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故宫养心殿和养性殿的比较分析

2020-09-01牛筱甜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斗拱建筑

牛筱甜,许 政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北京 100044)

北京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次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正式迁都北京。之后历经明代、清代、民国时期,直至新中国成立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北京故宫中的建筑是明、清建筑的代表,也是中国古建筑大木作技术的集大成者。

北京故宫养心殿区位于紫禁城内廷乾清宫西侧(图1),包括养心殿、工字殿、后殿、梅坞等18座文物建筑(图2)。主体建筑养心殿始建于明代嘉靖十六年,万历年间曾修葺养心殿。清初顺治皇帝曾把养心殿作为其寝宫之一,并于顺治十八年逝于养心殿。康熙初年曾在养心殿设立清宫造办处,直至雍正时期养心殿才真正成为了清代皇帝的寝宫与日常理政的中心。清朝共10位皇帝曾先后在养心殿居住执政。现存养心殿正殿为黄琉璃瓦顶,面阔3间、进深3间的殿阁式七檩单檐歇山顶建筑。明间及西次间前出面阔6间、进深1间的四檩悬山过垄脊抱厦,为六样黄琉璃瓦屋面。

养性殿位于宁寿宫区宁寿宫后的养性门内(图3),位于宁寿宫区的中轴线上,为清乾隆三十七年仿内廷养心殿为自己建造的太上皇寝宫。现存养性殿正殿为面阔3间、进深1间,六样黄琉璃瓦屋面的殿阁式七檩单檐歇山顶建筑。明间及西次间前出面阔4间、进深1间的四檩歇山过垄脊抱厦,为六样黄琉璃瓦屋面。

图1 养心殿区和宁寿宫区的位置(来源:作者据故宫博物院官网底图改绘)

作为清朝皇帝政治中心的养心殿和作为太上皇颐养天年而建的养性殿都具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尤其在建筑大木作方面更为突出。养性殿虽仿养心殿而建,但前者为清代官式大木结构代表,后者为明代官式大木结构典范。因此,除在形制、大小、功能上有诸多共同点外,二者在大木结构方面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尤为值得我们比较研究。

1 用“材”制度比较

图2 养心殿院落平面图(来源:作者自绘)

图3 养性殿院落平面图(来源:作者自绘)

中国木结构建筑有一个标准尺度,作为构件断面的计量单位。宋代称为“材”,清代称为“斗口”。宋《营造法式》规定以斗拱的拱高作为材高,1足材为21分;清代工部《工程做法》改为以斗拱的宽度,即“斗口”作为计算单位,1足材为20分;从表面上看,改动不大,然而却大大简化了工程计算强度。此外,中国古代建筑用材尺度,从唐至明清有一个逐渐缩小的趋势。

明代材分制已基本废止不用。明代木结构所用的斗口尺寸比元代和元代以前的建筑物都显著减小。从现有的明代建筑看,斗口最大是12.5 cm,折合营造尺是4寸(1营造尺=32 cm[1]),如太庙中轴线上的4座大殿。斗口最小是7 cm,其中最常用的是8 cm。如,智化寺的主殿智化殿斗口就是8 cm,配殿、藏殿、门殿和天王殿斗口都是7 cm。可见,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大于配殿、门殿等次要建筑的用材。故宫明代建造的养心殿就采用8 cm的斗口,相当于营造尺2.5寸。

清代建造的养性殿斗口依然是8 cm,对应清代的八等材。然而,清代最大的用材,如故宫太和殿,面阔11间,重檐庑殿顶建筑,斗口仅为9 cm,折合营造尺2.8寸,比七等材3寸稍微小一点。综上所述,明代最大的用材是4寸,到了清代最大的用材不足3寸,可见清代用材普遍减小。针对养心殿、养性殿的8 cm斗口,则是延用常规的做法。

2 地盘大样比较

养心殿正殿的平面为面阔3间、进深3间的布置形式,明间两侧进深方向中间所加3根圆柱皆为附柱,圆柱端头没有伸至斗拱层,而是抵在了内额枋下部(图4中深红色檐柱为养心殿的结构柱,斜线部位的2根额枋为一整根额枋,图5中深红色柱子为养心殿正殿结构柱)。养心殿正殿除进深方向外,面阔方向上的各间分别增设2根方形附柱,东西对称,共计32根柱。

养性殿也为面阔3间、进深1间的布置形式(图6),因为其明间、次间两侧进深方向的4根额枋为一整根木材,明间、次间两侧进深方向中间的3根圆柱均为附柱,仅有前后檐柱为结构柱(图6、图7中深红色的檐柱为结构柱)。清代相较于之前金、元、明3朝,木材十分短缺,因此养性殿的额枋为3根细木拼合而成,弥补了木材不足的问题。养性殿面阔方向上前檐东次间及后檐的东西次间都增设了2根方形附柱,而前檐的西次间则增设了3根方附柱,其中间1根与抱厦檐柱相对应,东西不再对称,共计33根柱。除此以外,养性殿北侧还增设14根柱,形成廊道空间,与东西侧廊道连接,形成围合的院落布局。

养心殿抱厦与正殿的明间、西次间相接,面阔2间,抱厦前后檐柱共计14根,其后檐柱落于抱厦台基上,前檐柱紧贴台基落于地面柱础之上[2]。养心殿正殿平面上并未因使用大檐额而减少或移动柱子,仍然保持明代柱网特点。规整严谨,纵横有序,且梁架清晰,结构严整。养心殿抱厦的柱网与正殿柱网在面阔方向上一一对应,但并没有完全对齐。养性殿抱厦正对其主殿的明间与次间的一半,面阔2间,抱厦仅有5根与主殿柱网一一对齐的前檐柱,抱厦梁架后檐直接搭于养性殿主殿的檐檩之上,为一整体。养性殿平面柱网规整严谨、纵横有序,且梁架清晰,符合清代柱网规制。

图4 养心殿地盘大样(来源:作者自绘)

图5 养心殿结构柱位置(来源:作者自绘)

图6 养性殿地盘大样(来源:作者自绘)

养心殿正殿3个开间前后檐上皆为整根木料的承重额枋,额枋两端插入檐柱柱头内,每根额枋下放置2根方檐柱支撑(图8)。养心殿正殿明间东西缝前后檐柱间施横跨3间的通长内额枋(图9),内额枋上施品字科斗拱,这种在内柱头上施通长“大内额”承载上部梁架的做法多见于金元时期,与宋代《营造法式》中的“檐额”做法的结构功能相同。金代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与元代山西洪赵县广胜寺下寺正殿皆是采用大内额做法。这种做法整体性强且节省梁架,养心殿正殿明间两侧的大内额下还增设3根支撑的圆柱,减小了大内额的跨度,使结构更加稳定。养心殿正殿山面施3根额枋,进深3间。

图7 养性殿结构柱位置(来源:作者自绘)

图8 养心殿面阔方向额枋(来源:作者自绘)

图9 养心殿进深方向额枋(来源:作者自绘)

养性殿前后檐面阔方向上也分别设3根通长额枋(图10),与养心殿正殿不同之处是,清代时期工匠们在施工中常采用拼镶方法,将小料拼成大料,养性殿前后檐上的额枋都是由小木料拼合而成。养性殿面阔方向除前檐西次间的额枋下设3根方檐柱外,其余各间额枋下皆设2根方檐柱。另一个不同点是,养性殿明间东西缝与山面前后檐柱间皆施通长额枋(图11),每根额枋下放置3根圆间柱支撑,和面阔方向额枋一样,这4根额枋也采用了拼镶的手法,是由小木料拼合而成。

宋《营造法式》中规定:“若逐间皆用双补间,则每间之广丈尺皆同,只心间(即明间)用双补间者,假如心间用一丈五尺,则次间用一丈之类,或间广不匀,即每补间铺作一朵不得过一尺。”在此说明,是按补间斗拱的数目来定面阔的尺寸,但每朵斗拱间距并无固定的规定。清代《工程做法》就明确规定,斗拱攒当为11斗口,若明间用平身科6攒,明间的尺寸就是7个攒当,折合77斗口。

养心殿正殿面阔方向平身科斗拱之间的攒当约合9.7斗口,平身科与柱头科之间和平身科与角科之间的攒当较大,约合10斗口,养心殿山面平身科与平身科之间和平身科与柱头科之间的攒当合9.75斗口,而平身科与角科之间的攒当合10斗口(图12),表明养心殿正殿各攒当不是完全相等,但差距较小,体现了明代的斗拱间距并无固定数值的规定。养性殿明间面阔方向的斗拱攒当大小相同均为9.75斗口,东西次间与山面的斗拱攒当也相等为10斗口(图13)。养性殿与养心殿正殿相比,各间的斗拱攒当都相等,且更接近11斗口,也更加接近清代斗口制做法,体现了由明至清,斗口制逐渐成熟完善的特征。

图10 养性殿面阔方向额枋(来源:作者自绘)

图11 养性殿进深方向额枋(来源:作者自绘)

养心殿正殿与养性殿的地盘大样十分相似,皆为面阔3间,台明宽深的比例与面阔进深的比例十分接近。但仍有以下几处不同之处:①养心殿正殿进深方向为3进,而养性殿进深间数为1进,这与其明间及山面使用大额枋承托上方梁架有关;②养心殿正殿的抱厦位于明间和西次间前,而养性殿的抱厦仅位于明间与西次间一半的位置,较之养心殿正殿抱厦小。

图12 养心殿斗拱攒当合斗口数(单位:斗口)(来源:作者据故宫古建部测绘图改绘)

图13 养性殿斗拱攒当合斗口数(单位:斗口)(来源:作者据故宫古建部测绘图改绘)

3 木构架的型制特征分析

3.1 主殿木构架的型制特征

明代官式建筑的大木构架类型总体上仍承袭宋代《营造法式》制度,但随着明代大木作技术的发展及构架形式的演变,殿堂式建筑的形式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3]。养心殿正殿和养性殿的大木结构可分为柱网层、斗拱层、屋架层,与殿堂式建筑的结构形式相符。

养心殿正殿柱网层主体的大木框架是由立于台明上的12根结构柱与14个额枋构成的(图14、图15)。养性殿的主体大木框架由台明上的8根结构柱与10个额枋构成,其余柱子皆为附柱(图16、图17)。另外,为了更好地承托上部梁架,养性殿还加大了额枋的高度。两殿前后檐额枋下增设圆形附柱,是为了面阔方向门扇的安装更加便利。

图14 养心殿西次间横剖图(来源:作者据故宫古建部测绘图改绘)

图15 养心殿脊步纵剖图(来源:作者据故宫古建部测绘图改绘)

养心殿正殿额枋之上的平板枋为斗拱层,外檐处斗拱为五踩单翘单昂斗拱,前后檐及山面柱头之上均为柱头科斗拱,内额枋上则为品字科斗拱,在其内额之上附柱对应位置处的斗拱与柱头科斗拱不同,没有梁头与昂嘴,而是同内额的品字科斗拱相同,仅将其纵向的翘加宽至原来宽度的2倍,来代替柱头斗拱。养性殿的外檐斗拱也为五踩单翘单昂斗拱,与养心殿不同的是,养性殿山面全部为平身科斗拱,没有柱头科斗拱,内额枋与抱厦内额枋之上都为品字科斗拱,无柱头科斗拱。

养心殿正殿的屋盖层在明间前后檐柱柱头上设通长的七架梁,七架梁之上由坨墩承接五架梁,其上再设坨墩由其承接三架梁和脊瓜柱;养性殿梁架与养心殿类似,不同之处则是没有设坨墩,而是增设了四榀梁架,以承托屋架重量(图18、图19),其中明间增设两榀,东西次间各增设一榀。养心殿正殿东西次间下使用金枋带趴梁的做法,由踩步金随梁拉结,上承踩步金与下金檩相接;养性殿东西次间在斗拱层四角处设抹角梁承托趴梁,再承托踩步金与下金檩。明代的歇山建筑中,转角部位采用抹角梁与溜金斗拱结合承托挑檐檩的做法较为常见,因其结构合理,对上部构架的影响也较小。但在养心殿正殿与养性殿中,反而是清代所建造的养性殿采用了抹角梁的做法,因此种做法可以使用较少的木料而达到相同的效果,故大大节省了木料。

图16 养性殿西次间横剖图(来源:作者据故宫古建部测绘图改绘)

图17 养性殿脊步纵剖图(来源:作者据故宫古建部测绘图改绘)

图18 养心殿梁架示意图(来源:作者自绘)

图19 养性殿梁架示意图(来源:作者自绘)

3.2 步架举高特征

据现存实物了解,自唐代以来,木构架举高是随着时代的前进逐代增高。如唐代接近1/5左右,宋代《营造法式》规定殿堂结构建筑为1/3,厅堂结构为1/4,北京的明代建筑中,包括殿堂结构和厅堂结构的建筑物举高都接近1/3,清代建筑的举高进一步加大[4]。养心殿正殿举高为1/3.1,与明代大部分殿堂结构的举高相差无几。养性殿的举高小于养心殿正殿的举高,也小于大部分的清代建筑举高。

养心殿正殿总举架高与步架长之比为1/3.1。其檐步大大超过金步和脊步,脊步与金步步长尺寸接近但不相同。养性殿正殿总举架高与步架长之比为1/3.5。一般清代殿式建筑中除檐步稍大,其余各步架大体相等。养性殿檐步也大大超过金步和脊步,脊步与金步步长尺寸相同。养心殿金步为檐步长度的75%,比较符合明代中期大部分建筑的例证范围。养心殿正殿建于明代中期,可以看出它虽然步架不匀,尺寸自檐步至脊步依次递减,但是金步和脊步的差距已经十分的小,说明其已经逐渐接近清代的规定。

3.3 收山做法比较

歇山收山,即指歇山建筑梢间屋面上部的山花板、博风板安装的部位采用山面檐檩(带斗拱的建筑按正心桁)的檩中向内收进的做法,收进的距离即为收山值。明代歇山建筑的收山值大小都不相等。宋《营造法式》卷五规定:“九脊殿收山自梢间或尽间梁缝中心线向两侧挑出,尺寸依构架椽数多寡而定,一般为2~5尺不等[4]。”至明代,歇山建筑中收山值出现大幅度减小趋势。据调查数据可知,明代山面檐檩收至山花板外皮的尺寸多在1.5~2檩径,收山值的计算方式也逐渐采用由山面檐檩向内收进的方式,且歇山收山值在明代并未完全确定。清代《工程做法》规定自山面正心檩向内收进至立闸,山花板外皮为1檩径[5]。

养心殿正殿的收山值为1.7檩径宽度,虽然明代没有完全确定的收山值,但养心殿的收山值在明代歇山建筑收山值的范围内,符合其年代特征。养性殿的收山值尺寸约为1檩径,与清代规定相符(图20、图21)。可以看出,明代的收山做法已逐渐向清代做法靠拢,为清代的规定奠定了基础。

图20 养心殿正殿收山做法(来源:作者自绘)

图21 养性殿收山做法(来源:作者自绘)

踩步金是专门用于歇山建筑山面的梁。养心殿正殿则与养性殿不同,其踩步金为1根檩条,与前后老檐檩等高,养心殿正殿的踩步金未做椽碗,山面的檐椽直接搭在这根檩上,在内侧用一块木板遮挡住椽尾(图22),这种踩步金的使用方法为明式做法。养性殿的踩步金两端似檩,中间似梁,侧面做椽碗承托山面檐椽(图23),这是典型的清代踩步金的做法[6]。此外,梁思成先生在《清式营造则例》中关于踩步金写道:“歇山大木,在此梢间顺梁上,与其他梁架平行,与第二层梁同高,以承歇山部分结构之梁”,即歇山建筑梢间的踩步金与同层的梁位置同高。养心殿正殿踩步金檩高于同层五架梁位置,下面的踩步金下枋位置又低于五架梁底部;养性殿的踩步金则与同层五架梁位置不同高,踩步金底面高于同层五架梁并与下金檩的下切线平齐。二殿的踩步金位置皆与同层梁位置不同,并略高。

养心殿在踩步金下施金枋带趴梁,扣在山面檐檩上,梁头与檐檩结合处做阶梯形榫,既是承接踩步金的梁架,又是梢间的金檩枋,断面较大,以便承接踩步金及其上的构架(图24),这是歇山建筑中比较常见的构造形式。

图22 养心殿山面踩步金轴测图(来源:作者自绘)

图23 养性殿山面踩步金轴测图(来源:作者自绘)

养心殿正殿的山面使用金枋带趴梁来支撑踩步金,养性殿则不同,养性殿在山面四角处设抹角梁直接搭于平板枋之上,抹角梁上方施下金枋承踩步金(图25)。这种做法对上部的构架影响较小,结构较为合理,而且相较于使用大断面的金枋带趴梁,这种做法更可节约木料。

图24 养心殿趴梁位置轴测图(来源:作者自绘)

图25 养性殿抹角梁位置轴测图(来源:作者自绘)

4 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分析得出,养心殿自明中期始建至今,历经明清两朝,雍正、乾隆均寝兴在此,嘉庆以后,各帝亦皆居此殿,其正殿大木结构未有大规模变化,仍保持明代最初建造时式样;养性殿为清中期仿养心殿建造,外观与养心殿极为相似。二者的面阔进深之比、柱网布置、立面比例等都差别不大,十分相似。但仍有以下几点不同:

(1)养心殿大木构件用材大,多为整料;而养性殿的大木构件用材小,梁、檩、枋等截面都比养心殿小,且大额枋等采用了拼镶做法。

(2)养心殿正殿“步架不匀”,各步架都不相同,由脊步至檐部逐步增大;养性殿除檐部较大外,脊步、金步等步架都相等。

(3)养心殿正殿的收山尺度大于养性殿1檩径做法,为1.7檩径。

(4)养心殿正殿使用金枋带趴梁的做法承托踩步金;养性殿则使用了抹角梁承托踩步金。二者的不同之处反映了官式建筑在明中期向清代过渡时期的特征。

养心殿作为清代多位皇帝的起居之所,史料记载相当丰富,所谓养心,取义于《孟子·尽心篇》“养心莫善于寡欲”,意思是思想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克制各种欲念[7]。

养心殿自明代始建至清代成为政治权力中心,格局一直变化,经历过多次修缮与改建,但养心殿正殿的大木构架并未经过改动,还保持着明代始建时的式样,是体现明代大木构造做法的一个宝贵实例。它的地盘大样、木构架的型制特征、大木构件比例等,皆可为今后研究以及复原明代建筑提供参考和借鉴。而养性殿作为太上皇帝寝宫,位于宁寿宫区的养性门后,“养性”出自《孟子》,意为养育正性以达到仁的境界。养性殿作为故宫内重要的清代中期建筑遗存,此时的清代建筑制度已经基本成型,是体现清代《工程做法》的一个重要建筑参考。同时,养性殿为仿照养心殿而建造,二者在大木构架中的不同之处,又是明清建筑不同的重要体现。二者皆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研究价值。

综上所述,养心殿与养性殿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研究价值,为我们研究与比较明清建筑提供了实例,通过比较养性殿和养心殿的共性与差异,补充完善明、清官式建造大木营造制度,从而为明、清官式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除此以外,如何认识养心殿与养性殿的价值,使其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让后人能从其中得到更多的信息与知识,对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历程有所了解,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所在。

猜你喜欢

斗拱建筑
清东陵木结构建筑中斗拱特点的研究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说不完的斗拱
说不完的斗拱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民居趣读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斗拱
斗拱系列灯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