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人性论对政策执行阻滞的启示
2020-09-02黄鳞铭
黄鳞铭
摘 要:人性论作为一切人文科学的逻辑预设,对公共管理科学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持有不同的人性观,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政策执行过程是多元主体互动的过程,运用先秦儒家人性论对其进行研究,在理论上昭示我们,要发挥人的主体作用,重视政策学习,知行结合,提升政策执行人的思想道德境界,注重政策执行环境的营造。
关键词:人性论;政策执行阻滞;公共政策
一、引言
休谟曾说:“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些联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即使是数学,自然科学和自然宗教,也都是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关于人的科学;因为这些科学是在人类认识范围之内,并且是根据他的能力和官能而被判断的。”[1]人性论作为一切人文科学的逻辑预设,对公共管理科学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持有不同的人性观,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自古以来,中国社会一直秉承儒家传统文化,先秦儒家的人性论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之一,是使公共政策变成现实的必经之路,也是一个多元参与者互动的政治过程,人作为必不可少的主体,寻求人性对于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事关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先秦儒家人性论在理论上昭示我们,公共政策执行效果的好坏要关注人本身。
二、先秦儒家人性论的基本内涵
在古代的各种学说中,儒家无疑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家,研究和借鉴儒家思想应当从它的源头——先秦开始。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原创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影响深远的思想,大多是来源于这一时期的创造。先秦儒家在设计自己的思想道德教育学说时,多是以人性问题为预设前提而逐渐展开的。人性论是中国传统思想中重要的问题之一,它的渊源同样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中国传统的人性理论,源远流长,派别纷呈,内容烦杂,但根据它们的影响程度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先秦儒家的人性论。先秦儒家的人性论中,发端于孔子,之后孟子和荀子分别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对人性理论作了较为详细的展开和论述。
(一)孔子的人性论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儒家人性论最早的提出者。孔子生活的时代,人性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孔子对于人性问题谈论得不多。从《论语》的记载来看,孔子关于人性的论述只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一句,这句话中,孔子的侧重点还是在于“习”字,整句话的意思为,人的本性生来本无差别,差异的存在是由于后天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动的方面,即后天的“习”的实践;二是被动的方面,即所处环境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性相近”的个体在后天的生活中形成差异而变得复杂起来。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当时的礼乐制度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安顿人心、规范社会秩序的作用。孔子对周的礼乐制度推崇之至,但认识到这套制度在当时环境下的困境。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孔子提出了“仁”的概念,认为用“仁”替代原有的“礼”,“把原来的僵硬的强制规定,提升为生活的自觉理念,把一种宗教性神秘的东西变而为人情之常,从而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溶为一体。礼由于取得这种心理学的内在依据而人性化……由神的准绳命令而为人的内在欲求和自觉意识,由服从于神而为服从于人,服从于自己,这一转变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2]经过努力,最终形成了“仁礼合一,仁先礼后,仁质礼文”的思想,其核心就是“仁”。孔子的思想可以用“仁学”来概括,他所宣扬的道是“仁道”,施行的教化是“仁教”,向往的政治是“仁政”,成就的完美人格是“仁人”。可以说,孔子的政治思想、道德思想、教育思想等所有思想的基础和前提都在于“仁”,“仁”是孔子一生努力的出发点和归宿。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立者,仅用一句话概述自己对于人性的看法,孔子虽没有对人性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论证,但他重视人,以仁说人,强调后天活动对人的影响的一系列主张已经开了儒家人性论的先河,蕴含着进一步延伸、发展的可能性。后来者的孟子、荀子则又继承和发展了他的人性论,而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展开。
(二)孟子的人性论
孔子的弟子在孔子之后分别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在人性思想史上首先建立起一套理论的是孟子,他提出的性善论是当时社会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孟子在讨论人性问题时,首先将“性”区别为自然本能与道德价值。
孟子认为人性既具有追求味、色、声、臭、安佚的一面,又有仁、义、礼、智的一面,但在讨论人的本质问题的时候,着眼点还是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一面,因为这是人区别于动物之处,这就是所谓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在此,孟子从先验的观点出发,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告子上》)。但先天具有的四颗心并不等于仁义礼智的美德,它们最初只是善的“种子”。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因此,人人生来就有的四颗心,只是其中蕴含着向善的潜在的可能性。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也就是说,人们需要用心培育四颗善的“种子”,让它们发芽、生长,直至成为参天大树,可见,与美德之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要走,这需要后天的努力。
孟子首先认为人应当精心保存这“四端”,要努力去追求它们,不仅如此,还要不断扩充推广它们,才能成就善性。其次,现实当中的人时常面临着种种欲望的诱惑,孟子承认人的正当欲望的存在和正常需求的满足。但是,这种满足肯定是以满足基本需求为标准的,要“寡欲”。“寡欲”需要节制欲望,要有较强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的培養需要通过“养浩然之气”来实现。
(三)荀子的人性论
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立,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这里包含“性”和“伪”两方面,一是先天之性恶,二是以后天之“伪”对先天之恶性进行改造。
荀子的人性论,基于他对“天”的认识。在荀子看来,天没有什么神秘的色彩,都是按照日月星辰的规律运行着,不因为人的好恶、善恶而有所改变,即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从这个观点出发,荀子认为在自然中人的本质首先是一种生来具有的自然本能。荀子认为:“性者,天之就也。”(《荀子·性恶》)又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荀子·性恶》)这种“生之所以然者”的“性”的具体表现就是“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荀子·性恶》)的本能,是任何人都一样的。
荀子从经验的角度出发承认人的自然欲望,这种自然本能是不可能回避的。在荀子的论述中,提出了完善措施,就是“化性起伪”,其核心强调“伪”,强调“人为”,强调后天的活动对于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这种影响包括建立礼法制度,发挥礼义法度的约束力;重视师长的教化;重视环境习俗的影响。同时,这几方面因素必须共同起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
三、从人性分析上看公共政策执行阻滞的表现
政策执行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一是政策执行的准备阶段,包括进行政策宣传、加强政策认知、制定执行计划、进行物质准备和做好组织准备等活动环节;二是政策执行的实施阶段,包括政策实验、全面推广、指挥协调和监督控制等活动环节;三是政策执行的总结阶段,包括政策执行效果评估、追踪决策等活动环节[3]。政策执行阻滞是指“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执行活动,因某种消极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不顺畅乃至停滞不前,进而导致政策目标不能圆满实现甚至完全落空的一种情形”[4]。由于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由设计方案变现实的必经之路,所有社会问题的解决最终还将取决于相关政策的执行效果,人性对于政策执行问题的研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内容。政策所体现的意志,背后乃是各种人性的展现。因此,笔者认为对政策执行主体人性的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认识,也能夠为政策执行主体提供思想道德教育,为改善政策执行效果提供借鉴。在政策目标的层层下达落实中,各类主体相互博弈,表现出多种政策执行阻滞现象,这些现象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表面化执行
表面化执行是指政策执行流于表面,政策执行主体对于政策敷衍了事,不按原政策精神指示执行政策,导致政策执行效果与政策目的不符。例如,在扶贫政策中,某地政府在实际行动上只按政策规定教条式的执行。当发现贫困户的户口存在问题时,为了避免重复编辑信息产生新的工作而选择采用原数据将错就错。
(二)观潮式执行
观潮式执行是指政策执行主体被动坐观、不推不动、消极怠工的表现。例如,节能减排政策的执行周期较长,需要政府和企业改进工艺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建立长效机制来贯彻实施。开发和采用新的节能技术需要较高的成本投入,且存在开发失败的风险,加上地方政府领导对自身任期长短并不明确,对于政策执行效果的可预见度不高,有可能产生“懒政”的倾向,即在政策颁布之初不积极执行政策,而是观望上级政府与其他地方政府的行动,再决定自己的政策作为。
(三)抵制式执行
抵制式执行是指政策执行主体不认同政策目标或政策内容,认为政策损害到自身利益而采取拒绝执行的态度。主要表现在,在某些地区采取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政策时,带来市民的不满情绪,认为影响春节习俗,市民通常会在零点之后燃放烟花爆竹,凌晨执法难度增加,执法人员有限,即使听到鞭炮声也很难找到燃放者,导致政策无法有效执行。
(四)替换式执行
替换式执行是指政策执行主体利用自己的自由裁量权,对原有政策偷梁换柱,制定“土政策”,并利用信息非对称来隐瞒实情的行为。例如,在关停高能耗、高污染小煤矿的政策中,明确规定了“年生产能力低于3万吨的小煤矿一律关闭”,但是一些地方在核定矿井的生产能力时走过场,甚至造假,把一些等于或低于3万吨的小煤矿核定为4万~6万吨,以规避中央政策的约束。这种地方“对策”却加大了安全生产的隐患,要完成4万~6万吨的生产任务,本来条件不合格的矿井只有超时、超量开采才能达标。
四、先秦儒家人性论对于公共政策执行效果的启示
在先秦儒家心目中,从人性论出发,设计一种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以提高个人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这事关人心,关乎政治,可以说是治国之本。同理,这种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可以落实到现实社会生活,用来指导政策实践工作,促进道德的完善,以完成对有效政策的追求。
从人性论角度观察公共政策执行,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重视政策宣传加强政策认知、政策执行人的思想道德境界提升、政策执行的行动力,同时,要重视政策执行制度化管理与政策环境的建设从而实现政策执行有效性的提升。
(一)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首先,儒家学说十分重视人的主体地位,要求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意识,强调人道德的自我实现,就是孔子所说的“为仁由己”(《论语·颜渊》)。孔子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荀子认为“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荀子·儒效》),这都肯定了人的道德主体地位。儒家强调的“慎独”,也是以肯定人主体作用的发挥为前提的。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必须时时反省自己,时常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思内省也”。其次,弘扬主体意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必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重视发挥人的主体地位,强调道德的自我实现,它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在政策执行培训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特别注意自我教育的开展,根据社会规范和政策发展需要,把自身当成发展对象,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弘扬。儒家强调反躬自问、内省不止,就是一种根据儒家所追求的理性人格的标准来时时对照自己,检查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在“尚志”“养气”等过程中不断矫正自己各方面的不足,从而逐步完善自己。这就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