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前瞻性护理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预后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2020-09-01祝芳芳于亚玲
祝芳芳,于亚玲
(江苏省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500)
结肠息肉是肛肠癌前病变的一种形式,作为常见疾病形式的一种,其恶化的概率较高。常规治疗方法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这种治疗措施在临床上有良好效果,能够完成对消化道黏膜的息肉一次性切除,但因病情影响因素复杂,手术后不可控因素较多,因而并发症的类型及概率较高,如未能为患者提供科学护理,会使得术后恢复效果不佳,甚至有病情恶化的风险[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中,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共有男16例、女14例,患者年龄25~82岁,平均(63.52±4.21)岁,包括结肠息肉16例、直肠息肉14例。观察组患者共有男18例、女12例,患者年龄24~80岁,平均(62.15±3.31)岁,结肠息肉18例、直肠息肉12例。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实验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通过超声内镜进行术前检查,观察病变位置信息,确定息肉数目、部位、形状、高度等参数信息,对息肉进行环周标记,根据标记的位置信息进行黏膜下肾上腺素氯化钠液的注射,使息肉与肌层分离后用高频电将息肉电设备切除。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体征状况密切观察,做好手术前准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前瞻性护理措施,(1)术前准备:将手术室温度及湿度调节到适宜状态,做好器械及仪器准备,与患者进行深入交流,明确患者的病史,做好术前的各项基础检查,做好肠道清洁工作。(2)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情绪疏导,对患者进行病情信息宣教,让患者对自身疾病及手术的流程有一定程度认知,避免术中产生恐慌感,以亲切的态度与患者沟通,避免患者的负面情绪对手术顺利进行造成影响。(3)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密切与医生配合,维持良好的手术仪器状况,观察患者的体征及反应,帮助患者更换体位,必要时进行腹壁加压,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则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科学预测,根据患者状况提供相应抗感染药物。(4)饮食护理:指导患者术前3d左右开始维持半流质饮食,手术当天禁食,术后鼓励患者保证合理的饮食方案,2-3d内维持流质饮食,后循序渐进地增加纤维素食用量,可饮用温水强化胃肠动力。
1.3 观察指标
对照应用不同护理方式的两组患者预后效果及胃肠动力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中所应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20.0,其中计数资料用n(%)形式表示,通过x2完成组间验证,计数资料表示形式为(±s)组间验证工具为t,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标志为P<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n(%)]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胃肠功能对比
对比可见护理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胃肠功能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胃肠功能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胃肠功能对比(±s)
组别 例数 肠鸣音次数(次/分) 腹胀情况(h/d)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30 1.25±0.241.62±0.233.07±0.322.45±0.26观察组 30 1.22±0.283.67±0.283.04±0.351.43±0.29 t 0.575 40.004 0.447 18.518 P 0.567 0.000 0.656 0.000
3 讨 论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是一种肛肠科常用的治疗技术,能够对病灶部位完整切除,治疗效果良好,多数结直肠息肉患者能够通过这种治疗手段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在患者手术前后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实现抑制复发、改善预后的目的,前瞻性护理内容主要涉及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中护理、生活护理等几个方面,从而维持患者最佳体征状态,为术后恢复打下基础[2]。此次研究中,我院6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应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胃肠功能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应用前瞻性护理的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预后,优化患者的胃肠功能状况,对于患者的痊愈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