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福昌:21世纪终将成为亚洲的设计时代

2020-09-02张福昌

设计 2020年14期
关键词:清水工业大学

张福昌,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资深会员,日本千叶大学名誉博士。张福昌教授是最早一批将现代工业设计及其他艺术设计理念引入中国的学者之一,奠定了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基础,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柳冠中教授并称“南张北柳”,奠定了无锡轻工大学设计学院设计教育的基础。

2019年12月,中日工业设计教育高峰论坛暨百利达工业设计研修班22周年纪念会在广东工业大学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举办。来自日本和中国的多位资深教授、企业家和设计教育界翘楚为东莞的产业和设计界发展献上了一场关于工业设计的思想盛宴,增强了中日两国之间的学术交流,对设计与设计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张福昌教授曾两受江南大学公派到日本千叶大学做访问学者,在专访中他表示,要学习和发扬谷田大辅社长、清水吉治先生、大田和横内等老一辈设计家和企业家的国际主,义以及敬业奉献教授;更需要进一步加强两国设计教育的友好交流与合作,携手共建中日设计教育交流合作的高速公路平台,共创中日两国、亚洲和世界的设计教育新时代。

《设计》张福昌

《设计》:请您介绍一下您参加百利达工业设计研修班的时代契机。张福昌:自1981年到千叶大学至今已38年,弹指一挥间!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我想借此机会感谢江南大学二次公派我到日本千叶大学做访问学者;感谢千叶大学工业意匠学科的各位先生和日本设计界无数老前辈、企业家、同仁朋友的热情指导和无私帮助,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感谢国内兄弟院校的领导、专家、同仁和朋友们在我任职期间的关心、照顾和帮助。

改革开放四十几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成了世界的制造大国、经济大国、文化旅游大国和世界上最大的设计教育大国:现在我国3000所大学中有1980所大学有设计艺术专业,每年招收50多万设计艺术类学生和数以万计的各类设计艺术类研究生,有200多万设计艺术类在校生;每年有数以千计的师生到世界各国留学和回国服务;近几年来在国际的重大比赛中中国设计屡屡获奖,中国设计正在走向世界。

中国有个成语——饮水思源。当我们庆贺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时候,我们绝不能忘记,是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打开了我国设计教育通往世界的大门!我们决不能忘记所有关心、支持、无私照顾和帮助过我们的朋友。今天,我们举办“中日设计交流和百利达工业设计研修班学术研讨会”,让我思绪万千,重温了很多不能忘怀的回忆。

提起百利达公司我就会缅怀和感恩已故的前辈松丸隆先生,他是日本战后千叶大学工业意匠学科早期的毕业生。1981年,我到千叶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他,他当时是百利达公司设计室主任,在日本设计界人脉很广。松丸隆先生小时候在青岛生活过,非常喜欢中国,他得知我是中国政府派到千叶大学学习工业设计的大学老师,非常高兴,经常给我介绍日本的工业设计,赠给我珍贵的日本工业设计图书资料、他的画册和他亲自画的设计草图,为我引见百利达公司总裁谷田大辅等企业领导、设计室横内先生和日本设计界的朋友;带我到认识他的家人,百忙中安排时间陪同我外出写生和考察市场;还让我一起为东京的一家《大和田》日本料理店做CI设计。1983年春,在松丸隆先生的帮助下,他们公司第一次破例(因为日本企业的设计部门都是企业的保密机构)专门安排我到百利达公司设计室进行电子秤的设计实习,他无私地把几十年积累的设计和管理的经验传授给我,让我第一次真正了解了企业的具体设计程序,痛感企业与大学的设计教育差别之大;他指导我设计的产品还受到公司表彰。1983年回国前夕,松丸隆先生和横内先生还专门陪同我到松下公司设计部创始人真野善一先生家里访问。1983年我回国以后还经常给予我指导和帮助,我每次去日本总要访问百利达公司社长谷田大辅和横内先生,他们都给我很多的资料和指导,让我真正懂得了工业设计,对我回国以后的教学很有指导意义。

在这里,特别要感谢百利达前总裁谷田大辅先生。30多年来,他不但给我在人生观、设计经营理念和企业发展战略等方面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为了促进中国的工业设计及其教育事业发展,更是以博大的胸怀和“和平.博爱”的情怀,于1997年在东莞创建了“国际艺术研究所工业设计研修班”,给我国设计院校师生创建了一个工业设计学习、交流和成长的平台,在1997到2007年的十年间,为我国的设计院校无偿培训了240余名优秀工业设计人才,为促进我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这一成果必将载入我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历史。

在这里还要感谢清水吉治先生,他是当代日本工业设计界和设计教育界德高望重的工业设计家,也是在中国设计院校享有盛誉的设计家和良师益友。

我第一次了解清水吉治先生是1982年的秋天,当时我在千叶大学工学部工业意匠科森本真佐男教授研究室学习汽车和家用电器设计,研究室的野口尚孝先生带我到东京日本机械设计中心去观看清水吉治先生画效果图的录像带播放推广活动。1983年初在谷田公司设计电子秤时,松丸隆先生送了一本《工业设计全书第四卷——设计技法》给我,书中有清水先生的作品。第一次看到这样有特色、高水平的效果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多摩美术大学校长高桥史郎教授又送给我几本清水先生的设计效果图的书,内心更加敬仰。

但第一次面对面接触清水先生是在2004年我应邀去东莞名家具俱乐部作评委时,应邀参加了百利达公司在东莞建立的国际艺术研修中心培训班的结业典礼,因这期由清水先生执教效果图,于是我们在典礼上相遇了。我们一起讨论了中国与日本工业设计教育的现状與问题,不少话题十分投机,一致认为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虽然极大地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展现了设计无限的可能性,但是也造成了设计院校年轻一代师生过于依赖计算机而忽视了手、眼、脑并用画构思草图和制作模型的技能;设计院校普遍缺乏“五官”的综合训练,脱离生活、市场和生产实际,脑体分离现象十分显著,致使很多产品在投放市场使用时出现诸多问题。在分别前,我诚挚地邀请清水先生到无锡举办效果图培训班,清水先生高兴地答应了。于是,2005年1月,在江南大学也举办了一次培训班。在培训班期间,我根据自己教学的体会和国内工业设计教育的现状,建议清水先生能否出一本设计草图、制图和模型三合一的教材,他也很爽快地答应了此事。

猜你喜欢

清水工业大学
一盆清水
至善
一渠渠清水长又长
夏天了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工业技术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