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09-02甘宪荣王晓文常全胜

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课本剧应用价值小学语文

甘宪荣 王晓文 常全胜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具有较强的故事性特征,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特征以及文章的核心思想,可以采取“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体会文中人物的经历,以获得深刻的体验。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本剧;应用价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意识,可以采用“课本剧”编排的方式开展课堂活动,将教材中一些故事性较强的篇章改编为剧目,让学生自导自演,在活动中实现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一、课本剧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课本剧的内涵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存在过于严肃、教师照本宣科的情况,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存在厌恶心理,课堂氛围僵化,師生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互动。课本剧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所提出的一种全新教学形式,它以戏剧的方式将课文中的内容或是故事情节展现出来,学生作为课本剧的演员,需要基于自身的理解对课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进行处理和展现。通过课本剧的开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和动手实践能力,也有助于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2.“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首先,课本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基本上是和文字打交道,而小学生则普遍具有活泼好动、爱玩爱闹的特点,因此相对枯燥的语文课堂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而将语文课文改编为“课本剧”的方式则可以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表演剧,形成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这对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可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奠定基础。

其次,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课本剧”通过对语文课文的编排,以更加灵活多变、生动形象的方式将学习内容呈现出来,其中融入语文教材的审美、艺术以及教育等诸多因素。而且这种活动形式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能更好地表现出各个角色的神韵,学生需要对课文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理解,这样有助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课本剧”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再次,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小学语文教材中适合编排为“课本剧”的文章大部分都是以故事为内核,包含的人物角色众多,需要许多学生的相互配合表演呈现。而且教师可以将课本剧编排表演的整个过程托付给学生,让他们自行组织完成剧本创作、演员选拔、道具准备、表演排练以及调度协调等一系列工作,充分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二、“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剧”的编排呈现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课文导入。在进行“课本剧”的编演之前,很多学生对课本剧都缺乏必要的了解,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向广大学生普及课本剧相关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本剧,包括具体流程,注意细节等,为后续的活动奠定基础。

第二,对“课本剧”编排的课文进行选择。(1)课文是课本剧的基本素材,选择合适的课文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适合编排为“课本剧”的课文必须具备以下几项特点:其一,时间和空间高度集中,这样会使整个表演变得更加紧凑,容易呈现在一个舞台上。其二,文章内容必须包含现实的矛盾冲突,包括故事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其三,充分考虑现有条件,即道具和设备是否能将剧本内容呈现出来。其四,尽量不要选择内容过长的课文。

(2)读课文。在课文选定后,要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阅读。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主要包括三个场景,按照时间先后分别是地震后的灾难惨重、地震中的困难重重(突出父爱)以及迎来希望。在阅读时学生要对各个角色的心理变化进行分析体会。

(3)编剧,即对选定的课文进行改编。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改编,然后适当指导和修改。在改编前,要对剧本写作的关键要求进行明确:其一,剧本中必须包括时间、场景、人物以及场次,且做到矛盾突出。其二,内容可以适度调整改编,符合文章主题即可。其三,人物台词必须符合其性格特征。其四,集思广益,由大家讨论编选出最优秀的剧本。

第三,剧本演出。在剧本确定后,就来到最关键的演出阶段。本阶段要完成角色选拔、角色揣摩以及角色演出三项任务。在角色选拔时可以引入竞争机制,由所有学生竞争父亲、儿子以及消防员等角色,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次要角色包括其他学生的父亲、母亲等。角色确定后,小演员要对各自角色的动作、台词进行熟悉和揣摩,之后分场景进行训练。在这一环节,教师必须在旁陪同,对学生的语气、语调、节奏等进行指导。之后进行舞台布置,邀请学生家长、各科教师等作为观众和评委。

第四,演出评价。在演出结束后,由所有评委从剧本、表演、音乐、道具等对演出做出评价,在评价完成后,教师要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并对表演中的不足进行指正,还要颁发奖励,评出最佳表演奖、编剧奖等。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课本剧”是对教学形式的一次突破,它能使小学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灵活,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建梅.教育戏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2]徐艳玲.小学第三学段语文综合性学习调查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课本剧应用价值小学语文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演出来的精彩不一样的风情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