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2020-09-01李燕高
李燕高
(佛山市荣山中学,广东佛山,525000)
一、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含义及意义
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指以数学的知识内容为导向,将抽象的课程内容通过媒体形式呈现,使之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从而在呈现方式、要领途径等方面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渗透数学教学内容和目标,使其与课程内容、教学环节完美结合,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的过程。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把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地激发出来。
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应有这样的共识,融合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要坚持信息技术服务教学内容的原则,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恰当的教学资源、合适的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形式,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并促使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交流互动。教师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参与新知识的建构过程,才能让学生有效探究概念的由来与联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按需求导向创新知识的呈现方式,如通过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内驱力和兴趣,或通过形象化呈现抽象概念,将抽象、静态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动态化,将枯燥的函数方程式图像化,使抽象的数学概念、知识方法等用看得见的动画、图像清楚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对知识和教学内容有一个直观、形象的感知和理解,从而激活学生的主动探究思维意识。教师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准确理解新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把握数学概念的本质特性。
二、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具体应用
(一)融合信息技术,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
通过信息技术融入数学史的方式,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概念并不是乏味、枯燥的。通过创设符合实际且富有趣味的情境,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学习“曲线与方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产生数学概念十分有趣的感觉。通过与信息技术融合,创设数学情境,数学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对新知识“回味无穷”,有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运用信息技术求解位置关系多变的几何定值问题
数学教学离不开习题课教学,即通常所说的问题解决教学。数学教师往往通过章节习题课,让学生获取解题策略、提升解题观点、优化思维层次,因此习题课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图1
信息技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功能是直观呈现,为学生更好地认同、理解抽象数学概念与命题提供支持。教师可以借助图形计算器,不断变化数据步长,过程化地呈现函数图像的生成过程,通过平移、伸缩函数图像,让学生体会函数图像变换与函数表达式改变之间的内在联系等。例如,在探究导数的几何意义时,教师可通过转动割线,从静态到动态,让学生形象地认识和理解“无限逼近”及切线的存在性,并逐步形成“以直代曲”的微分思想。
(三)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导学案+微课视频”翻转课堂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目的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我校一直以教学需求为导向,以合适的教学内容为载体,尝试利用“导学案+微课视频”来开展翻转课堂的试验,其主要过程如下:课前,学生利用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事先收集学生可能遇到的疑难问题,分别制作3至5分钟的微课,再通过云平台向学生推送,学生可通过手机扫描问题后面的二维码来观看微课视频。上课时,组织各小组交流学习,教师边点评各小组的学习成果,边集中讲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教师还要给学生布置巩固性练习时,也要推送讲解详细的微课视频,为有需要的学生的自我学习提供参考,以达成纠错、内化的目的。
翻转课堂对数学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翻转课堂系统整合了课前的在线学习与课上的面对面学习,二是翻转课堂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课前导学案的设计重在制造学生的“心理挣扎”,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共性问题的点评与讲解重在促进学生的“深度参与”。从根本上来说,翻转课堂并非“先学后教”,而是提倡能自主学会的知识先让学生自主学,学不会的内容或需进一步深化的内容则由教师给予指导,或者由学生合作交流完成,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与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学结合起来,突出“混合式”学习。因此,教师需要有智慧地对翻转课堂进行形式变通与程序调整。
不少数学教师利用平板电脑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并即时批改学生提交的作业和反馈存在的问题。借助平板电脑,教师既可集中解答学生的共性疑难问题,也可针对个别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释疑解难。平板电脑的数据统计功能可以及时收集学生的答题情况,并对各种错误解答做出统计分析,为接下来的教学调整提供数据参考。
三、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需要完善之处
在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即使在硬件环境、软件环境都具备的情况下,融合的深度、广度在意识层面、技术层面和资源层面等也还存在着需要思考和完善的地方。
首先,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能力状况制约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程度。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抱积极的态度,从而导致课堂教学中因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当或不灵活而影响教学效果。
其次,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不仅要具有融合的教学模式,还应增强融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维。在实践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意识仅仅停留在教学技术层面,并不具备促进二者深入融合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最后,为了避免出现教师因信息技术技能不强而使融合无法深入的情况,学校应该针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方面的培训,特别是教学软件使用、微课视频制作方法等运用技能培训,激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做好基础准备。
四、结语
信息技术只是课堂教学手段之一,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数学思维的特点,采用与课堂教学融合的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教师需要根据学情选择合适的呈现形式和教学方法,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建、共享的认知活动过程。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向指导者、启迪者转变,而学生的地位应由接受者向主动的知识建构者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