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独立学院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9-02郭新宇王雪艳
郭新宇 王雪艳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独立学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学校全方位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是培养提高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独立学院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是丰富创新创业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拓展实施科学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仅有利于增强独立学院的综合竞争力,更加能突显出学校在人才培养上的明显特色。通过研究江苏省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特点、师资队伍、成果转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江苏省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江苏省 创新创业教育 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3-0195-02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基本创业素质和具有创新意愿的复合型人才,自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9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全国高校开始进入双创浪潮,以创新精神、创新探索、创业基本知识为基础开展通识教育,继而深入开展双创的大学生教育,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培养。江苏省作为经济强省和教育强省,在高校创新创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独立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专业方面有自己的独特性和适用性,因此,本文以江苏省独立学院作为研究对象,对独立学院“双创”教育开展研究,发现目前存在的部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实施对策。
一、江苏省独立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江苏省开展创新创业的背景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高校应该结合“双创”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推动“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对各类专业课程的“双创”资源进行整合,在传授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开展“双创”教育延伸。为学生开设“双创”教育相近的课程,如:创新创业基础、就业指南、研究方法、创业法规政策等课程。并纳入学生的学分管理体制,建设有机联系的“双创”教育专门课程群。优化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结合江苏省实际出台《江苏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创新创业和专业教育,培养知与行相辅相成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形成课堂教学、学生探索、合作实践、帮扶指导、氛围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双创”教育模式。学生创业意识、精神和能力大幅度提升,投身创业的学生数量显著增加,高校的“双创”教育走在全国前列。
(二)独立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
1.大学生创业热情高,但创业成功并能持续下来的企业较少,并且项目科技含量低
江苏省创新创业平台数据显示,江苏省独立院校开展创新创业课程的学校并不多,大部分学校将课程设置为通识课程,将其设为专业课程的占少数。院校开展了创新创业比赛中,学生参与人数较少,参赛项目科技含量不高。
2.大学生创业中存在“伪创业”现象
目前,在大学生创业中存在“伪创业”现象。“伪创业”是指为了满足临时的经济需要,比如为了勤工助学或减轻家里经济负担而进行的创业,对于创业没有良好规划。部分学生对创新创业真正的内涵了解不多,只看到创新创业成功的辉煌,并没有接受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缺乏专业的知识。以为只要申报上去,得到学校支持,就可以创业,对创业项目没有系统的规划,只申报而不真正创业,只是一种“伪创业”。
(三) 独立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独立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够让学生对创新创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在申报程序、优惠政策、经营管理等方面有更专业的积累。通过相关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创业的风险,知道如何规避风险,降低风险。通过学习创业管理模式、风险分析、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组建创建团队,规避创业风险,提升成功概率。
二、江苏省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师资配备和培养力度不够
“双创教育”的开展同样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同时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教师在“双创教育”方面略显力不从心,但大多数院校并没有从深层次去解决“双创”教育的师资问题,从而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只有教学没有实践,很难培育出成功的创业团队。高校中虽然开设了创新创业的课程,但是大部分学校依旧是仅限于普修课,很多学生在课程上并没有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不够系统性。
(二)专业的融合和跨度造成壁垒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双创”教育是跨专业的综合应用及实践,是教育体系建设的升华。然而,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由于传统教育的“专业教育为主”思想根深蒂固,团队成员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实践能力不足,成为创新创业实施过程的短板。不同的院校不同的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不同,所学知识不同,而创新创业需要跨专业融合,专业融合方面成为学生创新创业的一个门槛,需要在专业融合方面进一步加强。
(三)缺乏有效的成果转化渠道
根据研究和分析,目前国内的高校创新創业教育相对功利,形式相对较少,成果转化较少,团队转型渠道较窄。没有相应的市场应用及对接指导,后续资金跟进困难,这也正是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薄弱环节所在。很多创新创业申请者,只是将工作停留在申请阶段,更有团队在获得启动资金后停滞不前,出现“空手套白狼”的现象,结果导致成果转化到实践环节较差。
三、江苏省独立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
(一)优化专业师资队伍,科学安排双创课程
独立学院要加强对打造创新创业专业师资队伍重要性的认识,在提升专业从事创新创业教育专任教师综合能力的同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通过聘任合作企业有创业经历的人才作为大学生的创业导师,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业实战培训,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更大限度地提高江苏省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整体水平。通过优化“双创”师资队伍,可以使江苏省独立学院的“双创”教育质量有效提升,并为日后的就业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二)破除专业壁垒,优化创新创业课程
有效提升独立学院创新创业能力的一个关键就是要优化创新创业课程,学生往往在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的同时会接触到专业领域之外的知识,对于专业领域之外的知识不够了解,从而导致项目搁置或者无法进行项目推进。独立学院在创新创业课程设计时,应该对学生感兴趣的创新创业内容展开调研,有针对性地设置理论与实践教学。对于项目涉及的专业进行团队式的项目孵化,学校应对于创新创业课程开展专业课程延伸的创业教育,开展相应的创业精英班教育,给学生提供交流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上述措施能有效解决江苏省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对创新创业的教学方法改革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建立孵化基地,促進创业项目成果转化
江苏省独立学院应该向全国创新创业发展较好的高校学习,与所在地政府合作,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共享服务空间、经营场地、政策指导、资金申请、咨询策划、项目顾问、人才培训等服务。独立学院扶持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入驻,并将成功孵化的项目向社会推广。学校对于创新创业项目应充分挖掘各种社会资源,使创新创业平台不断扩大,保证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顺利实施与孵化。
四、结语
上述有关江苏省独立学院大学生“双创”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探讨,希望能给做创新创业指导的教师、创新创业相关管理人员和有创业想法的独立学院学生以启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解决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为自身发展拓宽道路。同时为解决当前高校的就业问题提供帮助,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落实,推动经济发展。而实施“双创”教育的独立学院更应该深化改革,科学实施,整合资源,引领氛围,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鸽.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高教学刊,2016(15):49-50.
[2]陈荟宇.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中政府的作用分析:基于对河南省的调研[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2):39-43.
[3]马莉.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现状及管理策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6(1):231-233.
[4] 张敏洁,李琳.“互联网+”嵌入下江苏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J].江苏科技信息,2018,35(6).
[5] 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9-11.
[6]罗兰,何跃勇,宋山梅.《创业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基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J].现代商贸工业,2019(18).[7]张洋.“一制三化”培养模式下的设计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
[8]张广新.探究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方法改革[J].智库时代,2018(44).
[9]周春媚.基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探析[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5).
[10]鲍晓萍,徐国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方法改革研究: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及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5).
[11]黄昌兴.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方法改革探究[J].职业,2020(2):37-38.
责任编辑:张蕊
[作者简介]郭新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辅导员,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生涯发展;王雪艳,武汉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方向:创新创业;通讯作者:黄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