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毕节金海湖:扶贫产业带动群众增收

2020-09-01万飘阳

当代贵州 2020年18期
关键词:毕节市新区辣椒

万飘阳

初具规模的毕节市金海湖新区双山镇普陆村坝区。(毕节市金海湖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4月中旬,在毕节市金海湖新区双山镇普陆村大棚蔬菜基地,辣椒自动化穴盘育苗播种机运转有序,20余名村民忙着装盘、添加种子、下盘、运输……再过几天,这里将育完可种植3500亩的辣椒苗。

“家里的5亩地流转到基地,我也常年在基地务工,每年有2.5万元左右的收入,在农村生活也算可以了。”谈起现在的生活,普陆村村民葛发云一脸幸福。

“基地里有65个大棚进行辣椒育苗,可供3500亩土地种植,公司与合作社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合作社又与农户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保障椒农利益。”鸿双农业管理有限公司双山片区经理孙全春介绍。

普陆村由支部引领,以“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引进鸿双农业、四川鹏燊农业等企业发展辣椒等农业产业,群众以土地及劳动力入股,并与公司签订分红及务工协议。目前,产业覆盖全村贫困户440户1900人。

“每年的大棚分红、土地流转费、基地务工收入加在一起,农户的收入可达到3万元左右。”普陆村党支部书记陈炎说,根据当地气候和土质条件,村里在基地轮换种植各种蔬菜。今年,基地种植的280个大棚羊肚菌获得丰收,预计产量8万余斤,总收入500余万元。

产业扶贫是实现可持续扶贫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之一,也是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近年来,毕节市金海湖新区全力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带动群众增收脱贫。

除辣椒产业外,金海湖新区还因地制宜发展经果林、中药材等长线产业。目前,新区已在梨树镇保河社区发展3200余亩梨园,在青龙街道河尾社区、文阁乡海坝村等地发展天麻3000余亩,形成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模式。

“土地按每亩1股、资金按2000元1股计算,年底按所占比例分红。”青龙街道河尾社区润丰合作社法人张亚峰介绍,合作社发展天麻产业年终收益的70%用于社员分红,20%作为社区集体资金,10%作为帮扶贫困户的帮扶资金,目前已利益联结贫困户42户164人。

相比天麻种植项目,茶产业的覆盖面更广。

今年,金海湖新区计划在竹园、双山、文阁、岔河等乡镇发展茶产业1.4万亩。随着茶园陆续投产,产品深加工也加快跟进。

在竹园乡海马宫村茶叶生产车间,加工设备已投入运行,正在加班赶制今年的春茶。

海马宫村紧紧围绕“海马宫村·彝海香玉”打造茶叶文化品牌,采用“合作社+农户+企业”的模式,种植茶叶7000余亩,目前盛产面积达4500亩,带动900余户茶农增收致富,覆盖300余户贫困户稳步脱贫。

“我们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以经营、加工、销售茶叶于一体,去年茶青采了1万多斤,预计今年能采1.6万斤。”海马宫村党支部书记肖才梦介绍。

如今,猕猴桃、蔬菜、食用菌、精品水果、中药材、茶叶等产业在金海湖新区遍地开花。随着扶贫政策的落实、交通条件的改善、产业项目的落地和群众思路的转变,金海湖新区的脱贫攻坚步伐日益加快。

猜你喜欢

毕节市新区辣椒
宜宾市三江新区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17个鲜食玉米品种同台比拼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辣椒之争
瑞雪兆丰年
夏日荷景
拣辣椒
卖辣椒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