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物质主义视角下的政治效能感研究
2020-09-02周瀚博
周瀚博
基金项目:“北京工业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编号:GJDC-2019-01-69。
一、政治效能感研究
关于“政治效能感”一词,学者们普遍认为它是影响公民政治参与行为的一个相当关键的心理变量。它的提出者坎贝尔(Campbell)将其界定为个人认为其“能够在可能的社会政治变革中发挥一定影响力的感觉。是产生于个体对于自身与政治环境之间的关系所做出的判断。由于这种感觉是产生于将两个事物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两个维度的政治效能感。罗伯特莱恩将政治效能感区分为内在政治效能感和外在政治效能感。内在的政治效能感指得是个人对于自身参与政治能力的评价。当一个人面对繁杂的政治事务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着足够的自信认为自己能够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而人们对于政治事务的内在自信则是内在的政治效能感的一个主要的内容。体现出了个人对于参与政治事务的了解与参与政治事务的意愿。与之相对的,外在的政治效能感主要是体现在制度层面的。即人们对于制度上能够给予自身进行政治行为的空间的认知。当人们愿意并且认为自身有能够参与政治的能力时,社会能够给予多少个人参与政治的机会。在现实社会中更多地表现为政治的开明程度。体现了人们对于政府如何响应他们的政治活动的预期与实际感受。
内在政治效能与外在政治效能感除了概念不同之外,其影响因素也不同。影响内在政治效能感的主要是微观层面的影響因素。具体包括社会经济因素、政治行为因素。这其中,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的社会化经历、收入、受教育程度等。国外也有研究表明性别、种族这些先赋性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人的内在政治效能感。但是OLSEN指出当黑人的经济地位提高时,其政治参与的程度也会相应提高。因此性别与种族这类先赋性因素更多的是体现在不同群体之间的经济与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政治行为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的政治参与与对社会时事的关心程度。这些都对个人的内在政治效能感有着一定的影响。而将现在的情形与过去相比较,我们会发现中国的平均收入与受教育程度在近几十年有着普遍的提高,并且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极大地降低了人们参与政治事务与了解社会时事的成本。这些变化都会直接导致个人的内在政治效能感的变化。
而外在的政治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宏观的社会上的政治制度、言论自由水平以及个人的政治信任与认知。许多研究都表明,个人的政治信任与其外在政治效能感成一个正相关关系。除此之外,中国传统的权威主义也会对外在政治效能感带来一定的影响。
内在政治效能感与外在政治效能感的相互结合构成了一个人自身的总的政治效能感的大小。其对个人的政治参与政治态度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几乎所有研究都表明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有着强相关性。政治效能感高的人其参与政治事务的意愿也就越高。除此之外,政治效能感高的人,更容易认为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其政治信任也会较高,政治态度也会更加温和。在学术上,政治效能感尤其是内在与外在的政治效能感概念的引用,对于解释收入与教育水平等因素对政治参与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后物质主义视角下的政治效能感研究
后物质主义最早由美国学者罗纳德·英格尔哈特提出。指的是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出来的一种新兴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于过去人们的传统价值观有着很大的差异。英格尔哈特认为这种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质生活发展下的代际差异所造成的。诞生在物质富足、生活和平的社会的一代人与他们诞生在贫困战争年代的父辈在价值观上会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这个基础上,年轻的一代会对自身的物质与经济追求会越来越小,而对诸如社会,政治等非物质追求会增多。这种改变进一步影响了年轻群体对于社会中各个方面的态度的改变,从而形成一个新的价值观群体。这些价值观群体对社会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来越大。
社会化假说则认为,个人人格的基本结构往往需要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形成过程。而未成年时期对于一个人的思想与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的阶段。人们在未成年时期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便会很难在成年之后会发生改变。由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认为,生活在不同物质水平的个人需求会不同,这些需求的不同又会导致个人的思想上出现差异。所以生活在富裕年代的年轻一代其价值观会与生活在贫困年代的父辈有所差异。同样地,当我们研究不同年龄的群体价值观差异时,我们也可以得出不同年代的社会整体的价值观之间的差异。
在政治效能感上,英格尔哈特指出,在后物质时代,由于人们的收入与受教育程度的普遍上升。会使得个人内在的政治效能感上升。但由于他们个人新的价值观与旧的社会制度格格不入。因此他们相较于他们的父辈对于政府会有着更强的不信任感,这直接影响到了其外在政治效能感。使得总的政治效能感会保持不变甚至降低。进一步影响到了他们的国家认同与政治参与。并且由于内在与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差异,年轻人会更倾向于通过非制度性的方式而不是传统的制度性的方式来进行政治参与。在以往关于中国社会政治参与的研究中,尽管有如熊易寒的定性研究指出在中国的中产阶级中,存在部分群体开始由非制度性的参与转向制度性参与,并且开始产生公民意识的倾向。但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在中国的政治参与中,选择制度性的参与方式的较少,而更多的人会倾向于通过网络、上访等非制度性的参与方式。这些结果与后物质主义的理论有一定的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