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2020-09-02邱萍

神州·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提升阅读能力小学语文

邱萍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阅读水平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小学时期是孩子们迅速成长的关键时期,提高阅读能力对小学生智力、道德、审美等起到启蒙和提升的关键性作用。应用合适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同时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们在阅读中得到快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提升

一、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激发学生们的读书兴趣,从而让学生们在阅读中汲取知识,主动实践。把阅读当成一种习惯,不仅可以识文学字,还可以增加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1、为学生们创造一个主动、轻松、快乐的读书环境。创建读书角,在教室设立一个书架,定期让学生们捐献自己的图书,丰富图书种类。选定一本课外读物让大家去读,并写出自己的读书心得,通过分享阅读的方式让孩子们主动读书,将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给家长布置简单的任务,为孩子们创建自己的书架,建议家长们陪孩子们一起读书,创造一个从爱护书籍到热爱书籍的环境。通过老师和家长们的共同努力,让孩子们逐渐地拥有获取知识的欲望。

2、给学生们创造一个从知识到实践的转化过程。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写好作文。作文不仅仅是词语的简单积累,优秀的作文是将词语转化成文章的同时更加注重思想内涵。有的孩子虽然也在读书,注意的仅仅是情节,不注重文章的中心思想,不能把握中心思想就会造成文不对题甚至本末倒置。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对文章进行解读,而学生们自己发挥想象的余地较小。课堂上可以通过学生自己解读,讨论文章等形式调动教学气氛,让孩子们主动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课下可以以讨论组的形式,对文章进行交流,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分享给大家,让同学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优化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知识需要思路来获取,思路来源于正确的方法。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日积月累的培养,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获得提高。正确的阅读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还可以使阅读效果事半功倍。

1.初读文章。学生们仔细阅读文章,通过工具书,将自己不能够理解的生僻字、词解读出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们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还可以让学生们放松心情,打下对文章理解的基础。工具书的使用,是学生们学习、理解文章重要的前提,要给孩子们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2.再读文章。让学生们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结构、表达顺序、章节内容。把握好文章的中心思想后,让学生们再精读每个段落,感受作者是如何在每個段落表现其中心思想的,对于难懂、精彩、重点的句子和段落可以进行标识,反复阅读、深度阅读,让孩子们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3、带感情的去读。读文章之前要详细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与写作的时代背景。只有联系写作背景才能掌握作者所处的环境以及想表达的内容和写作时的感情。如在文章《小橘灯》中,写作背景是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正在全国实行白色恐怖,对人民以及共产党人进行残酷的镇压以及迫害,经济崩溃、民不聊生,人们在白色恐怖中惶惶不可终日。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小姑娘精神以及肉体都处在国民党反对派的压迫下,但对未来却充满着希望,对新生活充满向往。由此作者由衷的赞美小姑娘。如将自己放到当时的现实环境中,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我们的选择应该如何?我们面对困难的态度,是像小姑娘一样勇敢、乐观、坚强的活着,还是自甘堕落,自暴自弃,又或者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我们充满同情的去读这篇文章就会陷入感情旋涡中无法自拔,只有充分理解小姑娘短短的语言间透露出的那种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如一颗小草,任由风吹雨打,充满希望的向上生长,让自己活出价值,让自己的生命之光如此的耀眼,让别人由衷的敬佩。

4、细读文章。研究文章的结构、写作方法、方式,技巧等。中心思想是文章要表达的精髓,表现形式以及方式是为中心思想而服务。理解文章的表现形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文章结构来说。文章结构一般由几种表现形式,时间顺序、事件发展顺序、时空方位转移顺序等。文章结构又分为插叙、倒叙、前后照应、承前启后等表现形式。通过这些表现形式来突出作者的中心思想,表达作者的某些感情,着重突出某个事件或者情绪。第二,从语言的修辞方面上,文章中对语言的应用,比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使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可以使写出的段落,让人印象深刻,感情突出,形象丰满。有的作者为了表现一些人物性格,作者会将人物的动作、心理、外貌详细的表现出来,通过细细的品读文章,才能真正读懂作者的习作目的以及思想。

5、品读文章。欣赏文章的目的在于感受作者的思想,从而让我们在阅读文章中汲取知识、收获感情,启发我们的行为准则。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时代背景、地位位置等不同,作者将自己的生活、情感、知识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中,使得阅读者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从中获取知识。最主要的是我们从文章中到底获得了什么?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描写,应该做什么样的人,做事的时候应该秉持什么原则。结合生活中相似的经历和文章一一应对,举一反三,在品读和讨论文章中,让自己的思想升华,反思自己的思想。还是从《小橘灯》来讲,同学们进行了讨论,有的人说小姑娘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家里父母发生不幸,没有惶恐,只是平静的面对自己的生活,同样让自己的家庭也获得了难得的平静与安宁,和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比。有的同学说在面对陌生人的关爱时,小姑娘用橘子皮回馈给对方的是光明,是希望,让自己有尊严的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积极面对生活。。。。这是同学们自己的读后感。

小学阶段是学生们的启蒙阶段,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阅读的兴趣以及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方法将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们听、说、读、写是基础,让学生熟练使用语言,是打开下一步获取知识大门的钥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应用正确的阅读方法,通过语文课本、课外阅读,一主一辅,让孩子尽快的成长起来。通过这些方法的应用,最终使学生们能够自主的阅读以及学习,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一步步的永攀高峰。

参考文献:

[1]顾雪霞《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6月

[2]蒋成秀《提高小学生能力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3月

[3]高杜娟《切实抓好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年8月

猜你喜欢

提升阅读能力小学语文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