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一”带多 搭建平台 打通壁垒
——指向融合的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学实践

2020-09-01魏玉婷

辽宁教育 2020年15期
关键词:春联传统节日中华

魏玉婷

(浙江省余姚市第一实验小学)

中华传统节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抓手之一,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下简称统编教材)中有一些有关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容,通过各个年级的识字、古诗、童谣、课文以及《日积月累》《综合性学习》等呈现出来。教师可以在传承文化中融合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唤醒、感知、认同、内化传统文化,促使学生表达、交流,受到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理解和弘扬传统文化呢?

一、以“一”带多,融合课文学习和课外阅读

以“一”带多中的“一”是指教材中的一篇蕴含节日文化的课文,“多”是指课外多篇同主题的诗词或选文。教师立足教材内的“一”,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知文化内涵;再以“一”带“多”,引导学生在语言特色、素材选择、情感表达、文化意蕴上找到相同或相通之处,或积累,或迁移,或比较,促使学生丰富自身语言实践,理解节日文化的内涵。

(一)延伸阅读,丰厚文化底蕴

延伸阅读是最基本的以“一”带多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时补充同主题的课外文章,通过“求同”,帮助学生巩固课内学习的语言知识,提升其对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感悟。以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古诗三首》为例,教材中出现了以元日、清明节、重阳节等中华传统节日为素材的《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首古诗。学生通过学习古诗,了解了元日、清明节、重阳节的风俗。在学习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累更多关于“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优秀古诗文,如提供宋代陆游的《除夜雪》、唐代孟浩然的《清明即事》、唐代王之涣的《九日送别》这三首古诗,要求学生在这三首诗中分别找出与元日、清明、重阳相关的习俗,感知不同诗人笔下的节日氛围。尤其是在诵读陆游的《除夜雪》中,学生了解到在古代过年的习俗是守岁、喝屠苏酒、挂桃符、写春联,感受到祖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源远流长。通过这样以“一”带多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积累优秀的古诗文,还对节日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群文阅读,提升鉴赏水平

群文阅读是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一定时间内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它汲取了一篇带多篇、主题阅读、单元整组等形式的有益经验,促使学生能够在更加开阔的视野中进行阅读实践,发展思维能力,提高阅读能力。

如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一文的作者以时间为序,抓住春节最突出的特点进行描写,主次分明,用凝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欢乐祥和的春节画卷。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感知老舍笔下春节文化的同时从语文的学习角度感知老舍先生的语言特色?如何引导学生写家乡的风俗呢?教师需要以群文阅读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活动。老舍先生的大量作品中有七十几篇是与中国节日有关,与“春节”有关的有近二十篇,如长篇自传小说《正红旗下》里有很多关于“过年”的片断描写,还有《新年醉话》《春联》等。

在学习《北京的春节》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三篇文章中的片断作为群文比较阅读,要求学生通过表格填写、找句品析等方式从内容与语言特色两方面来“求同存异”。学生在比较、鉴赏的过程中,发现老舍写普通北京平民“过年”的习俗时,既可以是拉大时间跨度写林林总总的风俗习惯(如《北京的春节》和《正红旗下》的“过年”片断),又可以是聚焦新年的第一天(如《新年醉话》)专写一个方面;在语言特色上他既有娓娓道来,朴实中有韵味(《北京的春节》),又有幽默风趣,俏皮中有隽永(《新年醉话》),还有俗白中的饱含温情(《正红旗下》中的“过年”片断)。学生最后反复朗读发现:不管哪个片断都洋溢着浓浓的“京味儿”,这就是语言大师的绝妙之处。在阅读中,学生在不断丰厚节日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在丰厚自身的语言文化底蕴。

二、搭建活动平台,融合课堂学习和生活实践

(一)与校园节日文化融合

我校每年寒假前夕都会举行“迎新民俗文化节”活动,每个年级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民俗文化。教师组织活动时可以结合统编教材中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容,开展一系列关于中国春节的语文学习体验活动,表1是教师以“春节”为主线设计的实践活动。

表1 以“春节”为主线的实践活动

以“春节”为主线的探究性实践活动,凸显了年 段特征,落实了语文要素,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如二年级的学生是“做词语卡片”,他们在活动中进行了自主识字、归类积累词语;三年级的学生是“围绕某个风俗的特点”介绍春节,落实了该单元“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能力训练;六年级的学生是“搜集、调查、访问、参与、形成研究报告”,这为单元习作做了铺垫。各年级“迎新民俗文化节”中的语文活动,它们之间相辅相成,语文学习能力螺旋递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真切感受中国春节的深厚内涵,深入了解民族文化。

(二)与家庭生活融合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是厚植“家国情怀”“中国灵魂”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寄托着“合家团圆”“感恩戴德”“贵和尚美”的美好意愿。新课标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因此,教师弘扬节日文化的内涵也需要家长的配合。我校举行的“春联文化”进阶式学习活动,与语文教材相衔接,与学生家庭生活相融合,文化渗透与语言实践相结合,促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图1是“春联”的进阶式系列活动内容。

图1

学生在教材内容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符合年段特征、学段目标的家庭体验式活动来深入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第一学段的学生通过吟诵、摘抄春联、贴春联,初步感知春联的特有形式;第二学段的学生关注春联的分类,知晓春联因人们的美好愿景不同可分为不同的样式;第三学段的学生在充分感知春联的意蕴和语言形式特点的基础上,创作春联,学生在训练语言表达的同时也受到了文化浸润。

三、打通学科壁垒,融合语文和其他学科

(一)品文赏乐读画,与艺术学科关联

五年级上册民间故事单元中的《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两篇文章是关于七夕节日的传说。为了帮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创造性地进行复述,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学习活动:第一,要求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梳理情节:身世凄苦—喜结良缘—男耕女织—织女被抓—追赶织女—七夕相会。第二,要求学生再读课文,画图配文。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一幅画面,想想“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里会有什么,学生根据情节绘制连环画,配上简要文字。第三,要求学生展示连环画,并根据画面创造性复述故事。

(二)吟诵体验探究,与综合实践互补

古诗词的学习可以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如月亮作为意象代表着时间飞逝、人间的悲欢离合,寄寓着不同的情感,我们可以把这些称之为“月”文化。学习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之《十五夜望月》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中秋月文化”主题实践活动。

第一,赏月——拍摄或搜集中秋节圆月的照片、图片。第二,品月——品赏李白的“爱月情结”,重点欣赏《古朗月行》《月下独酌》《峨眉山月歌》;比较不同诗人的笔下之月,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苏轼的《水调歌头》,王建的《十五夜望月》等;品味今人写月的名家名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贾平凹的《月迹》,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第三,探月——观看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纪录片和祖国嫦娥号探月卫星发射纪录片。第四,赞月——结合整个实践活动,写一篇与月亮有关的习作。这些有层次的活动开展,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路径和方式,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习传统节日文化。

总之,语文教师应把握语文课程的本质,准确、恰当地挖掘节日文化资源,紧扣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将文化渗透与发展语言有机融合,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春联传统节日中华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你家春联贴对了吗?
新春联
新春联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