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韦勒克的文学本体论

2020-09-01冯芳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3期
关键词:本体论文学作品

摘  要:勒内·韦勒克是20世纪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在其与奥斯汀·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中,他十分重视文学的内部研究,对文学中诸多根本性问题进行了深刻探讨,尤其是对文学本体论的重视。本文通过浅析韦勒克的文学本体论,旨在帮助读者正确把握韦勒克的文论思想,真正理解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韦勒克;文学作品;本体论;决定性的结构;透视主义

作者简介:冯芳(1994-),女,汉族,河南焦作人,在读研究生,单位: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3--02

19世纪后半期的象征主义文论与唯美主义文论开启了文论的现代主义阶段,随后相继出现的俄国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以及结构主义等不同流派的文论更是一反传统文论强调外部研究的思路,将文学研究的重點转移到对文学内部的研究。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下,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区分了文学的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并将重心放在了文学的内部研究,探讨了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决定性的结构”,提出了文学研究的“透视主义”观点,确立了文学作品的本体论地位。本文旨在通过对韦勒克文学本体论做简单的探讨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韦勒克的文论思想,真正理解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意义。

一、对传统观点的驳斥

在关于文学作品是什么的问题上,韦勒克驳斥了历史上的观点。首先,最古老的一种观点是把文学作品当成一件“人工制品”,就像一件雕刻或一幅画一样的客体。这种观点忽视了大量口头文学的存在,文学历史中有些诗歌和故事就没有以书面的形式流传下来,却通过最简单的口口相传的方式保留了下来。而且印刷出版的“人工制品”也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印刷铅字的大小,类型,开本大小等这些因素都是游离于文学作品之外的。尽管书写与印刷术在很大程度上对文学传统的接续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第二种观点将文学作品的本质归为讲述者或读者发出的声音序列。诵读是一种表演行为,其中掺杂了太多的外在因素,表演成分肯定不能与文学作品联系在一起。况且,每一次的表演经历在声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重音的处理等细节方面都是不同的。所以,这种观点显然是不合适的。

韦勒克否认第三种文学作品是读者阅读体验的观点。文学作品的解读固然和读者的阅读体验联系在一起,但绝不等同于读者的阅读体验。每位读者的个人气质与特征不同,他们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必然会有所差异。同时,同一位读者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阅读同一部作品的阅读体验也必然是不同的。因此可见,这种将读者的阅读体验与文学作品的本质联系在一起的做法显然是荒谬的。

第四种传统观点认为文学作品是作者的经验,也就是作者的创作意图。这样的观点看似可以作为第三个观点的解释。但实际上,即使是作者,也不能保证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解读都是正确的,也可能会存在误读的现象。作者的经验有两层含义:“有自觉的经验、意图,这是作者要在作品中体现的;或者存在于漫长的创作过程中的包括有意识和无意识两方面的整个经验”(韦勒克,137)。作者有时的意图可能高于或低于他的作品。同时,作者还可能受到其所处时代风气或文学批评的影响,创作出不符合预期的作品。因此,这一观点也是立不住脚的。

第五种观点认为文学作品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有意识经验与无意识经验的总和。此种观点将文学作品等同于过去的主观经验,读者只有不断地努力去靠近作者之前的主观经验,才能达到理解作品的本质目的。这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种观点将文学作品视为触发读者各种具体经验的一个潜在原因,降低了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品的审美价值和意义。

二、文学作品的本质结构——决定性的结构

波兰哲学家英伽登采用了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将文学作品视为由多个层面构成的体系,具体包括声音的层面,意义单元的组合层面,事物层面,即小说家的“世界”、人物、背景层面。韦勒克在英伽登身上吸取了经验和教训,将文学作品视为含有不同标准的若干层面的体系。但这显然不能够为文学作品本体论做足够的理论支撑。

韦勒克又从索绪尔和布拉格语言学派的理论中汲取营养。他创造性地吸收了语言学关于“语言”和“言语”的平行概念。“语言”是一个集合体,而“言语” 只是个体的有差异的、零碎的话语表达。韦勒克将文学作品视为一个语言符号系统。尽管我们每个人说出的言语都是不完整的、零碎的表达, 但其中总会有一些核心的内容。如果将我们每个人的言语视为一个客体,那么在这个客体中将会有一个“决定性的结构”。同理,文学作品中也存在着这样一个本质结构——“决定性的结构”。在语言学中,词法和句法相互影响。在文学作品中,文学作品的意义单元也有可能与“想象中的现实”相联系,也就是说语言 和内容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有了这样的“决定性的结构”作为本体,就有了一个评判的标准。“读者每一次的阅读都在尝试触及其‘决定性的结构,虽然每一次都不可能获得完美的认识,但不可否认的是‘决定性的结构是客观存在的”(王雪,38)。同时,这个结构也是动态的,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发生变化。

同时,韦勒克也巧妙地避开了唯名论对现实主义、唯心论对行为主义之间的争端,认为文学作品“既非一个经验的事实,即非任何一个特定的个人的或任何一组个人的心理状态,也非一个像三角形那样理想的、毫无变化的客体,我们认为,只有通过个人经验才能接近它,但它又不等同于任何经验”(韦勒克,143)。它是有生命力的,其中“决定性的结构”就是它生命力的本质存在。

文学作品是有生命力的,这个本质结构一直伴随着它,是一种永恒的存在,也是一种历史的存在。永恒是因为这种“决定性的结构”的本质结构可以历经许多世纪仍旧不变,而说它是历史的却是因为这种本质结构是动态的,它在历史的进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具体化实践。关于如何保持文学作品的生命力这个问题,则要求读者尽可能的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去领会文学作品的主旨,尽可能最大程度上去把握“决定性的结构”这一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它是一种动态的演变过程。随着这套体系的不断演变,人们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从这样一种永恒与历史的、静态与动态的观点来看文学作品的本质,我们可以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意义有更深层次的把握。

三、文学研究的“透视主义”观点

“文学的本体性并不仅仅体现在作品之中,它还表现在文学观念、文学思潮、创作模式、读者的欣赏趣味和评判标准及其发展变化之中”(胡苏晓王诺,96)。这就将文学的本体论延伸到文学作品的价值这个问题当中来。英伽登就犯了纯现象学的错误,认为价值和结构二者是分离的,抛开价值去谈文学作品。这显然是犯了绝对主义的错误,忽视了价值和结构的相对性联系。但同时,相对主义的观点也是不完善的。

韦勒克不赞成用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观点来看待这一问题。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透视主义”这种新的综合的观点。这种新的观点赋予文学价值尺度的动态性含义。“文学研究,必须成为一个系统的知识整体,成为对结构、规范和功能的探索,它们包含了价值而且正是价值本身”(韦勒克,丁泓、余微译,74)。谈论文学作品价值的“价值”,也是在不断演变的。随着时间的变化,评判文学作品价值的“价值”也会不断发生变化。透过体现“历史的”价值标准的“结构”去把握那作为“结构的本质”的赋有“永恒的”意义的价值标准,此即所谓“透视主义”(黄克剑,139)。但是,这种“透视主义”基础之上的价值尺度则并不表明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对文学作品进行个体经验的解读,而是表明在遵循“决定性的结构”这一评判文学作品的本质依据上,我们可以从各种不同的,可以被界定和批评的视角来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以期对文学作品有一个整体全面的把握。

“透视主义”包含着双重透视:一是静态的结构的透视,一部作品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结构系统,有着“决定性的结构”的本质依据,有着永恒不变的本质。二是动态的历史的透视,一部作品就是一个经验的客体,在历史的进程中,它的意义不断生成,具有一定的累积性特征。韦勒克以一种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文学作品的价值,既看到了文学作品的当代价值,又看到了文学作品的历史价值,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审视了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透视主义”彰显了价值尺度和历史维度之间的张力。

文学研究的“透视主义”观点,克服了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弊端,帮助我们在文学的传统中依据“决定性的结构”和不断变化的评判标准来筛选文学的经典。“透视主义”突显了“决定性的结构”这一本质存在,同时“决定性的结构”也为“透视主义”观点在文学研究中的实践提供先决条件。总之,“透视主义”的观点为研究文学作品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同时又推进了文学批评实践的发展进程。

结语

勒内·韦勒克作为一位文学理论与批评领域的著名学者,为近代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整体研究水平的提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文学理论》作为韦勒克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也有其不可估量的价值。它所提出的文学的“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打破了传统的形式与意义的二分法,其中關于文学作品存在方式观点的论述,对文学本体论的确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决定性的结构”作为其文学本体论中的核心概念,也是其文学研究方法的本质性的理论基础。此外,他关于文学研究的“透视主义”的观点,为我们进行文学作品的审美批评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标准,有助于我们用更加客观的、历史的和动态的眼光去理解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胡苏晓,王诺.文学的“本体性”与文学的“内在研究”——雷纳·威勒克批评思想的核心 [J],外国文学评论,1992(1)92-97.

[2]黄克剑.“透视主义”辩证[J].东南学术,2002(3),138-139.

[3]勒内·韦勒克,奥斯丁·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

[4]勒内·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M],丁泓、余微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8.

[5]王雪.浅析韦勒克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1),36-40.

猜你喜欢

本体论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CP论题能为本体论论证提供辩护吗?
张栻的本体论建构及其体用逻辑探析
初探文学作品诵读中意蕴表达构建路径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
商业精神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微电影本体论辨析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