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明上河图》中宋代家具的形式研究

2020-09-01牛思琦LiMengampNiuSiqi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6期
关键词:桌腿清明上河图画卷

■李 萌,牛思琦 Li Meng & Niu Siqi

(沈阳建筑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168)

在中国绘画史中《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代表,它将风俗画推到了高峰时期,全幅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作者张择端通过高超的写实绘画技巧和全景构图,生动描述了当时市井生活的方方面面, 记载了汴京郊外的乡村风光、汴河的繁华景象、船工的细致工作、文人的悠闲自得、两岸房屋的风格特点等[1]。它是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的珍宝,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其中,画卷中出现的许多家具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家具史的宝贵资料。

家具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发展。通过不同的材料和制作工艺展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追求。宋代家具是古代家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承上启下,既是对唐、五代家具的继承,也为明代家具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唐代佛教兴盛“胡式”起居方式逐渐流行,从低坐家具向高坐家具过渡时期。五代时期家具变唐代家具的厚重为简洁。到了宋代由于文化的倡导,人们的起居方式由席地而坐转变为垂足而坐,高坐家具正式得到普及[2]。宋代城市经济高度发展,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催生了丰富多元化的市井文化,人们不仅注重审美和功能,更加注重人文精神享受[3]。通过对《清明上河图》中所绘家具的概括总结可以深入解宋代家具的形式和风格特点。

1 椅子

1.1 交椅

在《清明上河图》丰富的画面中共出现了四把交椅。从左到右看,第一把位于城门旁赵太丞家一楼大堂中央,三位站立交谈的人旁边空置的就是一把交椅。搭脑出头,下设平行凹凸靠背,方便人倚靠,上铺稻草可以保暖。第二把位于赵太丞家旁的宅院里,虽看不到交足但从扶手处可看见鹅脖应是交椅无疑(图1)。第三把在城内“久住王员外家”旅店二楼内,有位正在读书的书生,旁边有一把交椅,虽也只是露了一侧但可以清楚地看见搭脑、座面及交足。第四把位于城门内第一间铺子里(有学者认为是税务所),税官坐的正是一把交椅。

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交椅并不是普通人使用,而是有一定身份和地位象征的人使用。常放置于空间的正中央庄重、显要的位置,其地位象征功能超过其使用功能[4]。宋代的交椅也常用流行的“牛头形”搭脑形式,并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成搭脑前曲,末尾再弯曲的一种新形式,为“圈椅”、“太师椅”明式家具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 靠背椅

宋代靠背椅的造型简洁但发展形制丰富。《清明上河图》中城门楼外算命摊里,先生所坐就是一把直搭脑横向的靠背椅。在河旁边的小酒馆中也有三把直搭脑纵向靠背椅。酒馆的隔壁同样放置了两把靠背椅,虽只露出了上半部分但从其形式仍可以看出与酒馆内的座椅相同。

宋代的靠背椅按搭脑的造型可大致分为直搭脑式与曲搭脑式。搭脑设计更满足人的需要,自然简洁的线条也增加了椅子的美感。靠背椅的靠背按照人脊柱接触方向也分为横向靠背与纵向靠背两种[4]。《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多为纵向式靠背。宋代的靠背椅在整体形式上追求了形式美和功能的协调统一,在满足人倚靠需要的同时,造型自然简洁、端正雅致。搭脑形式的变化、靠背板横向纵向之分、腿部的圆腿方腿这些部件不同的组合形成不同的表现形式,既有直线的严谨又有曲线的温婉优美,具有节奏与韵律之美[5]。宋代家具对明代家具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宋代家具自然流畅的线条、和谐统一的造型在明代家具的造型中也可以看到。

1.3 双人连座椅

在画卷中招牌写着“刘家上色沉檀楝香”的店铺外,摆放着一张可供双人并坐的椅子,无扶手,直搭脑横向靠背椅,这是《清明上河图》中仅有的一把横向靠背椅(图2)。这把椅子是按照店铺入口的大小而“量身定制”的,这也代表了在宋代就有家具定制的开端[6]。双人连座椅实际是由两把椅子连接而成,在椅子的座面下设牙条,前腿之间设横撑,前腿与后腿之间设枨子。与其他家具相比设计更为精致,也代表这家店铺在街市中的等级为最高。

宋代的座椅简单朴质清新,这正与宋代人简朴的生活方式相呼应。虽然家具的种类、造型、工艺等一直在进步,但宋代座椅中一些关键元素搭脑、枨子、靠背等形象也一直沿用至今。

■图1 赵太丞家一楼大堂和赵太丞家旁的宅院内的交椅

■图2“刘家上色沉檀楝香”店铺外的双人连座椅

■图3 汴河两岸普通的桌

■图4 “正店”门前市井小贩用的折叠桌

■图5 柜台桌

■图6“孙羊店”门前的挑桌

■图7 与桌配套的凳

■图8 特殊的凳

2 桌

2.1 普通的桌

在《清明上河图》中汴河两岸,热闹的市井生活出现了许多饭馆、酒馆、茶馆,也出现大量的桌。这些桌依据店铺需要不同,尺寸也不同,有高低长短之分。桌面较厚实,四条桌腿,桌腿下设月头和牙条,造型简洁朴素。有粗腿桌,桌腿结实整体风格比较浑厚,也有细腿桌整体风格简练,主要满足百姓生活的实用功能(图3)。

2.2 折叠桌

在画卷中“正店”的门口,有一位小贩携带桌腿支架,将木板平放上面就形成了摆放货物的桌,这样的桌组合拆卸都极其方便(图4)[7]。桌腿支架采取四角顶部向内收、尾部向外张开的形式。这种折叠桌便于拆分,是古代人依据其生活需要进行设计的作品。在现代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折叠桌的影子。

2.3 柜台桌

画卷中琳琅满目的商铺里也有许多店面需要柜台,柜台桌由此形成。在宋代是较为新颖的商业家具,画中每家商铺的柜台都不一样。柜台的形式多种,高低不一,有长方形和L形,有的台面较厚,有的下面还有一层台面可以摆放东西(图5)。有一定的装饰但不繁重,还有的柜台还设置织物从桌面垂落下来。各种不同的柜台形制为后来柜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4 挑桌

除了前面所述的三大类外,宋代家具的功能丰富多彩。在《清明上河图》中也有一种特殊的形制。在画卷中“孙羊店”门前,小贩摆了一张造型独特的货担下面是一张挑桌,前后组件都是由竹子组成,上面铺设稻草摆放货品,桌面用斜枨灵活支撑,下面有可收起的桌腿,方便小贩走家穿巷,也可以方便随时摆摊(图6)。

宋代桌子的实物至今存在较少,从汴京繁荣的街景可以看出,人们也开始在设计上有了一定的追求和创新,一些桌子构思巧妙对后代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3 凳

3.1 普通的凳

画卷中有大量的桌同时也有配套的凳。凳子的形状是长的或短的,凳子的表面大多是长方形的,被称为条凳。大量出现的桌凳表示在宋代高坐家具已融入到人们生活中使用。除高度外,凳的结构与桌的结构类似。使用群体为生计奔波的老百姓,其形象简洁朴素,强调结实耐用[8]。凳子四周有牙口,由四个方形凳腿组成,凳腿为侧角式,风格与桌子协调统一(图7)。这是唐代以来民间高坐家具的继承也一直沿用到后代。

3.2 特殊的凳

在画卷中“赵太丞家”左侧门口处有一个,工匠在条凳上工作,条凳低矮粗壮,稳定坚固,凳面较宽。一凳多用,可以看出不仅仅用来坐,也可以作为平时的工作台。类似这种多用途的凳也出现在城门下手艺人手中,剃头刮脸的人所使用的长凳,不仅可以供顾客坐,也可以用来放置工具(图8)。由此可见,这种凳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耐久性,在尺寸和功能上都与普通的凳有所不同,他们依据需要有不同的形式[9]。在现代农村一些劳作中也可以看到其缩影。

4 结语

通过本文对《清明上河图》中椅,桌,凳三大类型家具的分析。结合宋代当时的社会背景,宋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达到了高峰,手工业庞大。当权者的宋代皇帝大多数提倡简朴,审美也以“古朴”和“淡雅”为主,因此宋代的家具虽然形制丰富但并不雍容华贵,而是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家具的形式美。宋代建筑行业发展发达,建筑里必须依靠家具装饰,因此宋代的家具也遵循了建筑上“轴对称”的特点,家具较为方正。手工业的进步也使家具告别了单一的形式,可以依照用户的需求不同定制不同尺寸的家具。《清明上河图》作为宋代画作的代表之一,对我们研究宋代家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宋代家具的发展是家具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明代家具的兴盛更离不开宋代家具的开拓和基础。

猜你喜欢

桌腿清明上河图画卷
中国画卷
罗米的画卷
绘就最美生命画卷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拍案称奇
基于多目标的平面折叠优化问题的研究
伤不起
谁的功劳大
《清明上河图》身世传奇:多次入宫曾遭劫被调包
《清明上河图》的盛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