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益与戴乃迭:翻译界的“神雕侠侣”
2020-09-02
在中国翻译界,有这么一对夫妻,一位是金发碧眼的英伦小姐,一位是中国津门的富家子弟,他们相依相爱,携手人生近六十年,联手翻译著作无数,在把中国文学带给全世界的同时,也把他们的爱情呈现到了广大读者心中。他们就是杨宪益和戴乃迭。
“我有两个祖国”
杨宪益出身天津名门,父亲曾是天津中国银行的行长。1934年,杨宪益到英国留学,1936年通过考试入读牛津大学。一年后,戴乃迭也考入牛津大学,攻读法国文学。
戴乃迭生于一个英国传教士家庭,曾在北京度过了六年快乐的童年时光,对中国有甜蜜的记忆。
在牛津大学,杨宪益和戴乃迭相爱了。当杨宪益和戴乃迭决心要结为夫妻时,双方的家庭都不大同意。杨宪益的母亲觉得那个时候中国人都很没有保障,娶一个外国人恐怕更不好办。戴乃迭的母亲也不想女儿远嫁中国,她对中国的情况非常熟悉,深知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巨大差异,她甚至说:“如果你嫁给一个中国人,肯定会后悔的。”
两个家庭最后还是想通了,传统敌不过爱情。1940年,戴乃迭和杨宪益离开英国,回到了中国。“不同于许多外国友人,我来中国不是为了革命,也不是为了学习中国的经验,而是出于我对杨宪益的爱、我儿时在北京的美好记忆,以及我对中国文化的仰慕之情。”戴乃迭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觉得我有两个祖国。”
几十年后,朋友们在杨宪益和戴乃迭家中喝酒谈天。有人谈到戴乃迭为了爱情而远离故国,杨宪益带着醉意说:“我年轻时很俊美,与现在不同。”戴乃迭马上反驳:“你以为我是爱你的俊美?我是爱上了中国的文化!”杨宪益解嘲:“那至少也说明我能代表中国文化!”
联袂“翻译了整个中国”
牛津大学是杨宪益一生魂牵梦萦的地方。在那里,他不仅遇到了终生伴侣,也结识了不少良师益友,其中有后来成为大学者的向达和钱锺书。他们学成后都没有留在国外的念头,毅然回到祖国。
1952年,受朋友邀请,杨宪益和戴乃迭加入了刚成立的外文出版社。虽然没有加入中国籍,但是戴乃迭把婆家的国家当成了自己的国家。她学会了中文,会写一手正楷小字,还能仿《唐人说荟》,用文言文写小故事。杨、戴合璧,外人看来如天作之合。
自19世纪末以来,与外文中譯的繁盛景观形成鲜明对比,中文外译一直显得势单力薄。
直到20世纪40年代,西方人对中国文史经典还几乎一无所知。在重庆国立编译馆时,杨宪益选择了翻译《资治通鉴》,因为觉得“有人还没看到过”。这是中国学者主动向西方介绍文化典籍的最初努力,杨、戴两人的中文外译事业也从此开始起步。
在半个世纪里,杨宪益、戴乃迭联袂翻译的英文版中国文学作品,从先秦散文到中国古典小说;从鲁迅、郭沫若,到丁玲、赵树理、王蒙、张洁;从现代歌剧到样板戏,数量达百余种、近千万字,这在中外文学史上都极为罕见,以致有人评价他们“翻译了整个中国”。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中,这对翻译家夫妇最为著名的译作,是在国际上第一次推出了屈原的《离骚》英文版,把屈原介绍给世界。上世纪60年代初,杨宪益、戴乃迭开始翻译《红楼梦》,其间虽有中断,最终于1974年完成。有学者评价说,杨宪益夫妇的译本忠实于原著,几乎逐句对译,一草一木不遗,一诗一赋必录,从中更能寻得原著的本来风貌,被誉为西方世界最认可的《红楼梦》英译本。
在中国现代文学翻译领域,杨宪益、戴乃迭的突出贡献是向世界翻译推介了鲁迅的作品,《阿Q正传》《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等译作相继面世。应该说,鲁迅为世界所熟知并享有盛誉,与杨宪益夫妇的成功翻译是密不可分的。
1999年初冬,戴乃迭去世。妻子走后,杨宪益便停止了所有的翻译工作。2009年11月23日,杨宪益追随戴乃迭而去,翻译界这对“神雕侠侣”的故事,从此成了世间绝唱。(摘自《同舟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