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索
2020-09-02沈莉红
摘 要:合作学习成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但合作学习有时也遇到一些问题。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合理分组,明确分工,是有效的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创设情境,问题驱动,是有效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加强指导,科学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程;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思想道德教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7-0026-02
当下,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把讲台还给了学生,合作学习成了课堂上的一大亮点,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教室热闹了起来。但要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深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思考,让合作学习更加有效,更有品质。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合作学习进行研究。
探索一:合理分组,明确分工
合理分组,明确分工,是有效的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没有合理的分组,就容易出现同一学习小组内相同类型的学生比较集中的现象。如果是强强联手的小组,成员在学习上就能彼此促进,共同进步,但如果是弱弱联合的小组,成员在学习上就难以从同伴身上很好地获得帮助,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就大,若缺少足够的合作学习时间,缺少教师耐心的指导,他们的合作学习往往就会失去价值。因此,学习小组應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佳,这样有利于组内同伴互帮互助,小组之间你追我赶。
分组以后,教师还要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教师应与班主任一起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性别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搭配组合,以使每个小组都有强、中、弱三个层次的学生。每个小组由4名到6名学生组成。学习能力强、有责任心、敢于担当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协助教师管理好本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文静内秀不多话的学生当记录员,负责记录整理本组内每一位同学的发言内容;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检查员,负责检查本小组同学自主学习、作业完成及合作讨论时的遵守纪律情况。这样能够使小组内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做,感受到自己在小组中存在的价值。教师每隔一段时间要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指出哪些行为值得保持,哪些行为需要改进,并且对小组内部分工进行适当调整。这样优等生的才能可以得到发挥,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因此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更高。
探索二:创设情境,问题驱动
创设情境,问题驱动,是有效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合作学习的本质是让学生通过相互协商,共同分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让组内所有成员都参与到学习中去,这对合作学习的内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道德与法治学科强调回归生活,联系生活,教师必须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把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为真实的情境能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有了真实的教学情境,教师还要结合此情境设置有价值的开放性的问题,来撬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通过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展示交流,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促进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学科素养的发展。
平时课堂上学生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往往都是教师设计的,但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否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呢?笔者认为未必,尤其是在一个各学习层次学生都有的五十多人的班级里,更是不可能。教育的底线之一是“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只适合一部分学生,那么对其他学生来讲,这个问题就失去了意义。笔者曾尝试把设计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初三复习“面对诱惑学会说‘不”专题时,笔者结合学生提供的真实案例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刚受表哥影响,上中学时学会了吸烟,他认为这是男子汉的风度。有一次,他看见表哥把一些白色粉末状的东西放进香烟里,吸后眯起眼睛,得意洋洋。表哥说这是海洛因,吸一口很舒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吸了第一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结果吸低了成绩,吸坏了身体,吸光了财产,最后吸进了犯罪的深渊。”接下来,笔者要求每一个学生结合这段材料和本节课复习的内容,设计几个问题,并给出解答问题的答案和观点,然后把自己设计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分享,每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组员的问题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最后全班进行交流展示。这个环节,赢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学生自己设计问题、思考问题、分享问题、展示问题的合作学习方式,大大增强了课堂的开放性、灵动性和生成性,提高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堂课上只要有一次或两次能让全体学生真正“动”起来的小组合作学习机会,长期坚持下去,定会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让他们获得深入学习的成就与价值。
探索三:加强指导,科学评价
加强指导,科学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合理有效的指导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绝不能放任不管,该怎么预习、怎么思考、怎么讨论、怎么记录、如何展示,教师都需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时,教师应认真细致地观察每个小组的合作情况,对学习态度欠佳或不愿参与合作交流或锋芒毕露不愿听取他人意见的学生更应密切关注,并给予友情提醒。有效的指导有利于促进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进而加以改进,使自己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评价具有导向作用,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得怎样、如何改进,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评价。有些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只有“好”“不错”“真棒”之类干巴巴的语言,这样的评价无法深入学生内心,激发不出他们合作学习的成就感,让他们感觉学习索然寡味。笔者认为,为了激发学习小组内每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采用不同的评分标准。比如,同一个问题,优等生回答得2分,中等生回答得4分,学困生回答得6分。这样每个小组为了多得分就会先让学困生回答问题,甚至优等生和中等生还会尽量帮助学困生,只有学困生确实无法回答时,中等生、优等生才回答。这样的评价方式能让学困生得到更多锻炼与展示的机会,也能营造互帮互助的学习气氛。
小组合作学习既要评价集体,也要评价个人,使个人感觉到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每个月月底,教师可以根据集体积分和个人积分情况,评选出当月最佳学习小组和最具风采个人,并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如可以为他们拍照留影并把照片贴在教室荣誉墙上,可以奖一本笔记本或一本他们喜爱的书,也可以满足他们每人提出的小心愿。笔者曾满足过一个学生的心愿:到老师家里参观做客,和老师共同生活一天。这样的评价避免了以单一的知识性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带来的弊端,能把学生牢牢吸引到学习过程之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获得学习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总之,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合作学习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更高,需要教师积极思考,并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要以正确的教学理念指引教学行为,重视合理分组、创设问题情境、科学评价,促使合作学习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以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深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堂革命[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7.
[2]孙邑,向颖.多元评价视域小组合作教学的行动叙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04).
[3]姚金凤.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与注意事项[J].教书育人,2018(14).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Effective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Moral and Rule of Law Classroom
Shen Lihong
(Nengren Middle School, Haimen City, Jiangsu Province, Haimen 226100, China)
Abstract: Cooperative learning has become a bright spot in the reform of moral and rule of law classroom teaching, but sometimes cooperative learning has encountered some problem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of effective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moral and rule of law classroom from three aspects. Reasonable grouping and clear division of labor are the preconditions of effective cooperative learning; creating situation and problem driving are the important links of effective cooperative learning; strengthening guidance and scientific evaluation are the effective guarantee for the smooth progress of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Key words: moral and rule of law course;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 cooperation;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资助课题“初中道德与法治‘诚·明课堂构建的实践研究”(批准号:E-a/2018/07)的子课题“积极心理学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影响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沈莉红(1973-),女,江苏海门人,中学高级教师,从事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