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规划绘就市域发展新蓝图

2020-09-02谢树立通讯员徐新士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0年15期
关键词:界首市市域空间规划

文|特约记者 谢树立 通讯员 徐新士

2017年起,安徽省将全力推进省域空间规划体系作为全省的重点工作。借助全省推进空间规划工作的东风,界首市正式启动了空间规划及数据库信息平台建设工作。通过空间规划的编制,进一步整合城市发展空间、农业用地要求和生态环境保障等各方诉求,绘就市域发展“一张蓝图”,助力完善城乡治理,推动重大项目的落实建设,提升城镇化质量;同时借助空间规划信息平台建设,辅助市委市政府全面掌握市域范围内空间资源状况,了解市域城乡建设的实际情况,有效识别已有各类规划与实际建设状况之间、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与问题,为重大基础设施以及重大开发建设项目的实施落地提供精细化的决策支撑。从而助力在空间上切实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统筹市域空间资源,协调解决各部门之间、各类已有规划之间的矛盾,对市域空间实施全方位的管控,全面落实“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时代发展新要求、新理念。

基于GIS技术绘就市域发展“一张蓝图”

从地理信息角度来看,多规冲突的本质是各个规划的信息难以共享,缺少交互融合的平台。“多规合一”的本质就是时空地理数据整合与空间信息统筹协调的过程,其顺利推进需要打破信息壁垒,建立统一的标准,以“一张图”合理分配各项规划中的用地指标,真正落实重点项目。

界首市空间规划在编制过程确定了以“统一空间规划基础,规划目标协调与三线划定,规划用地差异分析与布局优化”的总体工作思路。在统一对各类规划数据进行坐标转换、矢量化处理和土地用途分类的基础上,以土地利用规划为“底盘”,以确保基本农田比例不减少为前提,并充分结合界首本地具有迫切空间用地诉求的“六个全市域”项目,分别开展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与城市总体规划、“六个全市域”建设项目进行差异分析与协调,同时开展“三线”管控等专题研究,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边界、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使各类规划通过“多规融合”后达到目标、坐标、指标、精度、边界五个统一,真正形成“多规合一”总体规划。

强化规划统筹,构建“多规”数据库

统一的空间数据库是支撑统一的信息平台的重要基础,统一的信息平台是发挥空间数据库价值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多部门协调和城市统筹管理的重要条件。

界首市空间规划数据库统筹了来自规划、国土、环保、交通、水务、住建、园林、美丽乡村等多个管理部门各类专项规划数据,对数据进行归类演绎,统一坐标转换、矢量化处理及属性完善等入库处理后纳入数据库,同时纳入空间规划编制后形成的用地差异分析数据和“多规”成果数据(含市域控制线体系、市域空间布局和市域土地使用“一张蓝图”等)。此外,空间规划数据库还充分纳入了地形图、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现状居民点、现状水系等界首市国土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将全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一并纳入到数据库中。最终形成了基于国家大地2000 坐标系,由基础地理数据、参考规划数据、用地差异数据和多规成果数据共四大类49 小类数据等构成的GIS 格式空间规划数据库。

通过空间规划数据库的建设,有效拆除各委办局间的信息壁垒,促进各部门规划信息联通,有效地促进“多规合一”数据成果的高度集成、共享。并且能够在保证数据在安全存储的状态下,实现空间规划数据资源发挥最大的应用价值,形成界首市“多规合一”体系的重要技术支撑。

构建制化空间规划信息管理平台

界首市空间规划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以“看得好,用得好,管得住,服务广”为宗旨,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主体的“多规”统一到同一个空间视图上,将多个规划全面融合,实现规划信息体系的全面共享共用,是辅助规划实施、规划监管的重要工具,是落实城市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

“看得到”——看得到不同部门间的规划、看得到不同规划间的矛盾、看得到“多规合一”的成果。

分层分类展示数据。管理者用户通过平台可以通过分类、分层和多屏的方式对界首市空间规划成果、基础地理数据、相关规划成果及用地差异分析数据进行查看和对比分析,帮助用户形成宏观全面的认知,使用户能够全面了解城市各类资源的整体空间布局情况以及各类规划差异图斑的统计信息。

系统展现空间规划“一套成果”。针对空间规划成果,平台能够全面展示空间规划一套图的数据成果,对市域空间布局、控制线划定、土地使用规划图等多规合一成果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决策者能够通过台账管理按照行政区划、用地属性等维度对多规成果数据进行统计和查询,实现对规划管理、冲突管理等工作的指标分解和考核量化,从而将任务分解到各单位各乡镇,促进协调的跟踪和监督。

科学反映“多规”冲突。以光武镇为例,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分别对用地进行了要求,通过用地差异分析,能够看到在镇域范围内存在大量用地规划差异图斑,其中大量为土规非建设用地、城规建设用地,通过冲突的定位和展示,能够帮助差异图斑分析和协调,整合分散资源,进一步量化差异分析数据,能够通过土地整治获得可用空间的效果,帮助建设项目用地得到落实。

“用得好”——聚焦空间资源整合,确保重大项目实施落地,优化民生服务项目布局。

聚焦空间资源整合。以统一的空间规划数据库为基础,能够面向例如“六个全市域”重点项目就冲突分析结果进行专项的协调和统筹,实现对城市空间资源的合理布局与分配,确保重大项目与“多规合一”成果实现无缝对接,提高业务管理部门的执行效率。

确保重大项目实施落地。以光武工业园区建设为例,为满足园区发展和区域产业经济增长要求,同时保障国土等管理部门的基本农田计划指标和预期计划指标,可以在规划冲突协调基础上,在项目储备、生成、审批等各环节借助平台进行合规性审查,调整、整合和腾退用地,保障产业用地的利用成效,并通过控制线检测落实三区三线要求,从源头把控项目建设质量,提高产业项目落地的合规合法性和可实施性。

优化民生设施布局。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平台能够实现科学解决选地难题,不仅能够对规划方案的合规和合法性进行审查,还能够通过设定相应的约束指标,自动筛选符合要求的用地并进行显示,以供规划审批部门进行分析和决策。

“管得住”——提高审批效率。界首市空间规划信息平台通过结合界首业务流程特点,系统梳理规划审批流程,对审批项目四证一书处理流程进行在线记录和监督,对审批项目全过程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其中通过项目空间信息的管理,能够实时掌握特定属性、区域项目统计及进展情况,实现对规划审批项目的可管可控可追溯,同时能够实现与安徽省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确保审批信息互联互通。

“服务广”——丰富服务形式与渠道。界首市空间规划信息平台充分探索了具有界首当地特色的规划管理员与规划监督员等角色在规划管控业务中的参与,保障空间规划成果在落实、协调过程中的良好效果,并通过多平台、多渠道的应用服务,为规划监督、评估和反馈提供技术支撑,保障规划的落实和实施效果。

总之,界首市空间规划及数据库信息平台建设为构建“多规合一规划编制—制定协调机制—数据库搭建—信息平台建设”的全链条工作成果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通过研究新形势下界首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明确城市发展目标及定位,在统一的工作底图基础上协调现有各类规划,消除空间用地矛盾,形成一套空间规划总体方案;同时统筹各类规划数据,构建统一的空间规划数据库,打破多部门条块分割的信息壁垒,并搭建信息共享的规划信息平台,保障“多规合一”工作成果,落实控制线管控要求,提升智慧管理决策水平,确保重大项目落地实施,为推动界首提质增效发展,充分保障“一张蓝图干到底”,实现品质慢城、智慧界首提供了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界首市市域空间规划
以地方立法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实施路径
国土空间规划的法理和机理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市域没有局外人 治理没有旁观者
市域(郊)铁路功能定位与系统制式选择分析
银河空间规划委员会
界首市水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
界首市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运行体制机制现状及对策
安徽界首市农机补贴政策对促进农机化发展的作用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