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恩免苏松浮粮与望亭皇令碑
2020-09-02任亚峰
◎任亚峰
(苏州市相城区地方志办公室,江苏苏州215131)
初识皇令
2012 年初春,笔者听闻清代的皇令碑残碑还在,特意赶到望亭镇,来到312 国道边牡丹行政村一个叫大沟头自然村的一户农户家中,三十多岁的主人小吴把我们引到南面的院子,但见一块青石巨碑横卧在地,上下都已残缺,隐隐可见密密麻麻的字迹。据其介绍,前后已有多拨人来此考证,此碑宽149 厘米,厚49 厘米,高度应为239 厘米,现存残碑最高处约180 厘米。为御碑制式,完整的碑重五吨。此石为糯米青石,采自太湖西山,为青石极品,无任何血丝、瑕疵。
此碑原立于望亭月城河与大运河交汇处西南侧,此处位于望亭老街的最北端,当地人称为望亭头,古代不少诗人称之为吴门,曾经的望亭驿站就在此地。抗战之前,亭子、石碑、碑座尚完好。日军入侵以后,曾想把碑运回日本,派人用绳索拉过,由于碑太重未能移走,因此百姓中传有一句歇后语“棉纱线扳巨石碑——痴心妄想”。石碑虽没移走,但座基因此遭到破坏,1939 年台风将此碑吹倒,断为三节,头尾两节以及碑座不知所终。抗日战争时期,在日军铁蹄下百姓无法对石碑进行妥善保管,任由巨石横卧在地。20世纪60 年代建食品站,将石碑作为地基用。80 年代拓宽运河,食品站拆除,石碑被遗弃在河岸边。1998年23 岁的小吴放暑假回家,看见外地人正将石碑装车要运走,便花了6000 元钱买了下来,运回家中,搁在院中。当年买下碑石的钱都是父母的,他回家还被臭骂一顿。工作以后他曾派人下河寻找过碑的上下两节,终未能得,不过却在河中意外捞起了直径近一米的狮子玩绣球门当青石一块,可见当年望亭富贵大户还真不少。
如今,残碑一直横卧院中,为了保护,他常常用棉布将碑石包裹起来。
当时我们拍下了这块御碑的照片,碑上碑文有15 列,大约三百来字。由于碑文残缺,文中的意思也仅能知其大意。
皇令碑
皇令碑文
一晃已快八年,望亭御碑的事一直萦绕心头。近读望亭周云飞先生《读吴笔记》,上载“乾隆十五年,为迎接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苏州绅士在望亭吴门口,大运河西岸,建纪恩亭二碑,在此迎驾”。至于碑文内容,一无所记。
仔细查看当年拍下的残碑照片,现可辨认者15列约360 字。其中可见“钦奉” “四十五万两以纾民力,但江省粮额尚有浮”“切躬行俭约,薄赋轻徭,孜孜于保治之说”“计费币金千余万两”“下减赋宽征之令”等字样,据此可以认定此碑与清代赋税有关。
查〔乾隆〕《长洲县志》载:“纪恩亭在南望亭五都一图,乾隆十五年五月苏州府帅士军民立,碑刻乾隆二年四月十六日恩免苏松浮粮,乾隆十年六月初九日普免天下钱粮上谕二道。”周云飞在《读吴笔记》中称“建纪恩亭二碑”有误,实则一块碑记两件事情。
据〔同治〕《苏州府志》记载,清康熙年间,三任江苏巡抚(康熙四年韩世琦、康熙十年马祐、康熙二十四年汤斌),布政使慕天颜,朝廷中左都御史吴正治等都上书朝廷,要求减免苏松(苏州府、松江府)两地赋额浮粮。综合诸位上书内容,主要向朝廷申述了几点理由:一是苏松两地为税赋重地,按每亩计算,比其他地方多交税不少;二是张士诚与朱元璋争天下,民心向张,朱元璋登基,课苏州重税,一直至今,太不合理;三是除了税赋,清政府还额外征收浮粮,民生疾苦;四是历年来欠朝廷浮粮税赋数额巨大,地方已无力补足。苏州虽为鱼米之乡,但在巨额税赋面前,百姓生活无以为继。
鉴于苏松两地官民反复上书,至康熙后期浮粮始有减免,至乾隆朝又有多次蠲免。其中,乾隆二年,免除江苏浮粮二十万两,乾隆十年(1746),又下旨免去直省应征钱粮。
乾隆十六年(1752),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此时距康熙第六次下江南已相隔44 年。苏州迎来了清朝皇帝的再次巡幸,地方上当然要隆重准备,便特意在望亭建纪恩亭,为表皇恩浩荡,特意将两道圣旨刻于大青石上,立碑于亭。即所谓皇令碑,也叫纪恩亭碑。
乾隆第一次下江南,命78 岁的沈德潜赴淮海迎銮驾,陪同皇帝南巡江南。沈德潜在《恭颂南巡诗三十章》序言写道:“当三春韶煦,发万乘和銮,先历燕齐,迟经吴越。”皇帝到扬州“一路长堤驻御舟,绿杨城郭古扬州”。
同年农历二月二十一日,春寒料峭,乾隆南巡船队沿大运河浩浩荡荡来到望亭,沿河百姓跪拜河岸,高呼万岁,场面壮观。沈德潜诗中写道:
境入江南景物新,郊原又是一番春。
柳梅各自舒颜色,也复欣欣待圣人。
……
望亭过后雨潇潇,随路耆童拜帝尧。
听罢吴侬岸边语,邮籖早报万年桥。
再见皇令碑
2018 年,为打造大运河历史文化旅游带,望亭镇政府在镇南运河西侧,新建了望亭历史文化街区,同时整修了运河公园。
听闻皇令碑残碑就安置于新建的御亭中,2019年国庆假期,笔者专程赴望亭参观。历史文化街区入口是高大雄伟的照墙和石柱,里面望运阁、望亭驿等仿古建筑重檐叠瓦,别有韵味。公园还建有艺术区、滨河区、生活区、体验区等好几个区域,规模庞大。昔日沿河破旧杂乱的码头、厂房、堆场,现在变成了崭新的市民公园。整个公园布局典雅、草木葱葱,河岸垂柳飘荡、桂花飘香,景色怡人。
重建的御亭就位于运河边,古色古香,双檐六角,灯笼高挂,既古朴又美观。正中匾额书“御亭”两字,亭子里面,当年的皇令碑斜躺在地,呈15 度角,外用玻璃框整体罩住,可见今人对皇令碑的用心和爱惜。
亭外立着两块介绍牌,一块是御亭和皇亭碑的介绍,一块是皇亭碑全文介绍,对比后发现,居然与历史记载不尽相同。主要是第一道圣旨,上面写的是乾隆四年的事情,应该明显有误。2012 年以后,又过七年,碑文更趋模糊,辨认有误在所难免。
御亭咫尺之外,就是京杭大运河,不时可见船队鸣笛而过,荡漾的河水,波光粼粼,一千多年奔流不息。
从昔日的吴门口到今天的望亭历史文化街区,从纪恩亭到御亭,从皇令碑到残碑,见证了望亭几百年风雨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