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河中游灌区“优质粮食工程”项目推广实践

2020-09-01梁学林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生态效益玉米

摘要:甘肃省乌江镇通过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项目,增强绿色优质饲用玉米产品供给、发挥市场对生产的引导作用,全面推进优质饲用玉米流通体系建设,打造优质饲用玉米产品品牌建设,建立“优质优价”的流通方式和市场交易机制。通过标准引领、质量测评、品牌教育、政策宣传和试点示范,引导饲用玉米种植结构优化调整优化,提高绿色优质饲用玉米产品供给水平,逐步满足市场要求。力争到2020年全镇饲用玉米优质品率提高30%左右,农民增收20%以上,种植面积集中连片30%以上。

关键词:优质粮食工程;黑河中游;灌区;生态效益;玉米

梁学林. 黑河中游灌区“优质粮食工程”项目推广实践[J]. 农业工程技术,2020,40(17):89+91.

一、项目概况

1、建设内容

甘肃省乌江镇通过实施“优质糧食工程”项目,2019年3月至2019年11月计划引进推广开发优质玉米品种3个,分别是大丰30、强硕168、雄玉587,建成优质玉米生产基地5000亩,通过项目的实施,使每亩收入增长200元左右,使种植效益稳中有增。

2、投资概况与来源

项目总投资499.1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149.73万元,占总投资的30%;地方财政补助149.73万元,占总投资的30%;自筹资金199.63万元,占总投资的40%。

3、项目建设可行性

乌江镇地处黑河中游流域,境内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474 m,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932-3085 h之间。区域内土地类型以灌淤土、草甸土为主,土层厚度为1-2 m,土质疏松肥沃,发展饲用玉米生产具有优越的光照、土壤、水肥条件。

国道312线、甘平公路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区内交通便利,区域内土地总面积8188.48 hm2。辖区建成3400亩供港澳蔬菜基地一处,已建成1.2万亩蔬菜生产、4.2万亩制种玉米两大基地,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1家、冷储企业1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全镇新建高标准农田1.7万亩;平整土地1.7万亩,配套喷灌及管灌设施1.6万亩,为实现“优质粮食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技术方案

1、种植品种

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经生产实践筛选出单产较高的大丰30、强硕168、雄玉587品种作为主栽品种。

(1)大丰30

幼苗叶片绿色,叶鞘深紫色,叶缘紫色,叶背有紫晕。株高271.0 cm,穗位116.0 cm,叶片数21片。株型半紧凑,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质量351.8 g,容重756 g/L。生育期在天水149天。抗病性经接种鉴定,高抗红叶病、抗茎基腐病和穗腐病,感大斑病、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高感矮花叶病。在2015年玉米品种引种试验中,平均产量为863.81 kg/亩,比沈单16号增产11.08%。

(2)强硕168

株型紧凑,株高311 cm左右,穗位127 cm左右,成株大约22片叶。籽粒类型为半马齿型,百粒质量约36.3 g,出籽率85.5%。辽宁省春播生育期129天,比对照郑单958短1天左右,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经人工接种鉴定,抗大斑病,感灰斑病,抗弯孢叶斑病,感丝黑穗病。2016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17.7 kg/亩,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1%。

(3)雄玉587

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5 cm左右,穗位110 cm左右,成株大约21片叶。百粒质量约37.5 g,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中抗大斑病,抗灰斑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抗茎基腐病,抗丝黑穗病。2013-2014年参加辽宁省玉米品种高密中晚熟组区域试验,2014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65.7 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3.3%,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上栽培。

2、连片种植

选择地势相对平坦、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性能好、排灌方便的地块。整地以春天为主,以大马力拖拉机配套多功能联合整地机械为载体,结合松、翻、耙、压相结合的少耕或免耕土壤耕作制。有深松和深翻基础的地块,采取耙茬、深松整地技术。深松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耙茬、深松、夹肥和起垄连续作业,起垄后及时镇压。无深松和深翻地块,3年伏翻或秋翻1次,耕翻深度25-30 cm,做到无吊耕、无立堡、无坷垃,翻后耙梯。按种植要求的垄距及时起垄夹肥镇压,春整地地块采取旋耕灭茬、深松整地,旋耕10-15cm,深松20-25 cm,旋耕、深松、起垄夹肥、镇压连续作业,一次完成。项目区连片种植面积达30%以上。

3、采用绿色种植技术

将绿色种植技术融入到种植和生产中,采取排放施肥、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使用菌肥达到50%以上,能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促进农业生产向着更加绿色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4、生产过程全程控制

不同农作物水分要求与性状控制要求详见表1。

5、建立质量追溯制度

加快粮油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粮油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和问题产品召回制度,确保粮油产品质量。对生产的产品质量检验进行全覆盖,指导企业分等级分仓存放。以粮油加工龙头企业为核心,推行中国好粮油产品身份识别制度,信息包括产品生产、收储、加工、运输、销售以及质量标准。鼓励生产企业建立网站,及时上线产品信息,建立中国粮油产品实时查询机制,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对产品身份信息实时查询,接受社会监督。

三、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3-4月中旬)项目区进行春耕准备工作,农资购置、镇压保墒、浅耕施肥、拉运种子、土地铺膜;第二阶段(4月下旬-5月1日)播种作业;第三阶段(5月1日-8月底)田间管理作业,包括解除种苗生长障碍(掏苗)、间苗、定苗、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控、施肥、灌水、辅助授粉作业等;第四阶段(9-10月)饲用优质玉米收获、秸秆青贮氨化等;开始秋季土地深松作业。

四、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项目区2018年种植青饲玉米、玉米棒4000亩,青饲玉米每千克收购价0.04元,亩产值790.40 kg,每亩收益31.62元;玉米棒每千克收购价0.75元,亩产值1050 kg,每亩收益787.50元;青饲玉米、玉米棒每亩收益819.12元,4000亩示范种植区总销售收入达327.65万元。2019年种植青饲玉米、玉米棒5000亩,青饲玉米每千克收购价0.045元,亩产值912 kg,每亩收益41.04元;玉米棒每千克收购价0.80元,亩产值1200 kg,每亩收益960.00元;青饲玉米、玉米棒每亩收益1001.04元,5000亩示范种植区总销售收入达500.52万元,比去年同期每亩收益增长22.21%。

2、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实施,对促进乌江镇及周边乡镇饲用玉米产业的发展、改善基地品质、提高单位面积效益、推动传统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为建立优质、高效、低耗的农业产业化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3、生态效益

该项目的实施不会对当地空气、土壤、水质、生态造成污染,能实现改善加工生产环境、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直接或间接对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最终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1]。

参考文献

[1] 任得元,陈 祺,董育公. 无公害核桃建园技术方案推广实践-以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千阳项目为例[J]. 陕西农业科学,2017,63(05):63-67.

猜你喜欢

生态效益玉米
收玉米啦!
漫谈生态效益特性
我的玉米送给你
为什么玉米长“胡须”
全国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技术与管理培训班在慈利举行
大兴安岭年创生态效益1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