仍有部分单位对于资金管理重要性认知不足,资金管理方式较为粗放,无法实现单位资金的合理有效利用,易造成资金浪费;同时部分单位虽然制定了资金管理制度,但是制度流于形式,在实际的资金管理过程中没有以制度为依据,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风险性,导致资金管理的实际效果不显著。第二,预算控制力度不足,部分单位在公共卫生资金管理中没有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在收支管理环节没有以预算编制为导向,使得单位的资金收支管理缺乏計划性;同时在制定预算编制时,单位虽然能按照上级财务部门和卫生部门的规定进行编制,但是由于对单位实际情况分析不足,故而造成预算编制脱离实际,资金预算管理效果不佳。第三,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单位公共卫生资金活动监督不足,容易出现低效率使用、利用不当等现象,部分单位不注重设立会计稽查岗位和审计监督岗位,单位的财务活动和资金活动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督,容易出现财务投机行为。

三、事业单位提升资金管理水平的有效对策

(一)转变资金管理理念,培养专业管理型人才

伴随着事业单位业务的不断拓展,资金管理逐渐成为单位良性运营的重点,传统的粗放型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单位的发展要求,因而应转资金管理理念,培养精细化管理理念;同时单位应重视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开展业务能力测评考试,以此调动财务提升财务人员的资金管理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为单位资金管理提供储备型财务人才。

(二)健全资金拨付管理和使用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加强资金管理应重视对拨付环节和使用环节的管控。以某医疗卫生单位为例,第一,在公共卫生资金拨付时,单位应合理确定资金拨付总额,可以根据本年度财政部门对单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补助数额以及卫生院的实际服务人口规模来科学界定资金拨付额度;医疗单位需在每年度末做好当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计划和用款计划的编制,并与上年度财政拨付资金使用情况一同上报卫生部门,由当地财政部门对单位资金的使用计划和上期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可以将资金拨付分为两次,第一次为预拨付,预拨付资金总额以财政部门和卫生部门核定的数额为准,第二次资金拨付通过对卫生单位公共服务项目落实情况进行考核,以考核结果作为二次资金拨付的依据[1]。第二,明确资金管理职权,细化职责,单位实施归口管理,将下拨资金的核算和管理统一归口到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根据项目开展专账核算,并指定专人负责,确保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避免不同项目的混用、挪用、占用,确保单位资金使用情况的如实反映。

(三)加强资金收支管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事业单位的资金收支必须遵循两条线管理原则,收入必须全部上交单位财务,支出必须通过财务审批方可支出,通过规范资金收支管理,以强化对公共卫生资金利用过程的管理;同时,事业单位对于收入资金款项应及时开具收款收据,出纳人员收款手续办理完成后,应及时将资金送存,不得坐支;资金的支出必须符合要求,支出申请单据填写完成后需由经办人签字,并严格执行支出审批流程,由具有审批权限的人员进行审核批准后,交由出纳付款并及时入账。

(四)重视资金预算管理

为规范单位公共卫生资金管理,应重视发挥预算的作用。以某医疗卫生单位为例,收入预算管理,为确保收入预算目标的实现,卫生单位可以每季度进行一次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对单位的收入预算执行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价,分析各项目预算完成较好的原因以及完成欠佳的原因,对于收入预算完成不好的科室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保证年度总预算收入目标的实现,同时为下期预算编制提供依据。卫生单位在收费票据的管理过程中应以国家的相关收费标准为依据,切实贯彻国家的医药物价政策,遵循“应收尽收,应收不漏”的原则,单位设置物价员,做好收费检查工作,确保收入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支出预算管理,事业单位的支出管理应重视科学的编制预算,确保预算既能实现满足医疗业务正常开展,又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预算编制过程中要以单位的年度发展计划,工作目标、开支定额等为标准;同时要加强对支出预算的控制,可以将单位总预算分解为科室(部门)预算,以便于对各责任中心支出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以降低无效成本支出,最大程度发挥资源效益。

(五)建立健全资金审计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要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应完善审计监督机制,强化对公共卫生资金使用环节的管控。首先,明确监督职能权限,相关职能科室要发挥好对资金日常使用过程的监督,确保资金使用方向和使用标准符合要求,对于没有按照要求使用资金的科室,应做到及时纠正或者制止,严重的需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其次,事业单位可以构建考核评估体系,将资金的日常管理、使用效果、项目实施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估方案,每季度考核评估一次,将考评结果作为分配和核拨资金的重要依据。最后,医疗卫生单位要自觉接受当地财政、卫生部门的检查和指导,严格执行资金管理和使用条例,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确保资金利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卫生院要不定期对卫生资金使用情况及项目实施情况进行通报,自觉接受监督,提升资金利用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资金管理是事业单位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的关键,对于保障公共服务职能更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医疗卫生单位,应树立科学的资金管理观念,正确认识资金管理对于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应不断健全单位资金管理制度,优化资金运行机制,为各项资金活动提供依据,确保资金的合理、高效流转,提升资金的利用价值,旨在激发国有资产的活力,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单位具备卫生行政及医疗防疫职能,重视单位资金管理有助于提升卫生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怀荣.卫生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当代会计,2019(2X):138-140.

[2]丁小燕.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困境及对策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6):18-19.

[3]梁秋.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中国经贸,2018,000(019):166-167.

猜你喜欢

资金管理事业单位问题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关于医院资金管理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国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探究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资金管理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