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探讨

2020-09-02杨婉冰

中国民商 2020年8期
关键词: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困境

杨婉冰

摘 要:我国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其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为了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制造企业应从财务转型入手,积极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推动经营管理模式优化。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比较常用的管理手段与重要的管理会计工具,可以对制造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制造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实际困境,阻碍了全面预算管理的落实。鉴于此,制造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利用先进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等手段,改善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环境,采取有效对策,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落实。

关键词: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困境;对策

一、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制造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与其企业性质密切相关,全面预算管理重点强调预算管理的全面性,因此,制造企业应从资金、财务以及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各方面具体内容出发,积极鼓励全体员工参与其中,加强全过程监管。

二、制造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缺乏良好的全面预算管理环境

(1)制造企业长期以产品生产与销售为主,对内部管理工作重视不足,因此,很多企业的领导与管理者,没有将全面预算管理纳入学习范畴,对全面预算管理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也无法为全面预算管理环境建设提供支持。

(2)企业的宣传力度不足,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与自身工作的联系不了解,全面预算管理意识非常淡薄,预算管理的全员参与性不足,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指标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执行。

(3)制造企业的业务覆盖范围较广,要想有效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就需要加大全过程跟踪监管,这需要健全的动态化管理机制的支持,而制造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涵盖的业务内容不全面,工作人员的参与意识也不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全面性无法得到体现。

(4)制造企业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没有对全面预算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教育,导致工作人员的全面预算管理能力不足,无法胜任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

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制造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基本保障,但是当前,很多企业的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存在问题,无法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提供支持。

(1)企业缺乏专门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即使成立了管理机构,其岗位设置、人员的工作能力等都存在问题。

(2)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机构以及预算管理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流程、预算管理方法的选择等都没有明确的制度规范,导致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3)制造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不健全,预算编制、执行、考核、调整、分析、反馈等阶段具体工作的开展缺乏有效衔接,阻碍了全面预算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

(4)工作人员的参与意识淡薄,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不畅等,也会对全面预算的执行效率与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三)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在信息化时代,我国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作为制造企业重要管理内容的全面预算管理也会受到信息化水平的影响。但是,制造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要作用还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管理者对信息化与企业经营管理内容之间的联系缺乏了解,导致企业的信息系统建立不完善、信息系统之间的衔接不到位,进而影响了信息沟通的效率,全面预算信息的准确性也受到了不利影响。

三、制造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持续优化全面预算管理环境

为了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制造企业应根据内外部市场环境以及相关政策的变化,不断优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环境,为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落实提供支持。

(1)制造企业的管理者加强自身学习,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全面正确的认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全面预算管理与资源配置、成本管理、风险管控等方面的重要联系,增强全面预算管理意识,为全面预算管理环境改善提供支持。

(2)制造企业积极利用各种宣传教育方式,尤其是互联网平台,加大全面预算管理宣传力度,使全体工作人员认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全面预算管理与自身工作之间的重要关联,促使员工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不断增强。

(3)制造企业积极鼓励全体员工参与全面预算管理,不断拓展全面预算管理涵盖的业务内容,加强全过程监管,使全面预算管理的全面性得到有效保证。

(4)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教育活动,培养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奠定人才基础。

(二)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制造企业为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为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落实提供基本保障。

(1)制造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或预算管理小组,统筹规划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在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中,企业应选择专业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在不相容岗位设置原则的指导下,科学合理的设置工作岗位,确保工作人员之间实现互相协作、互相监督。

(2)制定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明确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各工作岗位以及其他部门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具体职责与权限,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规范。在制度建设中,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流程、预算管理方法等全面预算管理实施中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规范,避免预算管理中发生的各种不规范行为或者出现各种问题,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风險。

(3)制造企业加强资源整合力度,根据制造企业呈现出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建立多元化、动态化的全面预算管理与控制机制,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预算管理中,增强预算管理执行力度。

(4)全面预算管理认识应详细分析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偏差、失误、风险等,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制定偏差处置方案、预算风险管控措施,将全面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

(5)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绩效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各部门以及工作人员进行奖惩,促使员工参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并且制造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考核时,需要建立健全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将绩效管理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去,使预算绩效管理覆盖业务与财务预算等内容的全过程中,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涵盖面广泛,涉及到预算管理的全过程[3];此外企业还要在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标准、规范预算绩效管理程序,使预算绩效管理成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6)增强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考核评估结果的应用意识,将评审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对申报不实、预算审减率较高的部门,根据审减的额度直接扣减部门项目支出预算,并以此作为确定以后年度部门预算规模的参考依据。

(三)加大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的传递、处理、共享效率对企业的具体决策与内部管理至关重要,而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因此,制造企业应加大信息化建设,促使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

(1)制造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加强对业务与财务信息的全面管理,收集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确保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安全、可靠。

(2)制造企业应做好信息系统之间的衔接工作,使各部门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能够及时的得到传递与共享,为全面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调整等提供数据分析支持,促使全面预算管理的效率不断提升;比如,ERP、SAP、OA等管理系统,以及金蝶、用友等软件都可以在信息化办理中发挥作用,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有效衔接,还可以避免信息孤岛的现象出现。

(3)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也需要积极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比如大数据、云计算等,加强对信息数据的分析,为全面预算管理机制的进一步优化完善提供支持。

四、结束语

制造企业需要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不同阶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形成完整的方法体系,在全面预算执行过程中,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郑义海.制造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会学习, 2019(17).

[2]王小丽.浅谈全面预算管理在中小型制造企业中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 000(006):65-66.

[3]崔穎奕.制造业企业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中国市场, 2019(27).

猜你喜欢

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困境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基于营改增背景下的制造企业纳税筹划方法分析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浅析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