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城市特色与文化意象
——以《连云港市志(1984—2005)》为视角
2020-09-02张英聘
◎ 张英聘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北京100021)
提 要:一部志书记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地域、一个城市发展的历史,还向世人展示了这个地域、这个城市的特色与文化。本文以《连云港市志(1984—2005)》记载为视角,考察连云港城市20多年的发展变化,探讨这座城市作为开放的海港城市、多样文化的融汇、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山海港城的风貌等特色和文化意蕴内涵,从读者的视角推荐这部志书,既是彰显该志的价值,也是彰显连云港城市的文化魅力。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精神与灵魂,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特色。连云港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1984年被确定为国家进一步开放的14 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顺应国家沿海开放的形势,连云港以其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而快速发展。1990年,陇海-兰新铁路与哈萨克斯坦铁路接轨,新亚欧大陆桥贯通,连云港又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历史悠久,文化丰厚,是充满神奇和神话浪漫气息的城市,既传承远古的山海文化,又洋溢着现代文明的气息,是神奇浪漫之都,又是南北文化交融之地,这是连云港城市的品牌,也是这个城市的生命线所在。
2018年出版的《连云港市志(1984—2005)》,全志43卷,413万字。该志上限定位在1984年连云港被国家列为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下限定为该志启动编修的2005 年。本文以《连云港市志(1984—2005)》记载为视角,考察连云港城市20 多年的发展变化,探讨这座城市的特色和文化意蕴与内涵。
一、开放的海港城市
历代方志都着重记述当代人的史事,时近而迹真,成为方志记述的一个重要特点。连云港自1984 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开放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确立“开放兴市”的总体战略,从1984 年至2005年,开放型经济带动了全市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该志将连云港对外开放、跨越发展作为突出的特点单独设卷,集中体现在“连云港港 口岸”“连云港与新亚欧大陆桥”“开放型经济”“海洋经济”等卷,具有鲜明的时代与地域特性。
比较2000 年版《连云港市志》(以下简称“前志”)所设的口岸卷,本志的“连云港港 口岸”卷,设港口规划、港口建设、港口运输、海关通关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海事管理、边防检查、口岸服务、港政管理九章,充分反映连云港港口发展变化的实际。1984 年,连云港港务管理局有16 个基层单位,主要生产单位只有2个作业区。至2005 年底,连云港港口集团基层单位就达44 个,还新增庙岭港区、墟沟港区,码头从5 个增至12 个,码头岸线长度从1.41 千米增至6.44 千米,生产性泊位从9 个增至32 个,设计通过能力从每年523 万吨增至3155 万吨,一系列的数字反映了连云港港成倍级的增长变化,而且向现代化、深水化、大型化、专业化港口迈进,推进了连云港港口布局规划有了更为科学合理的设计。
连云港城市是开放的,前志单设开发区一卷,所记述的开放型经济可以说刚刚起步。从1984 年至2005年,连云港全面推进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及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逐步形成以开发园区为主要载体、以利用外资为主导,带动对外经济贸易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全面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就开发区而言,1984 年12 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级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1993年12 月设立省级赣榆经济开发区,2003年3 月国务院授权海关总署批准设立连云港出口加工区,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国家级开发区2 个、省级开发园区5 个,各类开发区以不到全市1%的土地开发面积,创造了全市25%的生产总值和29%的财政收入。因此,该志在前志的基础上以“开放型经济”作为一卷,记述了外贸体制沿革、对外及对港澳台贸易、招商引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国内经济技术协作、开发园区,将连云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发生巨大变化的一面呈现给世人。
开放与国际化是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趋向,连云港地处中国沿海脐部,是中国东西大动脉陇海-兰新铁路的东端起点,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枢纽,也是内陆省区最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和服务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以连云港为起点,经江苏、新疆等省区,再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直达荷兰鹿特丹港,横跨亚欧、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实现海—陆—海统一运输的国际大通道贯通,世界经济在江河经济、海岸经济的基础上,逐步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陆桥经济时代,国家明确将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作为重点开发建设的经济区域,1991 年国务院生产委员会等部门确定连云港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新亚欧大陆桥是相对于西伯利亚大陆桥而言的,连云港从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入手,不断推进深水港和集装箱建设,在陆桥经济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该志设立“连云港与新亚欧大陆桥”卷,记述新亚欧大陆桥的发展渊源、协调机制、陆桥运输、陆桥经贸、陆桥研究,抓住了连云港城市发展的新特点。
连云港作为滨海城市,首先是海洋性的城市。连云港市海域面积6677 平方千米,沿海滩涂11万公顷,有17 条直接入海河流,沿海涨落潮差适度,港湾、河口纳潮方便,适宜海水养殖,水产资源丰富。1984 年以后,连云港市推进海洋渔业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尤其是1999 年以后控制海洋捕捞强度,加快发展海水养殖,渔业生产打破了封闭式格局。连云港沿海产盐,是全国四大海盐产区之一,1997 年以后海盐产区也实施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海水化工在1984年之后也得到新的发展。该志在前志的基础上在环境卷继续设海域章,但记述的重点是反映变化。如写海岸,“以1979 年海岸线为基线,1987年时平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了101.5 米,2000 年时平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了148.5 米。在连云港海岸带,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其海岸线向海洋前进,而人类活动较少的区域其海岸线向陆地后退。相比于自然因素对海岸线的影响,人为因素对海岸线的变化影响更大。”该志不仅用数据写出变化,而且写出人的活动对海岸线变化的影响。在“海岸”这一目下,对沙质海岸、基岩海岸、淤泥质海岸、滩涂海岸的记述,无不用具体的数据说明,使人们认识到珍惜海岸线、合理利用海岸并加强保护的意义,这些数据是对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的整合,也凸显了志书所蕴含的学术价值。在“海洋经济”卷,该志也在前志基础上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作了调整,下设海洋渔业,记述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岛与滩涂开发、海水制盐、海水化工、海域管理与渔业执法,其内容都有很大的变化,在记述的方法上,也注意修志的基本规律,注意上限和下限时的情况,既有过程的变化也有结果数据的对比,给读者利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二、多样文化的融汇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认同和品牌,近年城市的发展都注重对城市品牌的塑造,这个品牌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连云港城市文化的品牌与定位是多元化的,如开放的海洋文化、神奇的神话故事传说,都是这个城市文化的不同侧面,但从连云港所处地域来讲,作为新亚欧大陆桥和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丝绸之路连接的桥头堡,反映了这个城市联系东西方、中原和沿海、南北方文化交融交汇的多样性。
连云港历史遗存很多,该志在前志文物卷的基础上设“文博”卷,遗址章分为史前遗址、历史时期遗址;墓葬章分为史前及商周墓、汉墓、魏晋至近现代墓;石刻章包括岩画、造像、石雕、摩崖石刻、碑刻;文物收藏章包括玉石器、陶瓷器、金属器、漆木竹器、古字画、博物馆;还有文物保护与管理章。该志在前志基础上对有关内容作了补充,尤其是对限内重大考古发现作了详细记述,揭示了连云港从远古以来所拥有的城市文明,尤其是多样文化的融合。
国家级非遗——海州五大宫调
至2005 年,连云港地区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20 余处,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遗址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4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4 处,还有不少遗址被列为县区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遗址遗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军事、农业、科技等方面。如位于海州区锦屏山的二涧遗址,地表为汉代文化层,下层叠压着龙山文化层和青莲岗文化层,该遗址的发掘从地层上解决了山东龙山文化与苏北青莲岗文化的先后关系;被评为2000 年度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藤花落遗址,是江苏省发现的第一座龙山时代城址,也是中国迄今发现的第一座具有内外两重城墙结构的史前遗址,并出现了山东龙山文化、北辛文化遗存;在灌云县发掘的大伊山石棺墓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石棺墓,证实6500 年前当地受山东北辛文化和苏北青莲岗文化的影响;位于花果山景区的大村商周墓,专家考证其为西周早期中原文化东移海滨的历史见证;孔望山摩崖造像、伊芦山六神台造像都是佛教造像,其中孔望山摩崖造像据专家考证雕刻于东汉桓帝、灵帝时期,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东汉末期的佛教石刻艺术。鉴定结论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考古系史树青提出的,比敦煌莫高窟早300 年,是中外关系交流的见证。在赣榆县还发现了孔子相鲁会齐侯处碑,海州区还有宋金、宋蒙交战战场遗址,如刘志洲山南宋遗址保存有岩画、戍守城垣、炮台、船闸及零星题刻,均反映了南北文化的交融。
音乐、戏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用音符、曲子记述了社会的发展,所以音乐可以说是流动的历史记忆。如连云港古老的民歌号子,是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由劳动人民自己创作并演唱的民间音乐,有渔民号子、盐工号子、农作号子、搬运号子、打夯号子、采石号子等,其内容、形式、风格皆与某种生产劳动的特征有直接的联系。1986 年,文化主管部门组织文艺工作者进行抢救性采录整理,采录号子约30 多首。其中渔民号子主要分布在赣榆县(现为赣榆区)、灌云县沿海地带及连云区沿海渔村,盐工号子主要在连云港的台南、台北、徐圩、灌西等盐场,可见渔民号子、盐工号子的流传与海洋渔业文化和盐业文化有关。
海州五大宫调也称海州宫调牌子曲,是明清俗曲在江苏的重要一脉,其形成也与连云港盐业生产发展有密切关系。板浦镇是历史上的重要商埠,也是海州五大宫调流传的重要门户之一。板浦是淮盐的重要集散区,它通过盐河经淮安与大运河相接,将沿海一带的淮盐源源不断地运往扬州,又将扬州的商品杂货运回板浦。许多盐商聚集板浦,不仅留心词曲,随船还蓄有声伎,这些曲牌随盐河流传,并在海州扎下根来,不断吸收地方语言的特点和民歌中的丰富营养,逐步形成独具一格的海州五大宫调。演唱海州五大宫调的艺人自称“玩友”,其身份原多为盐商、文人和盐务官吏,以后身份渐杂,士农工商无不借此演唱自娱。1985年后,文化部开展对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的编纂工作,连云港市文化局组织力量进行采风录音,有数十首曲牌和曲目收集记录并整理。
1984 年,连云港市保留的戏曲品种有淮海戏、京剧、话剧、吕剧、僮子戏、工鼓锣、琴书、大鼓、渔鼓等,既有连云港土生土长的戏曲剧种,也有从外面传入的剧种,如京剧、吕剧。从戏曲的流传,也体现出连云港开放和多元文化的交汇。市志在社会生活卷记述海州碧霞宫香火会,就是苏北、鲁南一代流行的民间信仰。
三、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1984 年连云港被确立为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后,城市规划建设迎来重大发展变化,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至2005 年城市化率达到37.18%。城市总体规 划 随 之 在1984 年、1995 年、2005 年也进行过三次编修,城市定位从中国东部重要的海港城市,中国沿海中部重要的工业、外贸、港口城市,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调整为国际性海港城市、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江苏省海洋开发基地,并相应编制了老城区、新浦新区、东部城区、开发区等分区规划和各类道路、小区、广场专业规划和详细规划。至2005 年,连云港市按照规划大规模建设新浦新区、连云城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云台山风景区,建成一批规模化、现代化、智能化小区,城市向南、向东南、向东拓展,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78平方千米,是1984 年的3.07 倍。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连云港作为一个开放的港口城市向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轨迹。现代都市的特点一般是宽阔的马路、优美的绿化、林立的高楼大厦等,这是改革开放初期很多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向。
改革开放以后,各地城市发展都面临现代化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冲击,城市形象趋同、缺乏个性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许多富有特色的城市街区、建筑正在被标准化的开发逐渐吞噬,许多优秀的传统地方文化也随着城市的更新改造逐渐消失,更甚者抹去了以往一切的记忆。这部志书在“政区”后附记“连云港市消失的区划地名”,消失的区有云台区,消失的乡镇(街道)有36 个,消失的村(居委会)海州区11个、连云区40 个、赣榆县282 个、东海县147 个、灌云县127 个、灌南县101个。该志在“山体”后附记“消失的山林”。20 世纪50 年代以前,连云港市境内有105 座山林,1965 年以后因开山采石消失6 座,至2005 年尚存山体99 座,山头由376个减为362 个。消失的山体除菩山系城市建设采掘石料消失,其余5 座是因“农业学大寨”兴修水利采集石料所致。这些消失的村庄、山体,都是因为人为因素的影响,这也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巨大冲击和影响。村落文化是数千年农耕文明中传统文化的缩影,村落的消失意味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再存在,包括作为中国传统社会制度文化的“村礼”“族礼”“家礼”等的消失。
大规模旧城改造,古老街区、建筑的拆除,历史传统文化遭受现实的危机,人们开始追寻历史的记忆,于是拆掉的建筑开始复原仿建,旧有的街区和建筑开始修复,对传统文化的承袭与保护开始得到逐步的重视。几乎每个城市在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都面临追寻传统或者保护传统问题,一座城市的特色变的不仅仅是现代,对传统的保留、复建、保护也是城市塑造的又一个名片。连云港城市的发展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该志“老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就将此记述下来。1984 年至2005年,是连云港市老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兴盛期,2000年以后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拆迁改造,2001年至2005 年间建成新的商业区、新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与此同时,1989年海州区开始修复钟鼓楼,开展大规模的古城改造工程。海州古城相传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十一年(512),设东西两城门,后州治历经变迁,明永乐十六年(1418)加砌城墙,筑镇海门、通淮门、朐阳门、临洪门,素有“淮口巨镇”“东海名郡”“淮海东来第一城”的美誉。受康熙七年(1668)郯城大地震的波及以及抗战时期日机轰炸的破坏,古城毁损严重。1956年古城城墙被拆除。“文化大革命”中众多古建筑和文物毁坏。1991年,海州区对海州古城实施改造,建成、恢复古街巷8条,除了钟鼓楼,还恢复大型古牌坊、城雕秦东门、朐阳门广场、百子庵、观音庵、碧霞寺等,兴建了仿明清风格的建筑17 万平方米。其他还有南城六朝一条街、民主路老街、连云老街等。在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中,连云港市形成的这些老街区,是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缩影,不仅留下了众多历史古迹,留下中西合璧的建筑,或人文厚重,或商号云集,承载了连云港人的乡思乡愁,代表了连云港历史厚重的特色。
四、山海港城的风貌
连云港市地处黄海海州湾畔、云台山下,是山海相依的海港城市,兼具沿海、内陆之长,素有“东海第一胜境”美誉。连云港东临大海,横亘绵延200 平方千米的国家级云台山风景名胜区贯穿市区,城在山间,形成山海相拥、城以港兴、港城一体的独特景象。城市布局沿山体和海岸展开,城市总体格局为山、海、港、城相融,自然、人文相融的特色风貌。
连云港是全国49 个重点旅游城市和江苏省三大旅游资源富集区之一,至2005年底全市拥有风景旅游区20 个、景点116 个,其中花果山、连岛、孔望山、渔湾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石棚山、桃花涧、大伊山等为AAA级风景区。连云港拥有名山(花果山)、名泉(东海温泉)、名石(东海水晶)、名醋(汪恕有滴醋)、名竹(金镶玉竹)、名书(《西游记》《镜花缘》)、名井(亚洲第一超深钻井)等,可以说都是城市特色与名片。2004 年,经国家旅游局检查验收,连云港港成为中国首批对游客开放的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对于这些连云港的特色名片,在《连云港市志(1984—2005)》中“旅游业”卷都有充分的记述。该卷设风景名胜区,包括花果山风景区、连岛海滨度假区、孔望山风景区、渔湾风景区、石棚山风景区、桃花涧风景区、大伊山风景区、抗日山风景区、温泉旅游度假区;设特色旅游,其中海滨特色旅游包括游览连云港港区、前三岛探险、游览核电站、踏浪秦山岛,还有老街巷、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设旅游市场开发、旅游经营管理,凸显了连云港旅游资源的丰富。
城市雕塑——秦东门阙
该志注意采用修志的互见法,“旅游业”卷对花果山的记述作简略处理,而将花果山以较大篇幅作为专卷进行记述,以符合花果山在20 世纪90 年代以后在旅游业名望发展的实际。花果山是国家级云台山风景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主峰玉女峰海拔624.4米,是江苏省最高峰,人文历史悠久。夏商时代,以鸟为图腾的少昊氏族便在此活动,《山海经》称为“东方海外之大壑,少昊之国”。花果山是三元(天元、地元、水元)崇拜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海内四大灵山”,以三元崇拜为主尊的三元宫古建筑群始建于唐,重建于宋,敕封于明,修复于清,一直是徐淮地区历史上著名的佛教、道教活动场所。修建于宋天圣元年(1023)的海清寺阿育王塔是苏北地区最高、最古老的一座石塔。花果山还是文学名著《西游记》文化发源地之一,20 世纪70 年代末,学术界开始就《西游记》中花果山原型进行考证,有学者结合书中所描绘的景点和当时云台山各个景点进行比较,包括书中主要人物及云台山地区民间的民俗、文献、文物、乡老传说甚至方言土语等,认为连云港花果山为《西游记》中花果山的原型。之后,连云港市加强对花果山景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1982年成立花果山风景区管理处,1988年8月包括花果山在内的云台山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 年花果山景区面积扩展到84.33平方千米。景区发掘《西游记》文化背景,开展一系列重大节庆活动,提升花果山的知名度。
连云港是向海而生、以港兴市的城市。处于我国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的战略支点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这座城市是开放的,是多样文化的交融地。人们对现代化都市所感知的首先是这座城市建设的规模、城市的实力,但也越来越追求自然的空间、宜居舒适的环境,追溯她厚重的历史文化风貌。《连云港市志(1984—2005)》以宏大的篇幅,将这些城市特色和文化意蕴融汇其中,爱国爱乡爱这座城市,以读者的眼光推荐这部书,这就是志书的价值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