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易班平台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实效性研究
2020-09-02沈超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思政教育逐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部分,易班平台是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工作的主要阵地。根据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状况,以易班线上晚点名为例,深入探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挖掘出这一模式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对策,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性学习,实现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
关键词:网络思政 易班平台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3-0145-0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与高校对思政教育的逐步重视,网络社区成为高校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阵地及国家软实力的关键体现[1]。其中,易班是“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的典型代表,国内众多高校依托易班优课模块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线上晚点名作为网络思政教育的主要抓手,主旨在于通过思政教育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形成良好的品德,确立正确的“三观”。不同于原先的晚点名,线上晚点名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时间上,线上晚点名不再受固定时间段的影响,学生可自主通过易班优课平台查看晚点名视频、课件及发表相关话题;空间上,线上晚点名的课堂由线下固定教室转移至易班优课平台。这一新型模式下,实效性成为评价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重点考核指标[2]。
一、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定义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实效性即指高校依托互联网技术、网络平台等支撑要素开展思政育人活动过程中,通过播放课件、视频,开展课堂讨论等一系列行为所呈现的现实效果。作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考核内容,实效性指标可细分为学生参与度、知识领会度、课堂满意度、思政理论应用程度等二级指标。线上晚点名的实效性需要多维度的衡量指标,诸如线上晚点名的灵活性、学生参与积极性、信息获取及时性、品德养成程度等指标。线上晚点名实效性的判断依据多维,但其终极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
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现状
(一)已有成效
1.课堂参与度显著提升
通过易班优课平台—课群课程模块的统计功能,高校辅导员能适时掌握学生参与晚点名总体情况,学生对于晚点名的参与度显著提升。依托易班优课平台—课群话题模块,辅导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热点事件,积极融入晚点名主题讨论,深刻理解晚点名的思政教育主题,进而更好地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发挥高校辅导员思想引领作用。原先以辅导员讲授为主的晚点名,转变为以学生为核心参与主体,线上晚点名的课堂效果有了较大的提升。
2.学生积极性大幅提升
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形式之一,晚点名因其讲授内容具有较强的思政理论性、传授方式以“灌溉式”为主及缺乏个性化教育的特点,削弱学生晚点名的积极性。然而,线上晚点名模式極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线上晚点名以多维的课程方式,将深奥的思政理论转化为翔实的事例、简单易懂的话语,比之原先的晚点名,这一模式更契合学生日常生活,有利于其对晚点名保持充分的热情,进而理解晚点名思政主题教育的内核。
3.信息获得感明显增强
传统的晚点名以辅导员为主体,即辅导员通过播放晚点名课件、短视频、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讲授思政主题,学生获取晚点名内容的唯一途径就是认真听讲。这一信息单向传递的过程,导致辅导员讲授的内容有限、学生接收的信息受限,学生对晚点名失去学习的兴趣。线上晚点模式下,学生可以自主查阅其他高校、其他年级高质量的晚点名视频及网络思政课程。线上晚点名模式拓宽了学生信息汲取途径,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权,增强了晚点名的实效。
(二)存在问题
1.自觉性有待加强
比之于传统的晚点名,线上晚点名要求学生有高度的自觉性。大部分学生进行线上晚点名的初衷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对线上晚点名的重视程度低。目前部分学生对线上晚点名依旧不重视,晚点名的学习自觉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2.创新性有待提升
线上晚点名是“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模式,该模式将课堂由线下转移至网络平台,虽有形式创新,但其核心的思政教育内容有待进一步融合,而晚点名内容的新意一定程度决定着晚点名的实际效果。易班优课平台存在诸多优质的思政教育资源,但目前尚未进行有效融合,导致晚点名内容缺乏一定的创新性。
3.互动性有待增强
辅导员和学生缺乏面对面交流是线上晚点名的弊端之一。线上晚点名主要依托易班优课平台,辅导员以录播形式讲授思政内容,师生之间缺乏当面交流的机会,互动性差是线上晚点名的主要劣势,线上晚点名缺乏真实感,认同度不高,进而影响晚点名的效果。
三、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实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一)高校态度
高校态度直接影响网络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随着高校对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网络思政教育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3],晚点名改革逐步深入,激励政策不断出台,线上晚点名模式得以开展。高校对线上晚点名形式的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辅导员日常的思政育人行为,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线上晚点名的效果。但若高校对网络思政教育不重视,只注重专业课程,便会导致辅导员、学生也会轻视晚点名,晚点名的开展必然会受到极大的阻碍。最终可能造成线上晚点名只是流于形式,而无法发挥出效果。
(二)辅导员能力
辅导员能力是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之一。线上晚点名模式下,虽以学生需求为主导需求,但辅导员的个人能力也极为重要。尤其需要指出,辅导员个人能力不仅包括一定的思政素质能力,还包括互联网运用能力及甄别能力。思政素质能力是辅导员个人基本能力之一,这一能力极大地影响思政理论的深度及广度;互联网运用能力是辅导员必备能力之一,线上晚点名模式要求辅导员具有熟练掌握互联网操作、信息搜集等专业素质,因此,辅导员势必要因时而进;甄别能力是辅导员的关键能力,网络空间充斥着良莠不齐的信息,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辅导员做出甄别,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对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引领。
(三)学生观念
学生是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主体,学生观念极大地影响着线上晚点名的效果。如果学生重视在线晚点名,愿意自觉地利用易班优课平台,自主进行晚点名的学习,积极参与易班优课—课群话题的讨论,融入线上晚点名的氛围,那么晚点名会收到明显效果。如果学生轻视在线晚点名,仅将晚点名作为任务,而不愿投入过多的精力,那么在线晚点名终将沦为形式主义,晚点名学习浮于表面。
四、提升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一)明确高校态度
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核心。高校重视并坚持开展以立德树人作为核心宗旨的思政教育[4]。高校思政教育是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依托,晚点名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形式。高校要积极优化晚点名模式,培养一大批个人能力强的辅导员,开展一系列主旨鲜明的主题教育,将晚点名提升至专业课同等地位,使其发挥出预期引领作用。
(二)提高辅导员能力
辅导员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若要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则势必要求辅导员个人能力突出。因此,高校可以定期举行辅导员培训,开办辅导员沙龙,推荐辅导员参加市级、国家级等辅导员培训班等,加强辅导员的日常学习,并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诸如奖励、褒扬等多种方式,引导辅导员积极提升个人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及技能。
(三)端正学生态度
学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体,端正学生观念有助于提高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以线上晚点名为例,建议高校建立有效反馈机制,辅导员适时掌握课堂效果,构建师生交流纽带,使得辅导员可以及时调整晚点名的主题方向,进而提升晚点名课程效果;建议将晚点名与专业课课程等同,建立一整套学生管理机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奖惩。
五、结语
高校思政教育对于学生成长、成才意义重大,依托易班平台开展线上晚点名是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趋势。本文以实效性为切入点、以易班线上晚点名为例,研究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现实效果。通过易班线上晚点名的现状分析,可知线上晚点名因其不受时间、空间所限的原因,虽然会一定程度上提升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性与信息获得感,但学生的自觉性、课程的创新性、师生的互动性还有待提高。針对这一现象,本文从高校、辅导员、学生三个层面进行展开,深入分析其对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影响,并给出针对性意见,以期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施庆晖.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与传统思政教育多维互动育人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5(5):39-42.
[2]侯颖.基于互联网平台分析辅导员对学生思政教育的方式[J].黑河学院学报,2018,9(4):36-37.
[3]谢聪.网络时代高校学生党员思政教育模式探究[J].知识经济,2018(6):137-138.
[4]朱晓莹.网络媒体无序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5(1):73-76.
责任编辑:张蕊
[基金项目]2019年度“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立项课题“课程思政改革要求下大学生综合评价研究——基于模糊分析法”。
[作者简介]沈超,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