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

2020-09-02施唯

中国民商 2020年8期
关键词:信贷风险控制商业银行

施唯

摘 要:商业银行是我国重要的融资中介,信贷收入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信贷风险的控制不仅关系到银行的盈利水平,更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稳定。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水平相对偏低,阻碍银行业的发展,因此必须要针对目前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完善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体系,确保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问题

商业银行依靠存款与贷款之间利息差额的收入获得利润,因此信贷资产对商业银行而言至关重要。近年来信贷风险事件不断增加,商业银行对于信贷风险的防范也在不断加强,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对信贷风险的控制,但是目前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能力仍有所不足,存在着较多的风险。

(一)信贷风险控制制度不健全

首先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不合理,行长往往身兼数职,同时兼顾业绩提高与风险控制的职能,可能会因为追求业绩而不顾风险管理,进行高风险投资。其次,内部审计人员受制于行长领导 ,缺乏对高层领导的监督。再次,客户经理既做信贷业务,又开展风险控制,可能会因为业绩的需求谋取骗银行贷款,存在大的风险。此外,信贷风险控制流程不集中,无法有针对性地防范风险,分散的内部控制制度影响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最后,银行缺乏对贷后风险的管理,没有针对贷款后的事项进行有效的管理,贷后工作往往由客户经理负责,但其本职工作是开拓市场,因此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可能无法兼顾贷后管理工作,提升了信贷风险。

(二)信贷风险控制缺陷

可能对商业银行造成最大损失的便是不良贷款,不良贷款主要表现为逾期贷款、呆账贷款、呆滞贷款。相对于国际知名的大银行,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还处于较高水平。我国目前金融市场不够成熟,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中小企业只能依靠商业银行进行融资,但是商业银行的贷款主要投向大中型企业。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难以像国外金融机构通过资产证券化来缓解风险,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的年度财务报告利润较为可观,但是除去贷款风险成本、大量应收款等内容,甚至还有银行处于亏损状态,依靠政府的补贴来运营。

导致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提升有较多因素,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没有分散信贷风险,过于集中的信贷资产可能会因为爆发危机而影响商业银行的生存。同时由于国家会开展宏观经济调控,产业受政策影响存在波动发展的状态,商业银行像某一行业集中投资存在较高风险。商业银行形成不良贷款后,为了维持账面利润,可能会通过吸收存款以新款还旧款,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国家开展宏观调控,也抑制了货币乘数的作用,若商业银行继续将资产投向于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产业,而不将资产投向高科技、环保行业,那么将不利于我国宏观调控的进程。

目前商业银行主要将信贷资金集中投放于大型企业,由于将资金投放过于集中,当某一板块出现风险时,也就会产生较大信贷风险。例如商业银行投资的行业分布主要集中于国有房地产、电信、建材、公路等行业,随着国家对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限制,许多企业面临破产危机,银行的信贷资金无法收回,产生巨大的不良贷款。

二、完善信贷风险控制的对策

(一)健全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要加强对治理结构的完善,对权力进行良好的监督,防范信贷风险,按照“三会分设”的原则,设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董事会负责对风险进行监管;监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风险控制方案的制定,对高层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针对外部环境提出内控意见。此外,要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提高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与独立性,对银行的各项业务进行监督。最后,要落实不相容的职务相分离的要求,使员工独立行使信贷营销和风险管理工作,加强信贷业务的管理与监控。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商业银行要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对授信风险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完善授权审批,防范管理层由于缺乏约束进行高风险信贷;加强对信贷风险的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当发现问题时要及时上报,并建立考核机制,对引发道德风险的员工坚决开除,并建立举报制度,树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三)改善信貸业务流程

首先要对授信流程加以规范,对信贷业务进行全面的调查。客户经理在接受业务的申请之后,需要将初审意见提交给风险经理,由风险经理对调查报告进行审查,风险经理审查之后交由授信审批部门进行审批。其次,要完善对贷后管理的工作,在信贷业务存续期内,商业银行要安排专人对企业的运营状况进行走访调查,并形成书面报告交由贷后风险管理人员,分析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一些列措施。最后,要完善信用收回流程。客户经理根据信贷业务的实际情况提示客户还本付息,信用收回之后客户经理整理报告,并交由信贷部门归档。对于形成风险的业务,交由风险处置中心负责清收、转化、核销。

(四)完善风险控制信息系统

商业银行要加强对各项信息的管理,将分布在各分支机构的数据整合到数据库,对数据模型进行重造。同时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确保信贷业务操作全过程实现电子化,通过电子化的数据处理,网完善贷前检查、信贷审批、贷款发放等环节的记录与控制,并对各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操作的稳定性;对不同岗位设定不同权限。。

(五)培养先进的风险控制文化

商业银行要加强风险控制文化的建设,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产品,以此来提升银行的竞争力。银行在设计信贷产品时需要针对不同的客户有针对性的开发产品,尊重客户的意见,通过倾听客户的诉求来改善产品,并做好信贷风险文化传承工作,提高全体员工的风险控制意识。银行员工也要主动学习风险控制文化,在实际工作中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对违反规定以权谋私的行为及时举报,确保银行的健康发展。

(六)优化不良贷款处置方法

首先,商业银行要根据分支机构的信贷质量的差异和不良贷款数额的差异进行分类管理,并对不良贷款比率高低不同的分支机构进行分类管理,根据不良贷款的实际情况制定考核要求,并制定清收方案,通过明确责任人清收来减少不良贷款,提高信贷资产的质量。其次,完善考核指标,加大资产质量考核的比重,优化各项资源配置,并对银行进行分类指导,确保各分支机构找准业务发展定位,合理处置不良贷款。再次,银行需要建有效的不良贷款处置方式,对不良贷款按照期限、结构、偿债能力进行划分,针对划分的级别进行对应的处置。此外,分析各组织机构的重点工作,按照不良贷款的变动趋势结合行业的清收经验,使不同分支机构都具备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符的清收策略,增强谈判技能,加强对不良贷款的动态监测与管理。最后,要创新处置方法,处置方法要结合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可以寻求各级政府部门及社会中介机构的合作,批量处置不良贷款,减少道德风险。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未来外资银行将对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威胁,银行业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因此必须要提高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水平,以提高其盈利能力。本文结合目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分析,认为商业银行需要健全治理结构,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改善信贷业务流程,完善风险控制信息系统,培养先进的风险控制文化,优化不良贷款的处置方法。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提升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的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都夏.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及防范机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1).

[2]朱世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分析[J].时代金融,2016(08).

猜你喜欢

信贷风险控制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研究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四川农户小额信贷风险防范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