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化县聚焦“五个年”全面吹响高质量发展“集结号”

2020-09-02梁玉华

福建党史月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德化县德化陶瓷

梁玉华

德化县城区

德化是千年古县,是福建省著名的革命老区县。上世纪80年代末,德化县率先撬开城镇化大门,开创了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产城融合的“大城关”发展模式。境内山多、水足、矿富、瓷美,素有“闽中宝库”之称。德化县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陶瓷文化发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是全国最大的工艺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先后荣膺“世界陶瓷之都”“中国陶瓷之乡”“中国电子商务百佳县”“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中国瓷都·德化”“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德化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挥县委领导核心作用,凝聚县四套班子合力,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活力,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冲击,大力实施“五个年”,全力推动德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赶超跨越发展,全面打赢脱贫攻坚、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十三五”规划等三场“收官战”。

一 实施“全域旅游呈现年”,打开高质量发展之门

立足“全面呈现”,深化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一举打响“世界瓷都·自在德化”旅游品牌,推动接待游客数和旅游总收入向600万人次、70亿元数量级迈进。一是核心景区全面推进。抓好世茂白瓷小镇、同元观音岐古镇等25个旅游重点项目,全力冲刺石牛山、九仙山等重点景区建设;已建成的茶具城、新秀园等持续做好宣传、运营、拓展工作。二是旅游要素全面配套。硬件方面,盘点梳理“吃住行游购娱”配套情况,布局一批“短平快”项目,完善智慧旅游平台,制订旅游攻略,推出精品线路;软件方面,开展“全景德化,自在我家”创建活动,让游客宾至如归;同时,广泛动员经营单位拿出最大优惠,提供最优产品,让游客享受最好服务。三是宣传推介全面铺展。用好抖音、微信等平台,开展全方位、全媒体矩阵宣传,全面彰显旅游品牌的聚焦度和曝光度;同时,策划开展具有乡镇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热点”。

二 实施“陶瓷转型突破年”,锻造高质量发展之轴

立足“转型升级”,紧咬“2022年陶瓷产值突破500亿元”的目标,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踢好陶瓷转型“后半场”。一是铸强陶瓷平台。坚持“软硬”并举,在产业、营销、文创、设计等四大平台上持续发力。加快推进古洋片区、后朱片区、瓷艺城、红旗瓷厂、月记窑文创园等项目建设;围绕建设研究、文化、生活、创客、创意“五大共享中心”,创建国家级陶瓷工业设计研究院;完善陶瓷艺术驻地中心配套设施设备,引进更多陶瓷艺术家、团队、机构。二是推进机器换工。推广运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成型生产线设备60台(套)以上,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2亿元以上,力争5家企业列入省、市技改重点项目库,全年工业技改投资增速达14%以上,列入省级智能制造重点项目5个以上、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1家以上。三是发展高科技陶瓷。坚持走“产、学、研、政”的路子,把前端研发与后端生产串连起来,既与大院大所合作,支持企业开展高科技陶瓷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举办高科技陶瓷产业发展前景系列讲座;又筛选一批有实力的陶瓷企业,帮助企业设立实验基地、产学研基地,支持其承接研发成果,走出一条适合德化自己的高科技陶瓷产业化发展路子。四是讲好陶瓷故事。以德化窑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举办陶瓷展览活动,策划开展重大陶瓷宣传活动;用好中国白推广展示中心、德化陶瓷艺术驻地中心等平台,引进艺术品拍卖、文化传播营销等机构。讲述中国白的故事、讲述德化窑曾经的辉煌、讲述世界瓷都的文化内涵,做好德化陶瓷文化的挖掘传承保护,巩固德化陶瓷在世界陶瓷文化艺术中的影响和地位。

德化进城大道上的帆船雕塑

三 实施“城乡建设提升年”,夯实高质量发展之基

立足“扩容提质”,推动城乡建设往深里走。一是把县城打造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推进片区改造,加快推进驾云亭、瓷艺城、红旗瓷厂、霞田文体园、电商物流园、世科棚户区等6大片区改造。紧密跟踪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保障房和进城务工人员安居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综合保障群众住房需求。提升公共服务,重点推进10个教育项目建设,新增学位4000个,抓好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加快社会福利中心迁建,建设13个养老服务设施;力争引进一批高水准的健康医药产业项目,着力打造德化康养产业板块;串联唐寨山森林公园、驾云亭公园、凤凰市民广场、文庙、博物馆等山水文化景观资源,连接瓷艺城片区;霞田文体园片区改造完成后,串联片区内公园、毕石山、进城大道等,打造城市绿廊。创建文明城市,深化十大文明新风行动和十大专项整治提升行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确保全国文明城市考核测评成绩继续保持首位。二是把乡村建设成清新自然和谐的“绿野仙踪”。每个乡镇按照“至少培育1个实体产业、1个特色农业示范点、1家农业加工企业、1条特色旅游线路”的思路推进产业兴旺。坚持“点线面”协同推进生态宜居:“点”上,抓好国宝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和13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线”上,提升国宝—佛岭、潘祠—李溪、高阳—英山—有济3条美丽乡村示范线,新建2条美丽乡村示范线,提升乡村形象;“面”上,拿出1500万元资金,全面推广“一清二整三美化”,让宜居环境成为德化城乡最大的亮点。乡风文明建设重点在全县开展爱心幸福城创建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有效破题城乡“一头重一头轻”。地方治理按照实际,推行全员坐班、驻城返村、轮值坐班三种管理服务模式,并全面推行收账工作机制,打通工作落实“最后一米”。百姓生活搭载全域旅游快车,大力发展镇村民宿、农家乐、林下经济等产业,既让村集体经济强起来,又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

四 实施“保底创优深化年”,拓宽高质量发展之路

德化县瓷艺城片区改造项目工程

德化县三班镇中国茶具城

立足保底创优,既要持续抓基层、夯基础,又要弘扬“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的精气神,唱响德化强音。一是保一方平安。“强基促稳”争上游,全力抓好“强基促稳”16个专项行动,同时结合县域特色,谋划特色亮点项目。“安全生产”抓落地,大力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集中开展房屋安全“百日大整治”,切实落实房屋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兜住安全生产底线。“扫黑除恶”求突破,下大力气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发起更大攻势,实现更大突破。二是尽一份责任。抓经济指标:为实现GDP增长8.0%目标而奋斗,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负面影响,确保主要指标“保中争先”。保责任落实:党风廉政方面,围绕“五个年”,开展专项巡察、机动巡察、巡察“回头看”,服务全县发展大局;意识形态方面,做好舆情应对、社会引导、网络管理等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生态环保方面,全力抓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党政领导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书突出问题整改工作。三是创一批亮点。县级层面,重点围绕旅游开门迎客、德化名瓷国家博物馆展览、中国德化陶瓷艺术双年展、爱心城市建设等工作,打造一批具有德化特色的工作品牌。乡镇部门层面,重点培育1-2个亮点探索创新,在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城市提升、产业发展等方面打造一批“德化经验”“德化样板”。

五 实施“干事创业比拼年”,凝聚高质量发展之力

立足“竞相发展”,把干部压到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资金争取等工作一线,形成比学赶超的火热氛围。一是项目再攻坚。挂钩县领导和业主单位挂图作战,序时推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全力打赢210个重点项目攻坚战,确保年度投资突破150亿元。二是招商再突破。用好“1+N”招商机制,确保新引进亿元项目12个以上;严格落实闭环管理机制,坚决把“圈地项目”“低产项目”挡在门外,确保项目有投资、有就业、有税收。三是跑动再加力。财政局、发改局牵头梳理上级专项资金投向重点,列出清单、跟踪落实;各乡镇部门对照清单策划、生成、储备一批项目包,上级政策一出台,具体项目就接上,确保向上争取资金15亿元以上。四是队伍再提升。坚持镜头不变、主题不换、标准不降,按照路线图思维、项目化运作、清单式收账的方式,对重点工作年初列清单、年中对账单、年底收成绩单,凝聚干事创业、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德化合力”。

猜你喜欢

德化县德化陶瓷
德化白瓷雕塑作品选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 优秀少儿美术作品展
德化窑白釉雕鹤鹿老人像
德化昆坂村:穷山沟变身红色旅游胜地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福建省德化县丁溪幼儿园优秀美术作品展
陶瓷艺术作品
福建省德化县丁溪幼儿园美术作品展
德化县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示范县工作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