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老年社区医疗服务交通共享设计研究

2020-09-02宋阳光曹莹

设计 2020年14期
关键词:交通车辆医疗

宋阳光 曹莹

摘要:将我国未来老年社区医疗服务和共享交通设计纳入到大数据背景下,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医疗服务交通共享设计研究体系,提升老年人的医疗服务体验。引用认知心理学、交叉研究法,分析老年人群特征、社区医疗服务现状,提出将共享交通与医疗服务相结合的未来老年社区医疗服务设计思路。以南京银城君颐东方老年社区为研究对象,提出医疗服务交通共享车辆设计体系,并建立了典型用户群体的社区医疗服务模式。医疗服务交通共享的设计是改善未来老年医疗服务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大数据老年社区医疗服务共享交通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07-0096-04

引言

面对老龄化的困境,中国不断加深对养老模式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更全面地应对老龄化难题。社区养老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养老模式,综合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服务便捷舒适,被现阶段老年人群广泛接受。医疗服务是老年社区服务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医疗服务的范围主要集中在社区内,由医务人员上门服务,且服务对象主要是行为不便的老年人,这种现象造成了社区医疗服务的局限性。社区医疗服务还应该走出去,打通社区老人外出寻医的通路。实现医疗服务的相互补充,扩大医疗服务的范围。因此,如何.将医疗服务与交通结合起来,建立方便社区老人外出享受医疗服务的通路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老年社区医疗服务研究

(一)老年社区医疗服务现状

我国引入城市社区医疗以来,经历了20年左右的发展,社区医疗的服务体系逐步得到完善。老人在健康护理、医疗诊断、问诊购药等魴面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但是社区医疗还存在一些问题。(1)服务对象不全面。主要是失能和健康状况较差的老人,对慢性病患者和其他老人的照顾不全。中国慢性病人群数量不断攀升,且慢性病患者持续时间长,是不可忽视的老年群体”;(2)服务形式不完善。医疗服务的服务形式主要是上门看病和健康护理;(3)医疗资源配备不均匀。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人员技术有限,医疗设备不完善,遇到一些难解决的疾病仍需去医院诊断治疗。

目前,社区医疗只是医疗服务机构——社区老人的单向服务,即医疗服务机构向社区老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社区老人到医疗服务机构的流线还没有打通,社区老人去医院看病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如预约挂号,出行不便等。

(二)南京银城君颐东方老年社区的医疗服务研究

南京银城君颐东方老年社区共分为三大区域,分别为住宅区、老人会馆和社区医院。是南京首个医养住结合的高端颐养综合社区。该社区是当前老年社区的典型模式,对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医疗方面,除了社区自身配套的江蘇省中心医院城东分院和CCRC东方会馆外,社区附近还有江苏省人民医院钟山康复分院。如图1是社区区位情况。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社区老人慢性病患病率高达77.3%,突发疾病患病率为31.6%,并且有20%以上的老人在两周内要接收就诊,与医院接触频繁。如图2为该社区老人患病率。

老年人医疗需求大,医疗需求多样,但考虑到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和社区道路交通的复杂性,如何协调老人、交通和医疗之间的关系是保证老年人更好地享受医疗服务的关键。

二、未来老年社区医疗服务交通出行设计思路

(一)社区医疗服务交通出行流程研究

在社区医疗服务方面。老人出行的目的主要是健康护理、慢性病治疗。因此,笔者以患有慢性病的老人作为预设用户模型,以老年人行为特征为基础,以交通出行时间为主线,构建老人出行流程,探究用户在社区医疗服务和交通方面的需求,为设计社区医疗服务交通车辆体系提供指导。通过对老人在各阶段的行为分析和出行方案的梳理,得到图3用户出行交通流程图。

整个出行流程包含三个模块,即社区服务模块,交通出行模块和医院模块。贯穿医疗服务的时间线。在整个流程中,医院与社区之前实现数据共享,方便医院做出进一步治疗方案。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数据在医疗机构、社区之间的信息共享效率逐步提高2交通在社区服务-交通出行-医院的链条中具有重要作用,建立社区医疗服务与交通之间的数据连接和配套服务,将解决老人出行困难、突发事件、疾病防控和健康护理等方面问题。智慧交通具备高效运行、精准导航、驾驶安全等方面的优势[3],随着智慧交通的发展,建立社区医疗服务交通车辆模式在未来将成为可能。

(二)建立大数据+医疗+交通服务模式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大数据与产业的融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大数据的驱动下,智慧医疗与交通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大数据为社区医疗服务和交通的连接提供了新的方向。笔者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通过研究老人整个医疗环节与交通的连接点,探索大数据与社区医疗服务和交通结合的新模式。

5G时代的到来为城市交通找到了一条出路,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智慧交通,如阿里推出扫码乘车,华为研究无人驾驶等。车联网是目前智慧交通研究的主流方向,依托C-V2X技术,通过交通基础设施采集信息,借助大数据实时分析,将分析结果传输回道路车辆,实现智能交通[4]。我国智慧交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将智慧交通融合到老年产业,将为老年带来更多便利[5]。

传统模式下,社区医疗服务与交通结合的形式较为单一,社区老人搭载交通工具前往医疗机构。社区医疗服务与交通只存在时间层次上的联系,彼此职能分离。这种模式与信息化发展方向无法匹配。社区医疗服务与交通需要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智慧交通的基础是大数据,而智慧医疗也要基于大数据,大数据将成为医疗服务与智慧交通连接的关键要素。在大数据的连接下,交通不再停留在载人的层面,将实现与医疗服务的强对接。

三、未来社区医疗服务交通共享设计框架构建

(一)建立共享交通模式

Zipcar的问世标志着共享经济开始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存在6。伴随着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共享经济在未来有着不可估量的市场前景。共享交通既以一种低成本的方式实现了点与点对接的服务需求”,又满足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伴随着共享产品,在其背后更形成了一套服务体系,这也是共享经济在未来打造优势的关键[8]。

1.共享交通能更好地与老人生理特征匹配

伴随着生理机能的衰退,老人的生活能力会逐步流失。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虽然是一种低成本的交通出行方式,但对老年群体仍有诸多困难,如由站到点的困难,认路困难,突发不适等。共享交通的灵活性能为老人出行带来诸多便利。

2.共享交通能与未来社区服务体系匹配

虽然当前数据传输存在延迟,数据的效率大打折扣[9],但随着5G技术的研发,数据传输的低延时性成为可能,这为自动驾驶的实现铺就了一条平坦大道,自动驾驶将成为未来交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能有效缩减共享交通的成本。

(二)建立共享下的社区医疗服务框架

社区医疗服务呈现出数据共享性的趋势。信息化使得万物互联,以社区医疗为中心,与相关的机构、服务和交通等联系必然更加紧密。社区服务中心建立老人的健康档案,通过可穿戴设备、医疗报告等途径收集老人信息,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将结果反馈给医疗机构,从而帮助医疗机构掌握社区老人健康状况,并制订相应诊疗方案。基于数据的共享性,用户在线咨询,远程诊断等服务更加精准化[10]。

数据共享是增强彼此之间联系重要手段。目前社区正在不断构建云服务平台,将用户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平台,数据处理之后经由云服务平台传输给社区医疗机构和社区服务中心。未来老年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必然建立在数据共享这一前提下。通过数据共享,为社区医疗服务和交通的连接提供了可能,老人根据医疗需求预约车辆,通过将老人的健康档案和医疗需求传输给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向交通中心提出车辆和服务需求,从而向老人精准派送车辆,并提供主动性的医疗服务。建立共享条件下的用户——医疗机构——交通管理中心的全流程服务框架。

(三)社区医疗服务交通共享设计框架构建

结合前文研究,笔者以大数据为依据,以共享交通为形式,构建无人驾驶条件下的未来社区医疗服务交通共享车辆框架,如图4所示。

系统包含三大版块,分别是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交通车辆系统配送站和大数据传输平台,大数据传输平台是核心,是连接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和交通车辆体系的桥梁。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下辖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对社区老人基本信息、疾病史和特殊情况等信息进行管理,当老人有医疗需求时,这些数据会传入云服务中心,云服务中心通过将这些数据与医疗需求匹配,报送车辆配送中心。车辆配送中心在收到云服务中心指令后,配送相对应车辆辅助老人完成医疗服务。

通过建立医疗服务交通车辆共享模型可以打造三个方面的优势。

(1)实现外向社区医疗的无缝服务。社区医疗的内向服务是指老人在社区即可接受医疗服务,但是基于社会现状和社区设施配置,内向服务并不能满足全部需求,仍然需要社區医疗服务中心搭建平台,实现社区医疗的外向服务,助力社区老人外出就医。医疗服务交通车辆共享体系的建立,打破了社区服务机构与医院之间的断层,帮助老人更好地享受医疗服务体验;

(2)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大数据对社区老人的健康状况、预约需求进行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社区所需服务车辆数量和类型,便于将交通车辆配送站的闲置车辆灵活地分配给车辆供给不足的周边社区,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避免资源浪费[11];

(3)实现特定领域商业模式的探索拓展。信息化时代,产业领.域细化,企业都在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口,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领域的智慧变革,在未来,必然有大批企业入驻这两大领域,社区医疗与交通结合的商业模式可能会给企业一种积极的创新引导。

四、案例印证

笔者以银城君颐东方老年社区为研究对象,探究未来社区医疗服务交通车辆共享体系的可行性。根据前期对该社区的调研结果,主要对慢性病老人检查、突发疾病就诊、失能老人就诊三种典型情况进行研究。依据前文提出的医疗交通设计策略,结合社区医疗现.状和看病群体的特征,对医疗服务类型进行细分。笔者构建了“慢性病+社区医疗”、“急诊+救护”、“失能+护理”三种典型的医疗服务模式进行分析。

(一)“慢性病+社区医疗”的医疗交通服务模式

老人在客户端选择慢性病服务,该需求会自动传送至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由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调取老人健康档案数据,并将档案传送至社区医疗机构,社区医疗机构借助大数据对老人健康数据和医疗服务需求进行合并分析,向车辆配送中心发出用车需求。车辆配送中心调取慢性病车辆,并将老人数据和紧急情况预案传输给自动驾驶车辆。自动驾驶车辆收到指令后定点接取老人。在前往社区医院途中,无人驾驶车辆会根据交通系统传输的交通数据预判老人抵达时间,提前通知院方,并根据院方反馈为老人生成看病流程方案。在老人治疗期间,医院也会将数据传输给车辆配送中心,由车辆配送中心再传输给具体车辆,生成接送老人返程的方案。如图5是慢性病老人医疗服务模式。

(二)“急诊+救护”的医疗交通服务模式

急诊需要尽可能减少整个服务环节,增加抢救时间。急诊老人发出一键急救需求,手机客户端分别向三甲医院、车辆派送中心和社区服务平台同步发出相关需求。车辆派送中心派送急救专用车辆和配套医护人员前往老年社区,社区常驻医生实时向三甲医院报送老人情况并帮助缓解病情,医院医疗团队实时分析老人情况,接收急救车辆.抵达时间等信息,以便随时能开展急救工作。在急诊模式下,需求信息进行同步传输,老人病情实时跟进,尽可能缩短服务流程。后续病情稳定后将老人病史,健康档案等信息再传送到医疗机构。确保优先治疗,后续跟进全面进行。如图6是急诊病老人医疗服务模式。

(三)“失能+护理”的医疗交通服务模式

由于失能老人看病存在多种不便,在此模式中,优先采取医生上门诊断的服务形式。失能老人提出看病需求,需求同步发送给社区医院和社区服务平台,社区服务平台派遣护理人员前往老人家中查看情况,协助医院实时传达老人健康情况。并将老人健康档案发送给社区医院。社区医院指派医生并向车辆派送中心发出用车需求,车辆中心派出失能老人专用车辆接送社区医院医生前往老年社区上门问诊,医生对老人病情做出判断,若社区条件无法满足对老人的后期康复治疗,则需在医生的陪护下前往社区医院接收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如图7是失能老人医疗服务模式。

此外,依托自动驾驶车辆,还可以捕捉老人的行为数据,健康监测数据等用户数据,捕捉自然环境,交通拥堵度等城市交通数据,实现数据的互相补充和双向反馈[12]。

结语

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困境,养老社区应运而生,医疗服务是养老社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社区医疗服务交通的困境,本文以大数据为连接,建立以未来社区服务机构一交通车辆系统医院为串联的数据链条,以期改善社区老人医疗体验,为我国未来老年社区医疗交通车辆体系的设计提供一种方向。社区医疗交通共享车辆模式的建立需要以大数据的实时传输为前提条件,随着5G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实时传输将成为可能,社区医疗交通车辆系统将得以实现。

通讯作者曹莹

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7YJCZH011)本论文为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城市交通枢纽环境智慧适老化设计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晓,许晓云,李洁等针对老年慢性病的参与式社区医疗服务设计方法探究[].包装工程,2018,39(12):197-202.

[2] Chetna Kaushal, Deepika Koundal.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Big Data Appliction in Medical Domain [C]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Communication, Data Analytics and Soft Computing, 2018, 1936-1939.

[3] Yingshun Wang. Thoughts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nd the Developent of Intelligent Vehicles [J]. Recent Trend in 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 and Devices, 2019, 523-529.

[4] Alex Neilson, Indratmo, Ben Daniel, et.al.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Big Data in the Transportation Domain: Concepts and Applictions [J]. Big Data Reasearch, 2019, 35-44.

[5]曹莹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城市交通枢纽环境智慧适老化设计研究[J].设计,2019,32(13):52-54.

[6]王样,于东玖共享语境下的产品服务与体验创新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9,40(14):11-118.

[7]. Agostino Nuzzolo, Luca Persia, Antonio Comi, et al. Shared Autonomous Electrical Vehicles and Urban Mobility: A Vision for Rome in 2035 [J]. Data Analytics: paving the way to Sustainable Urban Mobility, 2019, 772-779.

[8]韩力,丁伟.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共享产品系统设计研究[J].设计,2017(20):100-101.

[9]罗昊,何人可大数据思维驱动下的设计创新思变[].包装工程,2017,38(12):136-140.

[10] Md Ileas Pramanik, Raymond Y.K. Lau, Haluk Demirkan, Md.Abul Kalam Azad. Smart health: Big data enabled health paradigm within smart cities [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7, 370-383.

[11] Susan Shaheen. Share Mobility: The Potential of Ridehailing and Pooling [M]. Three Revolutions, 2018, 55-76.

[12]張倩文,李璟璐,孙效华基于车联网的汽车大数据创新应用路径研究[J].包装工程,2017,38(20):67-73.

猜你喜欢

交通车辆医疗
德国车辆来波兰加油
医疗垃圾包括哪些?医疗垃圾运到哪里,如何处置?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车辆
冬天路滑 远离车辆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医疗服务Ⅱ个股表现
图说交通
发达交通之磁悬浮列车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