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经济文化类型转变研究
2020-09-02王建敏赵敏
王建敏 赵敏
摘要:拓跋鲜卑族发源于大兴安岭,通过数百年的南下迁徙,在中国北方建立少数民族政权北魏。在这个过程中,拓跋鲜卑族的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拓跋鲜卑族在由大鲜卑山向南迁徙,摆脱自然环境桎梏的同时,又受到迁入地环境的影响,其经济文化类型由狩猎经济文化类型逐步转变为狩猎、游牧经济文化类型,畜牧业、农耕经济文化类型,农耕经济文化类型。其启示是:经济文化类型的转变受自然环境的制约,社会环境促进经济文化类型转变。经济文化类型的转变对北魏拓跋鲜卑民族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北魏;拓跋鲜卑;经济文化类型;转变
中图分类号:K23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11-0126-04
北魏拓跋氏属于北部鲜卑的一支,发源于大兴安岭的嘎仙洞。在东汉、魏晋时期,逐渐南迁至蒙古高原,后进入中原地区,建立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在逐渐南迁的过程中,拓跋鲜卑的经济文化类型经历了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畜牧经济文化类型——农耕经济文化类型转变的过程。经济与文化的适时转变使得鲜卑族实力倍增,在十六国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史学界关于北魏的经济发展变化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平城时代前后的北魏经济转型,也有部分学者关注北魏文化转变,但关于北魏经济与文化互动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运用民族学、生态人类学的相关理论,考查拓跋鲜卑因生活地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引发的经济文化类型转变。
一、大鲜卑山地区:狩猎经济文化类型
大兴安岭北段大鲜卑山的嘎仙洞是拓跋鲜卑的发源地。大兴安岭由原始森林覆盖,因有高山阻隔,环境相对封闭。这一带气候寒冷,早期鲜卑族以血缘为纽带居住在嘎仙洞这样的天然洞穴中。《魏书·序纪》中记载,拓跋先民“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这说明拓跋部在大鲜卑山一带的经济生产方式是以狩猎为主,考古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在大鲜卑山的嘎仙洞内挖掘出野猪、野鹿和野羊为主的动物骨骼,还有许多细石器,其中有用来射猎的石镞、石矛,用于切割的刮削器和石叶等。除石器之外还有骨器,如骨镞、骨锥、角锥、牙锥等。从嘎仙洞的遗物来看,狩猎工具占多数,还有大量动物骨骼,说明狩猎生计方式已经居于主要地位。大兴安岭北部地区自古以来都是原始森林,有大量绿色植被覆盖,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可供采集。我们推断,早期的拓跋鲜卑部族也存在采集生计方式。《魏书·序纪》称鲜卑“统国三十,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马长寿在《乌桓与鲜卑》中说:“此所谓国当指氏族集团或者部落,所谓大姓当指氏族或者比氏族较小的家支。”这说明拓跋鲜卑此时处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原始氏族公社阶段。
二、大泽-阴山地区:狩猎、游牧经济文化类型
东汉前期匈奴南北分裂,在首领第一推寅的带领下,鲜卑人走出世代居住的大兴安岭南迁到“大泽”。“大泽”,目前学者公认是今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呼伦湖一带。《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记载:“和帝永元中,大将军窦宪遣右校尉耿夔击破匈奴,北单于逃走,鲜卑因此转徙据其地。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鲜卑由此渐盛。”鲜卑乘匈奴破败之时不断南下,与匈奴遗留“十余万落”广泛接触,甚至相互通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相对频繁的交流和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匈奴的游牧经济生产方式逐渐为鲜卑人所接受。今呼伦湖北面新巴尔虎旗扎赉诺尔发现的古墓群即是2900前拓跋鲜卑人留下的,这些古墓群出土了铁镞、骨鍅、木制弓和桦皮弓囊等物品,这说明人们仍依赖狩猎生产方式来获取食物。另外,还发现有大量的牛、马、狗等牲畜残骸,这说明畜牧业已经在鲜卑人的生产生活中占有一定分量。该古墓群的随葬品中发现部分罐子里残存有腐烂的谷壳,表明此时的鲜卑人已经开始进行少量的粗放的农业。在扎赉诺尔还发现有“如意”字样的锦片和木器妆奁(都来自中原地区),另外还有动物形象的铜饰(具有匈奴器物的风格),这说明此时的鲜卑族此时已经与外族接触,进行文化交流。呼伦贝大草原为鲜卑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得鲜卑族脱离原始森林穴居的封闭状态,社会组织形式由原始氏族公社转变为部落联盟,形成了“三十六国”“七分国人”“帝室十姓”的特权阶级。《魏书·官氏志》记载:“初,安帝统国,诸部有九十九姓。至献帝时,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自后兼并他国,各有本部,部中别族,为内姓焉。”
大兴安岭南段东侧辽河支流乌尔吉木伦河流域巴林左旗墓葬群出现的器物,与扎赉诺尔墓群出土器物极为相似,在墓群中还发现了东汉中晚期的五铢钱,说明拓跋鲜卑人在南迁的过程中,与汉族从未断过联系。后拓跋鲜卑继续迁徙,穿过蒙古大草原,到达漠北蒙古西偏哈尔乌斯湖的科布多一带暂住下来,成为檀石槐联盟的成员。檀石槐军事联盟分裂后,鲜卑人由漠北迁徙到漠南匈奴故地阴山一带,此地与中原汉族直接毗邻。鲜卑人逐渐南迁的过程,也是其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向中原农耕文化靠拢的过程。
三、盛乐-平城地区:畜牧业、农业经济文化类型
公元220年,拓跋力微成为拓跋部部族首领,在他的带领下,拓跋鲜卑部族不断扩大,成为草原上一个强大的部族。公元258年,拓跋力微率部迁徙至盛乐,以盛乐为中心将拓跋部落统一起来。公元261年,拓跋力微派遣长子沙漠汗前往曹魏都城洛阳学习,此后拓跋部与曹魏政治集团双方聘问交市,往来不绝,拓跋鲜卑人获得了更多学习中原地区经济和文化的机会。公元308年,拓跋鲜卑首领猗卢担任部落联盟首领后,曾率部族进行了两次援晋战争,后被晋朝封为代公,五年后又受封代王。此时的代国政治上附属西晋,是西晋北部边疆的官属地区。代国建立后,拓跋部族逐渐意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拓跋猗卢就将他统治下的乌桓杂人和晋人聚集在雁门五县之地,从事农业生产。什翼犍时期,虽然畜牧业相当兴旺(《魏书·燕凤传》记载:“云中川自东山至西河二百里,北川至南山百有馀里,每岁孟秋,马常大集,略微满川。”),也从未放弃过发展农业,在盛乐附近有乌桓人和汉人种植的部分田地。當时代国经济主要是鲜卑人的畜牧业,然后才是乌桓人和汉人的农业。在盛乐的拓跋部族完成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游牧经济和农业经济的合理配置。盛乐是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的交汇区,历来是北方各游牧民族繁衍生息、多元文化交融之地。什翼犍受到汉文化影响,学习中原的典章制度和统治经验,开始设立国家机构、制定法律、设置百官,任用汉人燕凤为长史、许谦为郎中令,开始确立国家体制。
公元376年,前秦苻坚在淝水战败,北方再次陷入混战。拓跋珪趁乱复国,在盛乐重新建都。公元398年,改国号为魏,国都迁至平城(今山西大同),史称北魏。北魏为了保持对外扩张的战斗力,休养生息,积极发展畜牧业,有关历史文献记载了盛乐和平城时代鲜卑人畜牧业的盛况。《魏书·食货志》记载:“世祖之平统万,定秦陇,以河西水草善,乃以为牧地。畜产滋息,马至二百余万匹,橐驼将半之,牛羊则无数。”为了增加赋税、供应战马、毛皮等物资,拓跋珪在乎城京畿地区建立代郡牧场,拓跋焘在征伐柔然和刺勒之后,建立漠南牧场。在征服了河套地区后建立了河西牧场,这是北魏王朝中规模大、存世久的牧场之一,也是北魏畜牧业的重要产地。
北魏时期的农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魏书·太祖记》记载:“定襄之盛乐,息众课农”,这是史书上第一次关于北魏发展农业生产的记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仍是善于耕种的乌桓、汉人。随后,拓跋珪实行“离散诸部,分土定居”的政策,将部落民改为编民,开始定居生活,农业生产才大规模推展开来。拓跋珪还沿袭前朝的传统,实行屯田制,推行“计口授田”、劝课农桑的政策。《魏书,食货志》记载:“太祖定中原,接丧乱之弊,兵革并起,民废农业。方事虽殷,然经略之先,以食为本,使东平公仪垦辟河北,自五原至于榈阳外为屯田。”公元399年,北魏占领中山等地,强迫各族民众50万人迁徙到平城,政府“各给耕牛,计口授田”。公元413年,北魏又分两次迁徙数万家到大宁川,“计口授田”。北魏以“经略之先,以食之本”进行屯田,说明统治阶层已经认识到农业是平定中原的基础。拓跋焘时期,北魏组织建设水利灌溉系统,利用黄河水修建艾山渠,灌溉田地四万余倾。以后的历代拓跋鲜卑君主都将发展农业作为治理国家的重点。到了文成帝和献文帝时期,漠南草原的高车已经向北迁徙,加之柔然对高车的侵扰,漠南牧场连年征战,对外掠夺和畜牧的收入减少。随着黄河流域的统一,国家版图的扩大,依靠军事掠夺和畜牧业为主的经济生产方式来维持北魏日益庞大的国家机器的运转已经略显吃力,发展农业维持北魏国家运转就显得尤为重要。北魏文帝比较注重减轻人民的繁重的赋役,献文帝继承了文帝时期农业政策,进一步免除苛捐杂税。通过文、献二帝推行重农举措的努力,农业经济在北魏经济比重逐渐增加,畜牧经济的比重逐渐下降。
到了拓跋宏时期,由于农业规模不断扩大,狩猎这一生产方式逐渐淡出北魏经济领域。《魏书·高祖孝文帝纪》记载:公元472年,“诏工商杂伎,尽听赴农。诸州郡课民益种菜果”;公元474年,“罢畜鹰鹞之所”;公元476年,“罢山泽之禁”。拓跋宏明确鼓励民众从事农业生产,对懒惰不肯从事农桑的人施以法律制裁。如史书记载:“今牧民者,与朕共治天下也。宜简以徭役,先之劝奖,相其水陆,务尽地利,使农夫外布,桑妇内勤。若轻有征发,致夺民时,以侵擅论。民有不从长教,堕于农桑者,加以罪刑。”公元485年和486年先后实行均田制和三长制度,农业逐渐成为北魏居主导地位的经济生产方式。在农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畜牧业经营规模逐渐缩小,曾经规模较大的牧场,如漠南牧场在拓跋焘时期就撤销了,河西牧场在孝庄帝时期被撤销,代郡牧场在迁都洛阳之后大多数牲畜被迁入河阳牧场,河西牧场规模较小,主要作为警备京师用,已经不具有作为经济产业的功能。
此时的北魏,农业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时期,然而文化的发展相对缓慢,社会文化氛围仍是以游牧的草原文化气息为主。《魏书·崔浩传》记载:“神瑞二年,国内大饥,拓跋嗣商谋迁都邺,崔浩进谏:东州之人,常谓国家居广漠之地,民畜无算,号称牛毛之众……至春草生,乳酪将出,兼有菜果,足接来秋,若得中熟,事则济矣。”“民畜无算”“牛毛之众”,这说明当时北魏的经济是以畜牧业为主,且乳酪产量比较高,可以救饥,菜果仅处于“兼有”地位。《资治通鉴,宋纪》记载:魏群臣初闻有宋师,言于魏主,请遣兵救缘河谷帛。魏主曰:“马今未肥,天时尚热,速出必无功。若兵来不止,且还阴山避之。国人本著羊皮裤,何用绵帛!展至十月,吾无忧矣。”此时北魏政权迁居平城已久,但国人仍然穿着羊皮裤,说明草原习气浓厚。
在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发生碰撞时,拓跋君主最初表现出强烈的征服者的优越感。《魏书·公孙表传》记载:拓跋珪认为“国俗敦朴,嗜欲寡少,不可启其机心,而导其巧利。”其后的拓跋焘对农耕文化也采取保留态度。随着对外战争的胜利,国家区域逐步扩大,统治人口不断增加,以畜牧经济为基础的统治方式弊端凸显,对此北魏统治阶层不得不积极调整治国策略,从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和历史中汲取营养,学习农业技巧、筑城技术,模仿中原政权创制国家典章制度,任用汉人尤其是胡化的汉人帮助管理国家。胡化的汉人熟知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由他们居中协调,可以缓和游牧和农耕的文化冲突,因此北魏平城时期形成了“胡风国俗、杂相揉乱”的社会形态。
四、中原地区:农业经济文化类型
公元494年,孝文帝借南征之名,带着大军迁都洛阳。在迁徙的过程中,人們用牛马运送财产,历经千辛万苦到达洛阳,富有的人损耗了一大半财产,贫穷的人可想而知。加上历年有从军的人,没有时间在家中休息。为了生存,迁徙到洛阳的人们,不遗余力地开展农业生产。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洛阳城市建设日趋完善,逐渐成为当时北方地区政治、文化中心。与此同时,孝文帝大力推行汉化改革,出台政策命鲜卑人改服饰、说汉语、改汉姓、学习儒家文化、与汉族通婚,改礼仪等。经济与文化是相互契合发展的,拓跋鲜卑族在积极组织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同时,游牧旧俗已逐渐不适应新的社会生活,其文化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五、北魏经济文化类型转变的启示
(一)经济文化类型的转变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人类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制约,如生态、地貌、地质、气候等,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关系。鲜卑人发源于大兴安岭。根据考证,东汉时期全国气温下降。由于寒冷,植被缩短生长周期,依赖植物生存的野生动物就会减少,这就意味以狩猎为生的鲜卑人的食物就会减少。为了解决生存问题,鲜卑人踏上南迁之路,后迁入代北地区,这里是漠南草原地带。《宋书,索虏传》记载:“阴山去平城六百里,深远饶树林”。由此可见这一带地势平坦,有草原森林植被,适合畜牧业和狩猎。《太平寰宇记·冀州图》云:“自晋阳以北,地势渐寒,平城、马邑、源二丈,云中、五原积冰四五十尺,唾出口成冰,牛冻角折而畜牧滋繁。”可见当时代北一带虽然天气冷不宜耕种,但畜牧业较为繁荣。
虽在盛乐时代拓跋鲜卑人就开始推广农业,但没有形成一定的影响力,直到迁都到平城才开始在京畿地区正式推广农业生产方式。北魏的京畿地区位于恒山山脉以北、阴山山脉以南,这一区域水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河流有桑干河、十里河、滹沱河等,水草丰盛,适合农耕和畜牧,也是历史上的农牧交错地带分布区,有一定的农业基础。拓跋珪称帝后,依然将平城地区作为农业发展区,还在五原一带屯田。后来北魏的统治扩展到现在的河北地区,这里的生态环境适宜发展农业经济,从事农耕种植比从事畜牧业能养活更多的人,也可以积累更多的物質财富。这也就促使北魏逐渐从以畜牧经济为主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随着北魏的疆域扩大,北至沙漠河套地区,南至淮海、东至等地,其农耕区域也不断扩大,农业经济逐渐成为国家经济的重心。
(二)社会环境促进经济文化类型转变
鲜卑人最早在大兴安岭的嘎仙洞过着“畜牧迁徙,射猎为业”的生活,其社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记契而已。但是,向南迁徙到水草丰盛的呼伦贝尔草原后,鲜卑人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与周边地区居民进行文化互动,生产工具、经济生活、社会形态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东汉灵帝时,鲜卑社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地缘部落的结合体,与呼伦贝尔草原的匈奴人、高车人结合成为“国人”。后来诘汾带领鲜卑族人南迁到“匈奴故地”。力微在漠南地区部落斗争相对缓和的时候,带领部族到达盛乐建立以鲜卑为首的部落大联盟,为北魏王朝的建立打下基础。力微的长子沙漠汉出使西晋,为质子。此后,两者聘问交市,往来不绝,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传人鲜卑部落联盟,对其改革发展、逐步汉化产生了重大影响。鲜卑族由大兴安岭逐步南迁至呼伦贝尔草原,后又进入漠南阴山及河套地区,在此活动空间未超过游牧文化圈,经济文化类型在此期间一直保留游牧经济的特色。
拓跋部族从盛乐迁都到平城,盛乐和平城属于农牧交错地带。汉高祖平城之战失败后,为了防止边疆少数民族南下掠夺,在西到五原、东到幽州的代郡和上古附近修建长城,实行移民实边,后来这里就形成了农业区和草原的过渡地带。拓跋猗卢时期,鲜卑人的活动中心开始向盛乐一平城转移,与汉文化进一步接触。后拓跋猗卢受封为代王,建立代国,拓跋鲜卑从部落联盟转变为晋朝附属国,正式迈进汉文化圈。由于什翼犍少时在邺城做过质子,比较了解中原的典章制度,即代王位后,设置百官,制定法律,任用汉人为官。后代国被苻坚所灭,什翼犍之孙拓跋珪重建代国,不久称帝并迁都平成,改国号魏,以汉魏继承者自居,在他逐鹿中原的政治理想下,积极扩充疆域。为了巩固政权,在政治上推行以儒学为主体的汉化政策,广泛吸纳儒家的知识分子。同时也培养新的知识分子,设五经博士,增加太学学生数量等。另外祭祀郊庙、社稷及朝觐等礼仪都由汉人制定,以中原的政治制度为准。拓跋珪曾将太行山以东六郡汉人三十六万人、百工技巧十万多人迁徙平城,用于发展农业、手工业。这些汉人的迁入,将汉族农耕文化引入北魏的社会文化之中。据施光明在《北朝民族通婚研究》一文中统计北魏民族通婚有121次,其中有与南朝宗室大臣之间的通婚,有笼络中原汉族大姓之间的通婚等,北魏推行民族通婚政策,推动了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社会环境的变化速度比自然环境要快得多。民族迁徙、移民、民族通婚、战争,推行新的民族政策,都给北魏的经济、文化发展造成影响。拓跋鲜卑族越过长城边界进入汉文化圈之后,汉文化就成为拓跋鲜卑族区别于自身的外部环境,直接冲击着拓跋鲜卑民族及其文化的发展,拓跋鲜卑只能通过不断改革来调整自身的文化模式以适应外部环境,从而顺利地发展下去。
六、结语
北魏(拓跋鲜卑)从大兴安岭、大泽、匈奴故地、盛乐、平城、洛阳一路向南迁徙,自然环境由森林变为草原、平原,受到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等外部社会环境影响,其经济文化经历了狩猎经济文化类型、畜牧经济文化类型、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的变迁。在这个过程中,经济与文化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拓跋鲜卑逐渐南迁的过程中,其经济生产方式采集渔猎生产方式向畜牧生产方式、农耕生产方式转变,其中游牧文化和汉文化对拓跋鲜卑的影响越来越大,使得北魏(拓跋鲜卑)通过不断迁都、推行国家制度改革、任用汉族知识分子等,调整自身的经济文化模式,来适应周边环境。
作者简介:王建敏(1984-),女,汉族,山西大同人,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民族学、中国传统文化。
赵敏(1980-),女,汉族,山西大同人,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献学。
(责任编辑:朱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