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2020-09-02葛义

中国民商 2020年8期
关键词:策略优化制造企业内部控制

葛义

摘 要:在市场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下,制造业行业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压力。制造企业要想打破“产能过剩”的发展困境,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就必须要重视内部控制管理手段的应用,协助企业开展各项经济活动、制定决策方针,也能够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核心力,为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作保障。本文以制造企业为主体,研究分析内部控制应用与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制造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策略优化

一、制造企业开展内部控制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

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就是指以制造企业为控制主体,以企业经济决策和业务活动为控制客体,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信息化系统等,针对内控环境、风险评估、活动流程、信息沟通等多方面的监督约束,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全方位控制,以达到提升企业管理质量的目的。具体来说,制造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提升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制造企业可以基于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约束和规范员工的业务操作行为,从而有效提升其工作效率;其二,保证企业经济效益。以成本控制作为核心内容,对制造企业生产经营等活动所消耗的成本费用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估,删减不增值的业务环节,树立成本管理思想意识,确保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其三,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伴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制造企业要想适应外部政策环境和市场发展趋势,必须要从内部管理入手,通过健全组织架构、明确岗位职能等方式实现各部门与岗位的制衡约束,保证企业经济决策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逐步满足高端制造企业改革与升级的发展需求。

二、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应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企业改革浪潮的兴起,使得市场上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知不断提升,也已经建立了基础性的内部控制管理框架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成效。但从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实施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制造企业上下层人员对内部控制工作重视程度、认知度较低。内部控制工作能否实施推进,贯彻落实与管理层重视、单位文化氛围以及员工的认同感具有直接联系,而部分制造企业管理层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和业绩提升,在内部控制管理方面投入力度不足,甚至存在“精神上支持,行动上无力”的状况。由于管理层的重视程度不足,企业没有基于实际情况进行内部控制全局部署,尤其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操作流程设置等方面还存在缺陷。另外,由于制造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仅仅停留在财务管理层面上或仅设置内部控制岗位人员,其他工作人员参与程度较低,再加上企业内缺乏有效的约束性机制,这才造成该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推进大打折扣。

其次,制造企業风险控制活动没有落实到位。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其风险管理的关键节点主要包括投资项目评估、固定资产管理、采购业务、合同管理等方面。从投资项目评估风险管理层面来看,企业在项目立项之前缺乏对内外部环境的评估,包括法律风险、潜在竞争对手风险、政策变化风险、成本效益风险等。例如:在项目投资以前,企业的事前评估工作没有全面覆盖同类产品测评、竞争对手优势、项目工序技能要求、劳动力投入量、产品毛利润、产品预期效益等内容。缺乏项目评估报告的信息支持,不仅会影响决策的科学性,也会造成大规模资源浪费。从固定资产风险管理层面来看,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必定涉及到大规模的机械设备、厂房建筑、材料管理等。但企业没有制定严格的库存盘点制度,对资产数量、价值损益等信息了解不清,使得企业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从采购与付款业务风险管理层面来看,采购环节缺乏严格的请购制度、招标管理制度以及付款审批程序,采购、验收及入库管理职能没有细化分离,无法保证采购环节的规范性。从合同管理风险防范层面来说,部分制造企业在签署合同的过程中,没有配备相应的法务部人员、财务部人员等,无法甄别合同条款内容的合法性以及对企业税务筹划的影响,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法律诉讼风险和经济效益损失。

最后,制造企业缺乏顺畅的内部沟通机制。信息沟通是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要素之一,但目前,部分制造企业尚未建立高效的信息传输平台,在企业管理层级较多、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的背景下,信息传递失真现象频频发生;同时,信息化建设程度较低,不仅会影响企业工作效率,也容易引发部门矛盾,不利于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

三、制造企业优化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有效策略

(一)健全内部控制基础环境设施

自2015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这为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转型与升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而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需要制造业企业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调动基层人员参与,以共同的经营目标作为实践方向,有效提升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从企业管理层的思想转变入手,领导人员要从思想上提升内控的重视程度,积极学习国家相关政策,结合行业整体发展趋势,组织开展内控工作;同时,通过下发内控文件、开展内控培训等方式,做好员工的积极性调动工作,为内部控制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此外,基于《企业法》相关规定,制造企业应结合自身的需求逐步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包括:会计处理制度、审计监督制度、授权审批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并针对作业流程和日常工作制定严格的标准及规范,实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

(二)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工作

从投资项目评估环节来说,制造企业在项目投资立项以前要做好对新产品的调研工作,综合考虑产品的生产工艺水平、设备需求、原材料市场价格、政策环境以及市场潜在竞争对手等。以提升工艺技术手段作为企业发展趋势和竞争优势,引入更高科技的机器设备,减少劳动力的投入,也能够缩短产品加工周期,更快速地抢占市场,拓宽企业利润空间;从资产管理环节来说,制造企业要建立严格的资产管理流程和固定资产盘点制度,通过对关键岗位的职能细化和授权审批,将资产请购、入库验收以及库存管理等岗位分离开来,并在财务部门的监督下开展月度资产盘点工作,实时掌握资产的价值损益状况,避免资产流失带来的风险;从采购业务环节来说,为了保证采购全过程的透明性,制造企业应当确定岗位责任制和岗位轮换制,并针对原材料供应商建立资信评价制度,即由采购部门、质检部门以及制造部门共同参与,对供应商开展信誉和供货能力评价工作,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同时,建立采购物资定价机制,通过对市场行情的深入调研,充分利用协议采购、公开招标等形式,避免采购业务不规范或采购人员徇私现象,也能够提升企业供应链的良性运转;从合同管理环节来说,制造企业需要做好营业执照在工商局登记情况的监督,并与当地纳税机构加强联系,保证合约签署环节的合法性;同时,规范业务合同的内容及格式,在法务部、财务部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下,实现对合同的最终审核敲定,避免违约风险和经济损失。

(三)搭建内部信息沟通平台

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能够为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在顺畅的信息沟通机制下,制造企业能够联系上下级、平行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对内控标准执行情况、业务活动成效反馈以及内部监督审计报告等信息及时传达,有效缩短信息沟通时间,也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此外,将ERP信息系统纳入制造企业内部管理当中,并细化财务管理、生产运作、供应链与物流、销售与客户、人力资源管理等模块,实现对企业财力、物力和人力等资源的全面控制,有效改善企业业务流程,也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制造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是企业强化内部管理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制造企业要认识到内部控制应用的重要性,通过健全管理制度、加强风险点控制以及打通内部信息沟通机制等方式,逐步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朱欢欢.制造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9(17).

[2]庄敏.中小型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9(19):102-103.

[3]李娟.生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会计,2018(11).

猜你喜欢

策略优化制造企业内部控制
探究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优化策略
基于营改增背景下的制造企业纳税筹划方法分析
浅析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英语阅读策略的优化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云环境中数据安全及访问控制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