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在扶贫工作中做好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

2020-09-02田立平

中国民商 2020年8期
关键词:绩效管理

田立平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包括医疗卫生问题、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空巢老人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出台了很多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部分社会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当前我国社会上仍然有很多问题存在,比如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为此国家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国土综合整治、西部大开发等各种战略和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扶贫工作成为近年来我国财政部门运行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为了做好扶贫工作,必须加强财政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发挥财政资金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扶贫工作;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们同样应该认识到,当前以及未来时间内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沿海地区等部分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不能掩盖我国仍然有部分地区处于贫困状态的事实。为推动我国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我国实行了乡村振兴战略,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扶贫工作是重要的举措。扶贫工作的开展需要财政资金的支持,加强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是合理配置扶贫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有力保证。

一、财政资金预算绩效在扶贫工作中的基本内容

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指的是基于现代绩效管理理论,吸收其他国家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财政资金情况建立的高效绩效评价和管理机制。在当前我国扶贫工作中的运用主要是异地搬迁扶贫、政策兜底扶贫和教育扶贫等模式,受限于财政资金的规模,一般情况下,基层政府主要采取的是教育扶贫和政策兜底扶贫两种形式。教育扶贫顾名思义,指的是對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扶持和帮助。具体形式是用财政收入资金的一部分在贫困地区普及各类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体获取基础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和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目前我国仍然存在城乡教育水平差距和东西部教育水平的差距,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引进相关人才从事教育扶贫工作。

二、当前财政资金预算绩效在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基层政府盲目申报财政预算

我国当前部分贫困地区,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等,基层政府持有“钱越多越好”的观念,围绕国家提出的十大精准扶贫工程项目,无中生有地将本地一些工程向十大精准扶贫工程项目包装,盲目申报预算,企图争取更多财政资金的支持等。在没有科学的规划之下,一些项目得到的效果并不理想,不仅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还造成财政资金的绩效低下。

(二)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分散,整合不力

在我国当前政府财政管理工作中,扶贫项目的资金由多部门共同参与管理,既能够发挥各部门的专业又能够减少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但是在实际扶贫资金管理过程中,各部门由于自身利益分别支持某一扶贫项目的实施,造成对财政扶贫资金的争夺,增加了各部门交流的矛盾,造成协调成本过高以及扶贫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的情况,不利于扶贫资金的整合。

(三)问责制度和监测评价体系需要完善

完善的问责制度和监测评价体系是提高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的有效措施。但是当前实际工作中,对扶贫资金的问责制度以及监测评价体系都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完善。当前扶贫项目的实际产出与财政资金投入并没有形成有机的监测和评价,对扶贫项目的可持续性等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考察标准等。

三、在扶贫工作中实施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措施

(一)精准扶贫项目使用资金明确用途

由于我国各地区贫困成因不同,贫困的程度也不相同,因此精准扶贫使用资金应明确各部分资金的用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将资金账目公开化、透明化,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在保证扶贫资金利用效率的基础上,做到精准扶贫,有据可依。

(二)采取有效的财政资金预算管理体系,保证贫困居民的社会待遇

各基层政府财政管理应该按照中央要求,“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财政资金管理手段,保证贫困居民的社会待遇。在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科学合理的设计绩效的指标,将绩效管理的目标、效果以及监督保障措施等结合起来,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长效机制,并提高财政资金的透明化程度,拓宽监督管理渠道,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公平性。

(三)选择合理的预算绩效评价方法

预算管理评价应该首先保证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在预算管理评价指标的制定过程中,应该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扶贫资金能够产生的效益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设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在预算绩效评价管理体系监理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保障体系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政府应该引进相关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建立一个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不仅对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设发挥作用,而且能够促进相关政策措施的创新与发展,使之更加契合贫困地区的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四、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做好财政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不仅是国家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发展,扶贫资金的使用也增加了集约化的要求,高效使用扶贫资金不仅能够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保障贫困地区居民社会待遇。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国家和政府应该引进先进的预算绩效管理理论,建立和完善扶贫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扶贫资金预算绩效,最终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施华滨.关于财政资金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分析与研究[J].知识经济,2020(07):38+40.

[2]王静敏.我国财政扶贫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9.

猜你喜欢

绩效管理
企业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研究
浅析公安机关绩效考核
湖南工程学院外籍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
强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医院政工绩效管理探析
基于目标管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管理研究
机械加工设备贸易公司的组织绩效管理分析
浅析高新区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基于绩效管理的财务人员绩效考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