杧果的邻居是海鲜
2020-09-02陈蕙卿
陈蕙卿
夜晚抵达昌江,还没来得及去海边,武汉那里就宣布封城。想去海边,走上渔民的船头,看船舱里活蹦乱跳的海鱼,却被这场疫情吹皱了。既然不能去海边,那就看看海南省的昌江城吧。
我们住的地方靠近马鞍山,本来就比较偏,疫情期间,居民宅居在家,街上更是不见人影。店铺大多关了门,只看见了几家烟酒店。边走边找,走到了昌江文化广场。这是昌江县政府为市民打造的休闲广场,规划得很漂亮。广场两侧栽种了高大的椰子树。椰子树下,错落出多姿多彩的热带花丛和绿色植物,为广场增添了许多春意。还有高大的罗马柱,江南的小桥流水,花间的休闲石阶……它们共同构成了昌江多元文化的盛景。来昌江的第二个晚上,沐浴海风,我曾来到这里散步。当时有很多人,都在广场上休闲着。锣鼓喧天,仅跳舞的队伍,就有好几支。但是此刻,偌大的广场上,除了灿烂的椰子树和三角梅,几乎看不到人。
好不容易,在椰子树下,遇上了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妻,他们正在甩胳膊和腿,没有戴口罩。我也没有口罩,与他们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他们告诉我,往右走,过一座桥,那儿有一家便利超市,通宵营业。老人看起来蛮亲切,我们聊了几句。他说,他是黑龙江人,早就住在这里了。我说,我从南昌来此过暖冬。这几天,大家似乎都有些忌讳从武汉来的。虽然我的老家是湖北,但在此刻,我也想保护自己,也不想无端地给他人造成惊恐。
几天后,当昌江第一例冠状病毒性肺炎患者出现的时候,我有些紧张。据昌江官方说,这一例患者是黑龙江人,60多岁,11月来昌江福原小区过冬的,現在,与他密切接触的人都已经隔离了。我立刻想到了广场上的那对老人。不会这么巧吧?又不敢说。一大家人,这万一要是呢?不想,也不敢想。天天站在长廊上,望着对面的福原小区,忐忑不安。物业很尽责,经常上门来量体温。趁此机会,我询问了第一例患者的情况。原来,福原小区居住的基本上都是来此过冬的内地人,尤其是黑龙江人,还有武汉人。他们好像是商量好了集体来买房的。那位60多岁的老人是退休医生,刚从泰国旅游回来,回来就有些发热。对于这么多的武汉人,物业说,还好,这些武汉人都是好好的,没有一个人有问题。原来,虚惊一场,不是我遇上的那位老人。
没有口罩,不能出门。好在门口有个长廊,可以站在长廊上,看马鞍山上的云雾和红霞,看山脚下一片片葱绿的杜果园,看路旁一排排的椰子树。风过,云过,雨也过。日子又过了几天,终于等来了顺丰送货。当一大包蓝色的口罩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立刻觉得土豪一样,生命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有了口罩,就有了出行的资本。母亲说,早晨空气好,你们可以到山脚下走走。昌江外来人口不多,控制得力,新冠肺炎只有几例,且都在治疗中。对于我们的出行,只要是戴了口罩,又经过测温枪的认真检查,没有问题,门卫还是会放行的。就像关在笼中的鸟儿,多日不见阳光,一经走出了小区,心都飞了起来。但是,还是很小心。迎面若是来了一个骑摩托车的人,或是和我们一样出来透气的人,我们都会拉开距离,倒也都相安。
我们朝着马鞍山路走,这条路很宽,三车道,是个断头路。昌江是柞果生产基地,平日里,站在9楼的长廊上,一眼望去,马鞍岭下的柞果园像一片葱茏的绿海,断头路像一条被海轮犁出的海道,笔直地绵延,直至消失在柞果园的绿海中。
第一次走到这条路,近看路两旁的柞果树。还是在2月初,杧果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冒了出来。有的才刚刚长了点儿果芽,密密麻麻,压在枝头上;更多的是已经长成似鹌鹑蛋大小,最大的有一拳之大。天色甚好,阳光灿烂,这些大大小小的忙果,都从主人布下的网眼里,争先恐后地往外长。如果不是因为青涩,还未长成,恐怕没有几个路人能够抵挡得了这些汁液饱满的柱果的诱惑。宅居十四天后,再次见到这些柞果,看见柞果们都裹上了一件件土黄色的外衣。正巧,有两个戴着口罩的果农,在给个儿大的柞果套袋子。问其原因,果农说,这样可以熟。后来,我们在市场上买了一个昌江柱果,名字很好听,叫大象牙柞。听名字就知道个儿头很大,放在手心里,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金色的外皮透出成熟的香味。肉嫩汁香,口感细腻,是南昌的柞果不可比的。听人说,昌江一年四季都有柞果。这些被土黄色的袋子包裹着的柞果,应该很快就上市了吧。
昌江隶属于热带气候,雨水丰沛,植物茂盛。走在这条路上,好像走进了热带雨林。蓝天白云之下,处处都是高大的树木,阔大的叶子,修长的枝叶和丰硕的果实,红的艳丽,黄的诱人,紫的高贵,绿的醉人。有点意外的是,这条断头路的两旁,居然有几家海鲜客栈,稀稀疏疏的,只有那一条条出没在绿草间的小路,以及若隐若现于椰子树下的休闲桌椅,为我们讲述着一个月前烟火与海鲜的故事。此刻,因为疫情,客栈都关闭了。我从那些静默在海岛阳光下的物品中,听出了淡然的守望。
昌江三面临山,一面靠海。山林为之储蓄生命之水,大海为之供奉生养之路。可以说渔民何其多,海鲜何其多。因而,几家海鲜客栈的出现,原本也是在情理之中。自古以来,这里的土地并不肥沃,山林也并不丰厚,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吃海鲜,还能吃什么呢?
自然有法,人生有度。昌江的人们安于祖先留下来的生活方式,将自己生存之道安于热带林木中,并且,让柞果与海鲜做了邻居,静静地相守岁月。
责任编辑:蒋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