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游戏问题的解决路径
2020-09-02宋振玲刘铭
宋振玲 刘铭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许多人离开家庭外出打工以补贴家用,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家中由长辈看管,留守儿童群体随之产生。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各类留守儿童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多数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游戏,对其身心造成了非常大的危害。文章结合H省W市“青少年空间”项目,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研究的方式了解托管中心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游戏的情况,并结合社会工作优势视角理论提出解决路径。
关键词:留守儿童;手机游戏;优势视角
一、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游戏状况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在我国网民的年龄结构中,以10-39岁群体为主,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比例最高,占30%。网民职业结构中,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截至2017年12月,学生网民群体占总数的25.4%。可见,我国手机网民的主力军是在校青少年。
“青少年空间”项目是W市政府开展的十大实事之一,招募全市留守儿童参加寒暑假免费托管及特色课程教育学习,尤其是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双职工子女。笔者在W市某区团委担任项目志愿者,主要服务对象为该区15个托管点共300名留守儿童,通过实地观察、参与式访谈了解到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游戏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城市留守儿童比农村留守儿童更沉迷于手机游戏
参加暑期托管的300名学生里,城市双职工子女为128人,占托管总人数的42.67%,手机持有率高达82%,这意味着每10个城市双职工子女中就有8个有自己的手机,而农村留守儿童囿于家庭经济条件,携带手机的人数远远低于城市双职工子女。
通过实地走访和突击检查,笔者发现携带手机到托管中心的学生,除了用手机联系家人,其余时间都是将手机用于玩各种游戏,如《王者荣耀》《绝地求生》《球球大作战》《我的世界》等。这些学生不仅上课时间玩手机游戏,下课时间也聚众组队一起玩。没有手机的农村留守儿童则旁观别人打游戏,一般情况下还可以借到其他同学的手机玩游戏。
(二)留守儿童中男孩比女孩更沉迷于手机游戏
参加暑期托管的300名学生里,女生有137人,男生有163人,携带手机的女生占全体学生的比例较小,为16.67%,而男生的比例在67.12%。通过督导的实地观察,发现女生沉迷手机游戏的现象较少。由于青少年的年龄及性别特点差异,女生更愿意在空余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小手工;而男生除了完成暑假作业,更多的时间花在手机游戏上,严重沉溺于手机游戏。
(三)留守儿童中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沉迷于手机游戏
参加暑期托管的300名学生中,非独生子女占总人数的70.02%,独生子女占29.98%。非独生子女在课间时间大部分都选择和其他同学一起玩耍,而独生子女更倾向于自己一个人玩手机游戏。
(四)留守儿童课余时间玩手机游戏的时间普遍较长
经过对参加暑期托管的3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和家访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晚上放学回家后玩手机游戏时间大于2小时的人数占比为11.7%;1-2小时的人数占比为28.3%;1小时以内的人数占比为53.3%。由此可见,在课余时间,93.3%的留守儿童有玩手机游戏的情况,且持续时间较长。
二、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游戏的原因
(一)留守兒童自身原因
1.将手机游戏作为情感代替物
由于父母常年不在家,留守儿童的情感处于饥渴状态,常常会在虚拟的手机游戏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宣泄内心的苦闷彷徨。
2.年龄尚小,无法自觉抵制诱惑
正处于儿童叛逆期的留守儿童自我意识强烈,但自制力较差,他们的身心发育也不成熟,一旦上网就会被网络上那些五花八门且新颖独特的游戏所吸引,很难抵制这些新奇刺激的信息诱惑。
(二)家庭原因
1.距离问题导致父母无法及时对孩子进行监管
父母常年在外,为了方便与家人联系就给孩子买了手机,但无法对孩子日常上网的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控制,也无法做出正确的示范引导。
2.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情感沟通
由于距离问题,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管教方式简单粗暴,多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发现孩子沉迷手机游戏也无法用适当的方法去解决。
(三)学校原因
1.学校对留守儿童德育的重视不足
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期,很容易接受新事物,但学校却未能重视这些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错失了教育的好时机。
2.学校给予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
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对学生进行传统式说教教学,作业较多,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一定程度上使他们转向网络从中寻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四)社会原因
1.网络直播带来的负面影响
近几年,诸多网络直播平台悄然兴起,游戏主播通过直播可以获得打赏这一现象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些留守儿童,他们幻想着自己也能通过手机游戏得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2.社会成员的不良示范
沉迷手机游戏的不仅是留守儿童,还有很多具备自主能力的成人,这对正处于爱模仿阶段的留守儿童产生了不良引导。
三、优势视角理念下沉迷手机游戏留守儿童介入出发点
针对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游戏的问题,社工队伍试图从其他方面转移留守儿童对手机游戏的注意力,如开展小组活动,使留守儿童体会手机游戏以外世界的趣味和美好。经过参与式观察研究,社工志愿者发现,这些课程仅能保证留守儿童上课时短暂专注,对于帮助他们摆脱手机游戏的困扰作用并不明显,而严令禁止带手机来托管室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社工志愿者尝试应用优势视角理念来降低手机游戏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优势视角是一种以优势为本的价值理念,抗逆力是优势视角的体现和操作化的特征,强调将注意力聚焦于案主如何生活以及从他们的经验里找出意义。社会工作者在互动过程中与案主建立互助合作的关系,协助案主一起发现生活的意义和潜在的资源,重构他们生活的意义。优势视角取向的实践意味着:社会工作者应立足于发现和寻求、探索和利用案主的优势与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梦想,并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幸。
(一)赋权——实现助人自助的理念
在该项研究中,赋权是指帮助沉迷手机游戏的留守儿童探求和扩展其个人、家庭、学校与社区资源的过程,而不仅限于为他们争取更多的权力和利益。
(二)抗逆力—挖掘潜在的优势
抗逆力是个人面对困境和挫折而抗争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克服所面临的困难。社会工作者相信,在“青少年空间”,所有沉迷手机游戏的留守儿童都具有内在的学习、成长和改变的能力,所以,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去激发留守儿童的这种抗逆力,挖掘其潜在的优势特质。
(三)整合——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人类需要社会的支持,需要社会规范和社交技巧的协助,而优势视角的整合理念强调“人在情境中”,重视人与环境的整合。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所以社会工作者要重构沉迷手机游戏的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帮助他们实现与新的生活环境的整合。
四、优势视角下解决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游戏问题的路径
运用优势视角的基本理念来分析留守儿童的沉迷手机游戏问题,可以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的专业方法,最大限度发掘留守儿童的优势特质,充分利用留守儿童自身和周围环境中的有利条件。
(一)帮助留守儿童建立积极的生活心态
通过优势视角看到的是“青少年空间”中留守儿童的优点,他们有强大的能力和与生俱来的抗逆力。所以,在小组中,社会工作者努力倾听案主所经历的事情,帮助案主找到其所具有的抗逆力和优势。比如:在教育小组中,社工发现有几名学生经常存在聚众玩手机游戏等行为举止,和案主细心交谈之后社工发现,并不是这些学生故意扰乱纪律,他们只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其他同学的注意,因为他们经常由于长辈外出而被独自留在家中。针对这个现象,社工开展了一系列小组活动,如报纸时装秀、白雪公主小剧场以及共同制作水果沙拉等,让这些学生意识到他们并不是孤独的,他们也不是自己所认为的差生,很多同学是愿意去和他们接触交流、一起玩耍的,并不一定只有手机游戏玩得好才能得到其他人的关注。
(二)帮助案主建构生活意义
从优势视角出发,社会工作者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游戏问题背后的“优势”的可能性上,即强调留守儿童要勇于面对不利的家庭环境。在教育小组中,有个学生引起了社工的注意,这个学生每天都打扮得像一个小公主一样,但是她并不开心也不爱笑,只顾着低头玩手机游戏。社工在征得案主同意以后进行家访,在访问中得知,她与爸爸两人相依为命,爸爸靠开三轮车维持生计。她的妈妈很早就离开了父女二人,爸爸担心女儿在学校被人欺负,所以节衣缩食把最好的都给了她。在返回托管中心后,社工积极挖掘她身上能歌善舞、形象气质佳、表达能力强的优势特质,邀请她一起参加当地电视台的采访录制,带领她去参加捐赠仪式并作为代表发言,鼓励她主动参与到晚会小主持人的竞选中。经过社工一个多月的陪伴,她脸上的笑意越来越藏不住,她不再每天都皱着眉头,而是学会主动帮托管教师负责同学们的签到签退工作。自那之后,她也不再沉溺于手机游戏,主动把手机放在家里。
(三)链接一切可能的资源
优势视角认为,所有的环境都充满了资源,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有自己的优势,这是与“整合”理念相对应的。社会工作者应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帮助留守儿童挖掘其潜能并解决其问题。在具体介入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评估了该区留守儿童周围可以利用的资源,链接经典国学培训班、区法庭等资源,开展丰富有趣的国学课,带动留守儿童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捏面人兴趣小组,带领留守儿童开展模拟法庭,邀请植物园负责人开展系列植物科普课程等,并为该托管中心的留守儿童链接到两场户外参观实践活动。这些丰富独特的课程大大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渐渐脱离了手机游戏。
五、结语
社会工作优势视角以一种积极健康的视角来看待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游戏的问题,主张通过专业手法帮助留守儿童实现身心上的转变,使他们不再沉迷手机游戏。当然,要从实质上、根本上解决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问题,仅仅依靠社会的力量远远不够,从留守儿童社会化主体的完備性与人格发展的健全性角度出发,当务之急是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保护关爱留守儿童的整体性长效治理机制。当前,国家正在推进城乡融合,践行以人为本的新发展模式,解决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游戏问题不是毕其功于一役,关键不在于反对网络游戏,而是如何在社会和文化中保护这部分青少年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