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2)

2020-09-02江英怀

中国民商 2020年8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

江英怀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种类和内容越来越多,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视。但就目前情况看,各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只有对其进行较为全面详细的科学分析,才可以提出比较具体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事业单位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事業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

一、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意识较为薄弱且重购轻管

在事业单位中,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多数都由国家财政部门拨款。在采购一些金额较小、数量较少的固定资产时,要实行政府采购,而当超过一定标准时,则需要开展相应的招投标活动。同时,对于那些使用中央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还要对其进行单独立项,并严格执行申报审批程序。虽然固定资产购置程序较为繁琐,但部分事业单位的管理层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依然会尽其所能购置固定资产,可是在固定资产购置后并未对其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重购轻管现象较为严重。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作为事业单位开展相应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指导,对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直接影响。但就目前情况看,大部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都不够完善。对于事业单位而言,不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会使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发挥不了该有的效果,单位无法及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长此以往单位会出现权责不清的情况,最终导致单位固定资产流失严重、资产浪费问题。

(三)固定资产盘点工作不到位

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并未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无法及时有效的定期对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盘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盘点工作存在滞后现象,导致单位相关人员难以及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对相关工作进行调整。

(四)固定资产折旧和购入管理不严格

就目前情况看,大部分事业单位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固定资产购置未纳入政府采购程序及自行采购现象,单位这种随意采购固定资产的情况会对财务部门相关预算工作的展开有重要影响。另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折旧、报废及转让等工作上没有较为明确规范的流程,致使财务部门在对固定资产进行记录时存在不实现象,与实际相差较大的金额。

(五)各部门职责交叉不清且账实核对不及时

据相关规定,事业单位有关资产实物的管理及相应的财务管理应该由不同的部门负责,以便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相互制约,形成比较有效的管理体系。但就目前情况看,部分事业单位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时,并未将资产实物管理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分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并未进行具体的明确,难以在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实现切实有效的管理制约。第二,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缺乏较为完善的账务核对制度,致使单位难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比如财务账面上存在的漏洞,这会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重大影响。

二、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事业单位首先应该对单位领导层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进行强化,取得单位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支持。同时,单位其他人员也要积极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然后,事业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进行宣传和培训,使单位全体人员从思想和行为上开始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高全体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最后,事业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现行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并不断强化各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在此过程中,事业单位要将创新务实理念与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结合起来,并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可以覆盖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另外,在固定资产购置完成后,事业单位要将其出租、出借、维修养护等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确保工作程序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执行。

(二)构建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就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情况来看,最适合的牵头部门是财务部门,因此事业单位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时,首先需要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机制进行改进和完善,并依据财政部门对固定资产配备和管理的要求对单位现行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和审批程序进行调整和规范,保证相关制度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同时,事业单位要以自身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为基础,不断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强化。在此过程中,事业单位要对现行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进行完整,确保固定资产台账记录的全面性、规范性和准确性,并对资产交接程序进行规范和明确,避免由于人员调动或资产交接工作不到位而导致资产流失或资产浪费现象。

(三)完善固定资产盘点清查制度

第一,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现行的固定资产盘点清查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并对资产盘点清查时间、方法、范围和工作流程等进行明确,将固定资产清查盘点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同时,对于在资产清查盘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工作人员要依照相关规定及时进行解决,以减少固定资产的流失和浪费。第二,事业单位在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盘点和清查的基础上,还要组织相关人员对其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以避免有人在固定资产定期清查期间弄虚作假,影响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第三,事业单位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离任核查制度。一旦单位内有人离任,事业单位都要组织相应的核查工作,对其曾经使用或管理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并办理相应的资产交接手续,保证相应账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并对实物进行检查。在此过程中,事业单位要特别注意对因单位合并、改制等关系变动而产生的使用权或所有权发生转移的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四)定期对固定资产总量和折旧情况进行核对

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时,一定要及时对一些报废或使用状态较差的固定资产进行排查,确保账实相符。在此过程中,事业单位要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核查,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同业务、财务及技术等方面结合起来,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其中,业务人员主要负责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的检查工作,财务人员主要负责对核查后固定资产的总值进行记录,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维护以减少损坏。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月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核查,并将每月的核查结果统一后记录在月末账目中,保证在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核查时有相应的数据作为支持信息,提升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五)将统一管控和分级管理相结合

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时,要将统一管控与分级管理结合起来,促进单位各部门之间协作办公的顺利实现,这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十分有益的。其中,统一管控主要是指事业单位资产要由统一的行政部门进行管理,财务部门负责对其进行监督和审核。分级管理主要是指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事业单位要以“谁使用,谁管理”为原则,确保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或使用人可以切实有效的做好自身职责范围内的资产管理工作。固定资产管理作为涉及单位具体部门和具体人员的一项工作,事业单位需要对其按组织、按用户实施分级管理。另外,对于一些公共资产,比如公用的打印机,事业单位就需要对其进行内部统一的整体管理。

三、结束语

本文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为中心,首先分析了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希望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麦家宝.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8,204(30):169+171.

[2]王治国.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J].科技经济市场,2018,(01):119-120+187.

[3]刘士敏.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No.568(20):156-157.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
探讨如何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
关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关于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浅议财务会计管理在工程企业中的问题和对策
信息化技术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