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公主岭市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
2020-09-01李树军
摘要:近年来,全国蔬菜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设施蔬菜技术被广泛应用到蔬菜种植中。但由于病虫害问题,导致设施蔬菜种植面临一些问题。吉林公主岭设施蔬菜具有病虫害发生严重、人工设施成为露地蔬菜病虫害侵染源、次要病害和新生病害状况日趋严重、连作障碍导致土传病害加重等发生特点。要利用农业生态调控技术、生态调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科学利用化学农药等防治技术,有效缓减病虫害对设施蔬菜种植业造成的危害,提升蔬菜产量与质量。
关键词: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绿色;防控技术
李树军. 吉林公主岭市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20,40(17):28+35.
在设施蔬菜的生产过程中病虫害是主要的灾害之一,导致农业经济收益降低,应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本文从公主岭设施蔬菜发展情况出发,研究并开发无公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减轻病虫害对蔬菜种植的影响,为蔬菜的产量与质量提供保障。
一、设施蔬菜的概念
设施蔬菜是指运用农业科技手段,对蔬菜的生长发育资源、生长环境进行调控,以使相关农业要素得到优化配置,为蔬菜的健康生长和平稳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1]。目前,在设施蔬菜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大多采用电脑控制的大型工厂化设施,为蔬菜提供稳定、适宜的成长环境,促使种植效益得到提升。
随着全国农业结构发生变化,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利用设施蔬菜技术开展种植。对于吉林省公主岭市而言,该技术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产出率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近年来,吉林省公主岭市设施蔬菜的发展速度快、推广规模大,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甚至可能成为公主岭地区支柱农产业。
二、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
设施蔬菜种植过程中,由于常年使用化肥,导致土壤出现酸化、次生盐渍化等现象,最终导致土壤板结、土地贫瘠,发生严重的土传病化。同时,公主岭及其周边地区,在推广设施蔬菜种植的过程中,老病害和次生病害问题更加严重,甚至逐渐成为主要病重害。由此可见,病虫害已成为制约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
1、病虫害发生严重
由于设施蔬菜的种植生长主要依靠人工环境,虽然能够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条件,但同时也为病虫害提供温床。由于人工环境温度适宜,还容易发生连年性病虫害,在冬季不活跃的病虫害也可在棚内安全越冬,从而提高病虫害在棚内的发生机率。此外,棚室内通风性能较差,相对湿度较高,这为喜欢在湿润环境下生存的病虫害提供了有利的生长条件,最终导致可以通过气流传播的病害,如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叶霉病、晚疫病等均可在棚室发生。同时,病虫害利用棚室高温、高湿的环境快速繁殖,导致一系列恶劣后果,比如缩短病虫害的生存周期、加快传播速度、形成严重的世代交叠等,如此往复循环,对蔬菜种植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在公主岭地区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出现多种病虫害,比如,类似粉虱、蓟马、蚜虫、叶螨等,此类小型害虫频繁出现导致公主岭地区蔬菜生产出现严重损失。
2、人工设施成为露地蔬菜病虫害侵染源
人工保护设施为棚室打造出小气候,该环境除具有温度高、湿度大等蔬菜生长有利条件外,也存在通风性差的问题,导致出现一系列病虫害。例如,西红柿种植棚室出现灰霉病、叶霉病,黄瓜种植棚室出现霜霉病、白粉虱、蚜虫等。设施蔬菜出现病虫害对露天蔬菜种植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3、次要病害和新生病害状况日趋严重
随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公主岭设施蔬菜种植结构不断变化,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类更加多元,容易出现次生病害,甚至在短期内爆发、蔓延,导致设施蔬菜种植生产受到威胁。例如蓟马、茶黄螨、美洲斑潜蝇、二斑叶螨、烟粉虱等害虫除对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等蔬菜有危害外,对花圃种植业也有一定影响。从病虫害的发生方面分析,自公主岭首次发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以来,该病的发生频率明显升高,危害也相对较大,这对西红柿的种植、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近几年来,极少数发生的黄瓜棒孢菌叶斑病也呈现了多发趋势,是设施黄瓜生产的严重障碍。
4、连作障碍的出现导致土传病害加重
受公主岭地区设施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影响,种植过程中通常采用重茬、连作等手段来保证种植效益,导致土壤出现土壤酸化、板结、次生盐渍化等情况。而连作时间的不断加长,促使土壤中大量积累各种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质,导致土传病害加重。尤其是枯萎病、黄萎病、根腐病、病虫疫病、根结线虫病等病虫害的出现,直接影响设施蔬菜种植效益。
三、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1、农业生态调控技术
(1)选择抗病虫害种子
选用抗虫性强的蔬菜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在品种选择时,要根据公主岭市气候环境、棚室气温以及病虫害发生的情况,选择强抗逆性、高产量、高抗病虫率并与大棚种植条件相符的作物种类。
(2)健身栽培
为达到减少病源、虫源的目的,开展种植之前需要彻底清理棚室内外的杂草与病株残体。在生产过程中,要及时將病叶和病果运出棚外,并在远离棚区的地方做深埋处理。为了更好地掌控棚室内的湿度,应杜绝大水漫灌,采用地膜覆盖、微灌、膜下滴灌等灌溉方式。开展育苗时,应采取系统性措施,充分利用穴盘基质育苗、带药定植和嫁接育苗等措施,最终实现作物无病虫害侵扰。
(3)种子消毒
播种期先晒种1-2天,再温汤浸种,将种子在55℃热水中不断搅拌,浸泡15 min后捞出,可有效防治种子叶霉病、溃疡病、早疫病等。将种子浸入10%磷酸三钠内20 min,水洗2-3次后再晾干催芽可有效防治茄果、瓜果类病虫害。
2、生态调控技术
生态调控技术是通过控制棚室内的环境条件,例如定时排湿换气、调节温度和湿度,从而创设出一个相对健康的生态环境系统。主要就是创造适宜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展的条件,例如,高温闷棚方法可以应用到黄瓜霜霉病防治中。在保证次日晴朗的前提下,当天闷棚浇水之后关闭棚室,在43℃时开始严格把控温度变化,将温度控制在42-46℃之间,保持1.5-2.0 h后再从顶部缓慢增大放风口,让棚室内的温度逐渐降低,这样可以有效地杀灭黄瓜霜霉病病原菌。
3、物理防控技术
(1)覆盖防虫网
栽培前可选择40-60目防虫网覆盖通风口,如果育苗时虫量较大则可在育苗温室内的苗床上再覆盖一层防虫网,防治温室内出现的粉虱、蚜虫等病虫害。
(2)高温闷棚技术
在夏季休茬期,将棚室出风口封闭,晴天连续闷棚10-15天,通过强光照射使棚内迅速升温至60-70℃,利用高温杀灭棚内病菌及粉虱、蚜虫、蓟马等小害虫以及虫卵,并能改善棚内土壤质量。
4、生物防治技术
将微生物作为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通过以虫治虫、以螨治螨、以菌治虫等手段,运用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利用,维持生态平衡,同时实现绿色种植目标 [3]。
5、科学利用化学农药
要选择安全性相对较高、效果相对较好、残留物相对较低的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害。例如,可以交替使用长效和短效农药,内吸治疗药剂和保护性杀菌剂等,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品种的农药,以免病虫害产生抗药性。要根据设施蔬菜的病害情况,按需要的剂量进行施药工作,避免盲目用药或随意增加用量。如果大棚种植的规模较大,可以选择使用高效率的植保机械,例如超低容量喷雾器、喷雾剂、自动导轨喷雾器等。喷药时要注意雾点细、受药面均匀,这样不仅能提高农药的利用率,还能有效降低田间的相对湿度,提高防治效果。公主岭位于东北地区,具有干燥、冷冽等特点,可以在保证棚内气候相对湿润的前提下,使用百菌清、恶霉灵等药剂进行病虫害防治。
四、结语
综上所述,设施蔬菜病虫害的发生频率较高,传播速度较快,不利于公主岭蔬菜种植业的健康发展。可以通过农业生态防控技术、物理防控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和农药等途径展开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促进公主岭设施蔬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安平,杨 磊. 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探析[J]. 种子科技,2018,36(12):79+81.
[2] 张 丹. 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J]. 中国瓜菜,2017,30(04):55-57.
[3] 周 勇,桑芝萍,金建國,等. 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8):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