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农产品物流发展研究
2020-09-01陈燕赟
陈燕赟
【摘 要】 龙岩市农产品物流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要存在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高;第三方专业物流企业缺乏,物流作业技术、管理水平较低;流通渠道传统、核心组织机构缺失、供应链环节过多;相关保障政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推进相关主体专业化、适度规模化;培育核心组织机构,缩短供应链;加快物流作业技术升级,提高环节衔接水平;健全相关保障政策体系等建议措施。
【关键词】 龙岩市; 农产品物流; 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5.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1073(2020)09-0006-08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in Longyan City
CHEN Yanyu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Longyan University Longyan, Fujian 364000)
[Abstract] The log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Longyan city is still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level of specialization and scal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oper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of logistics are relatively low. Specialized agricultural logistics enterprises are lacking. The traditional circulation channels lead to too many supply chain links and the related supported policy system is not enough. Correspondingly put forward some recommendations in terms of entities, channels, operating and related supported system.
[Key words] Longyan city;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development research
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部,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腹地的交通枢纽与重要通道。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交通条件日益改善,物流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增加值从1993年的6.18亿元迅速增长到2019年的140.10亿元。农产品物流是全社会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研究有利于提高龙岩市农民收入与居民消费福利,节约社会资源。
1 龙岩市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基本状况
龙岩市是福建省三大粮食重点产区之一,农业是其传统优势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产值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约为10%。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龙岩市全年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503.34亿元、增加值288.23亿元,占GDP的10.75%。主要农产品粮食80.67万吨,油料1.67万吨,糖料4.54万吨,水果43.70万吨,蔬菜148.94万吨,食用菌4.90万吨,均较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农产品生产持续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物流需求,2019年限额以上企业粮油类、肉禽蛋类零售额较上年分别增长了18.7%、14.9%。除漳平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城、永福花卉苗木交易中心、龙门农资物流中心等农产品物流专业园区、中心外,正在建设的中国(龙岩)农产品物流交易城、龙岩中心城市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以及长汀东南农产品交易中心预计相继于2020年底和2021年完成。其中中国(龙岩)农产品物流交易城全面建成后,将成为福建省最大的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辐射闽粤赣三省。
1.2 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工商业物流的快速发展,龙岩市农产品物流明显滞后,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具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2.1 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高,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产品物流效率的提高 农产品生产主体虽然多元化,但仍以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生产性龙头企业较少。龙岩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489545户,经营人员609386人,其中规模经营主体仅占经营户总数的4.75%,规模经营人员占人员总数的14.75%。生产经营者年龄普遍偏大,36~54岁的占55.0%,55岁及以上的占30.7%;受教育程度较低,大专及以上仅占1.69%,94.3%未受过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因此,大多数农户多以经验进行农业生产,农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先进机械、生物技术使用不足;参加新型经营组织比重低,农户+公司的形式仅占0.6%,+农民合作社的占3.0%,+专业协会的占0.4%。农业生产经营产业化水平不高,加工保鲜技术较为落后,标准化建设滞后,在源头上导致物流前端作业点分散、作业难度大,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产品物流效率的提高。
1.2.2 第三方专业农产品物流企业缺乏,物流作业技术、管理水平难以满足需求 物流承担主体以个体经营者、小微企业为主,专业农产品物流企业缺乏。根据龙岩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计算,物流企业平均从业人员不足30人/单位。同时福建省物流协会统计显示,截止2020年3月,龙岩市共有26家A级企业,仅占全省6.7%,没有5A物流企业,4A仅有两家。多数物流企业仅在有闲散车辆时承接一些农副农产品运输,专门从事农产品物流的企業很少。个体经营者受到能力的限制,所能承担的物流运输业务量有限。尽管物流企业数量较多,但无法满足农产品的发展需求。
以小规模、非专业为主的物流承担主体,普遍存在着技术水平落后,设备、实际运作专业性不强的问题,服务多局限于单一的运输搬运,缺乏有效联接生产和消费的能力。在物流运作过程中,专业包装、初级加工环节缺乏,农产品多以散装原产品形式进入终端市场。装卸搬运仍以手工为主,机械化程度较低。高效专用设施较少,龙岩市商务局调研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4月底,全市共有冷链运输车辆151辆,仅占福建省总量的6%,冷库容量约83867吨(317926立方米),占全省冷库容量的3.1%。课题调研显示,物流运作管理水平整体不高,车辆运输空载率介于10~30%的较高水平;仓库利用不充分,利用率约在70~80%之间。冷链物流普遍在田间采后预冷、装卸搬运环节出现断层。因此,农产品保鲜度较低,物流损耗率较高,产品增值有限。
1.2.3 流通渠道传统,核心组织机构缺失,供应链环节过多 在传统的供应模式中,从田间地头采收到消费者的餐桌,农产品一般要经过农户、产出地中间商、市场中间商、零售商、消费者等多道环节,部分产品还有加工厂商环节。各环节主体规模普遍较小,专业化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如前所述,在最前端的生产环节,产业化水平较低,市场竞争激烈,容易形成价格战。物流环节,企业规模较小、作业管理水平有限,无法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中介环节,产出地中间商以经纪人或小微企业为主,市场中间商以批发市场内的小批发商为主,零售商以农贸市场的小商贩为主,农民合作社仍然处于培育阶段,功能并不健全。以个体、小微企业为主的各环节主体,难以进行流通环节整合,形成联系紧密、衔接顺畅、资源节约的供应链[1]。调研显示,流通环节每增加一个,价格就会上升20%、时间增加0.2~0.5天、装卸搬运次数增加0.8~1次左右。价格与时间的“叠加效应”不仅延长了产品到达消费者的流通时间,影响产品鲜度,增加损耗;更使大量的利润消耗在环节中,生产者收益有限,消费者剩余减少,“两头诉苦、中间喊冤”现象突出。
1.2.4 相关保障政策体系不健全 一是物流信息系统硬件配备有待提高,信息共享应用能力薄弱。目前,龙岩市各村电、有线电视、宽带互联网基本全覆盖,上网农户比率达90%以上。各相关主体基本已配备了电脑,企业对订单、信息、运输、电子数据交换等管理系统投入逐渐增多。在政府的牵头下,农业专业性网站以及企业、个体经营者网站纷纷建立。但各种信息缺乏一个有效的平台进行整合,信息收集、处理、发布、反馈等手段和机制不完善,对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二是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物流园区布局仍需进一步完善。龙岩市98.9%的村通公路,但道路等级较低,通村和村内主要道路98%以上仍為水泥路面。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布点不尽合理,以中国(龙岩)农产品物流交易城、龙岩中心城市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为代表的农业专业物流园区、中心建设相对其他物流园区明显滞后。电子商务配送站点仅覆盖了30.7%的自然村,物流线路、条件有待优化。三是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学历普遍不高,专业人才比例很低,本地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受到高校数量、质量的限制,难以满足物流发展需求。四是政府相关政策支持仍有较大完善空间。农产品物流专项规划明显缺乏,重增量建设、轻存量资源整合,部分城区农贸市场布局过密,除“绿色通道高速免费”政策外,缺少专门的农产品物流扶持政策。
2 龙岩市农产品物流进一步发展的建议措施
2.1 推进物流相关主体专业化、适度规模化
立足龙岩市地理条件及农业生产经营实际,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适度规模化。继续培育、扶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与生产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继续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农户+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组织模式,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以企业、合作社为主导,展开标准制定、技术指导,以及产品收购、加工、销售、品牌宣传推广等活动,鼓励广大农户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量产能力和产品档次,推进农业生产产业化、现代化。重点推进传统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适当推广农产品超市、连锁经营,特别是生鲜超市。借鉴他地经验,对马路菜场、城市近郊地区圩天市场实行市场化管理,合理安排经营时间地点。引导实力雄厚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物流企业兼营农产品物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农产品物流,积极引进市外、省外知名物流企业入驻。扶持农产品专业物流企业通过联合、兼并和重组做强做大,提高物流作业、管理水平,加强与生产、销售企业的纵向联系[2]。
2.2 培育核心组织机构,减少供应链环节
积极推进以“农户+公司(农民合作社)+现代农贸市场(超市)”为主的多层次、短链条的供应链建设。以大型生产加工企业、第三方专业物流企业或农民合作社某一主体为核心,通过信息化技术把农产品供应链上下游节点有效地组织起来,缩短农产品生产者与零售商的链条,降低流通环节的利润损耗。对于各类公司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侧重扶持发展农民合作社。针对目前农民合作社组织管理水平较低,激励机制缺乏的问题,积极探索以股份制改革为主的合作社与农户利益共享联合机制,切实提高农户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管理人员提升管理水平的积极性。
2.3 加快物流作业技术升级,提高环节衔接水平
培育从事农产品采摘、包装、清洗等初加工业务企业,以机械装备产业基础为依托,加快物流企业自动化建设。加快冷链物流建设,推广全程温度自动控制技术,建立从预冷、冷藏、保温运输到进入消费市场的完整冷链物流系统。优化货运运力结构,根据产品流通运输距离的长短搭配不同型号的冷链运输车辆,配备相应的节能环保设备。建设一个或以上集检测、加工、仓储、交易、运输、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生鲜农产品物流园区,形成多种形式并存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打造闽粤赣边区域性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优化运输路线、仓储管理,缩短环节衔接时间,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2.4 健全相关保障政策体系
2.4.1 加大信息硬件设施投入,完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各相关企业继续增加订单、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投入。物流承担企业同时还应提高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运输管理系统的投入,加强货源、车辆的运行管理。以农贸市场现代化改造为依托,在零售终端推广无线射频识别、条码等信息技术[3]。加强物流园区及配送中心信息化软硬件支撑平台、信息采集和信息通讯系统的建设,尽快实现与省级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对接。政府牵头协调组织各相关部门、企业进行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和服务机构, 有效集成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应用系统与公用信息系统,实现农产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一体化。
2.4.2 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优化物流基础设施 构建低成本高时效的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在农产品物流园区、中心增量建设中,应注重存量基础的协调整合,兼顾可行性和前瞻性。围绕优势产业,建设具有加工、中转、分拣、包装、交易、储藏和信息处理等综合功能的中继型物流枢纽。加快中国(龙岩)农产品物流交易城、长汀东南农产品交易中心、龙岩中心城市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完善城市配送基础设施网络,全面推进城市末端配送网点设立工作。根据需求,各县(区)建立1~2个辐射下辖乡、村的物流中心和辐射县城城区的配送中心。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路况,大力实施农村客运站点、公路运输站场建设。统筹交通、商务、供销、邮政等农村物流资源,依托农村淘宝项目,力争乡镇快递网点100%覆盖,行政村100%通快递。继续推进淘宝·特色中国龙岩馆项目建设运营,畅通农产品进城和网货下乡的双向渠道,完善市、县、乡、村农产品物流服务网络[2]。
2.4.3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进行政策创新 一是政府转变职能、加强标准建设、市场监督。完善产品溯源制度,健全相应的监督控制制度,推进全市农产品监管网络化。先行先试,根据发展需要,率先对农产品分级分类、规格包装等方面形成地方标准。推动各级政府开展物流统计工作,形成全市统一的物流统计体系,支持物流行业协会建立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管理试点机制。二是加快农产品物流保障政策的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原有财政、金融措施之外,加大农产品物流宣传,规范农产品物流市场行为。制定大农业发展规划,加大特色农产品开发力度,积极引进投资项目,结合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政策动态调整[2]。三是加强物流人才培养,提升行业管理水平。组织物流从业人员参加各类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加大相关人才引进力度。
参考文献:
[1] 纪良纲,刘东英,郭娜.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的困境与突破[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01):16-22.
[2] 龍岩市现代物流业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
[3] 吕冬梅.“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物流配送体系优化研究[J].科 技创新与生产力,2020(01):34-37.
(编辑:李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