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写好抗“疫”热点作文

2020-09-01山东省潍坊市歌尔学校李波特级教师

中学时代 2020年7期

■山东省潍坊市歌尔学校/李波(特级教师)

作文题目及要求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武汉、湖北、全国,乃至世界,打破了这个寒假的平静,又从假期蔓延至今,影响和改变了每一个人的生活。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人人都是战士,都在进行不同形式的战斗。同学们作为战“疫”新生代,宅家不出门,停课不停学,居家学习三个多月,肯定也见证了许多人事变换,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

请你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有真情实感。

(2)不得脱离材料内涵,不得抄袭和套作。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思路解析

同学们需要认真审题,捕捉写作要求,并将提示和限制都解读清楚,再按照命题者的意图进行写作。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

1.拿起“放大镜”

题目关注了社会热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应拿起“放大镜”,仔细研读材料蕴含的丰富内涵。通过分析材料我们可以看到,材料主要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是对疫情事件的概括,从武汉暴发直至蔓延到全国和世界,这就揭示出选材的范围;第二,每个人都是战士,进行不同形式的战斗,也就为选材提供了思路;第三就是联系实际,写出自我,既可以写所见的人世变幻,又可以写自己的心路历程。

作文贵在言为心声,写作前要做到意在笔先。在审题选材前,要先确定文章的立意。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有很多主题可以作为写作备选:众志成城、逆行英雄、心系家国、珍爱生命、崇尚科学、逆境自强、严格自律。

2.开动“选矿机”

确定立意后,就需要确定思路。写一篇好的文章,就像建造一座大厦,需要有好的建筑材料。抗击疫情过程中涌现出很多人和事,开动“选矿机”时需围绕写作主题,根据写作需要精选材料。筛选好写作材料后,还必须布局谋篇,设计写作思路,不能只是将材料堆积罗列。

构思巧,文章才有新意。生活化,作文才有生命力。选择贴近自己生活的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感受展开,写出的文章才鲜活。

3.抒发“真性情”

很多同学写作文之所以让人感觉千人一面、似曾相识,就在于所选材料大致相同,缺少自己独特的视角,更缺少自己个性化的体验。缺少真情,自然就没有冲击力。

很多同学重视语言的文采,尤其注重语言的华丽,但往往忽视抒发情感。文章不是无情物,在作文中展露个性正是其魅力所在。如材料中指出,“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人人都是战士”,每位同学都可以自问,自己在“战场”上经历了什么,攻坚克难之后有了怎样的成长。如果有这样的追问和思考,相信写出来的作文是非常吸引人的。

素材积累与运用

在疫情蔓延的特殊时期,从江城武汉到神州大地再到世界各地,都弥漫着抗击的气息。从拾荒老人到医护人员再到各界人士,都迸发出巨大的力量。这些都为同学们的写作提供了可利用的材料。从生活中寻找适合的写作素材,可以为作文“找米下锅”。

(一)诗文

1.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出自《绣袈裟衣缘》,作者是日本的长屋亲王。这句话来源于记载鉴真事迹的历史典籍《东征传》。公元8世纪,日本长屋亲王在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绣了十六字偈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如果写世界各地人们并肩携手,共同抗击疫情,引用此诗文无疑是很恰当的。

2.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语出《诗经·秦风》。其全文共三章,每章意义相近,情绪逐渐高昂,展现秦军将士无惧物资匮乏,愿与君王同仇敌忾,英勇无畏奔赴战场的壮心,恰巧与白衣天使英勇无畏战斗在抗击疫情一线相称。这句话被贴在捐赠物品的外箱上,所赠之物医用防护服与诗句的情调亦相谐。

3.青山一道,同担风雨。

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七言绝句《送柴侍御》:“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阿里巴巴集团负责对接了许多海外机构和个人捐赠给中国的抗疫物资。而当日本确诊人数节节攀升的时候,马云公益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凑集100万只口罩送往日本,并附上了这句寄语,表达了两国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情谊。

4.道不远人,人无异国。

韩国大邱作为除中国外疫情最早暴发的地区之一,其疫情发展与防控情况也备受关注。中国驻韩国大使馆紧急筹备2.5万多个医用口罩驰援大邱市,装载物资的箱子上印着“道不远人,人无异国”。这是一句在韩国家喻户晓的名句,出自新罗旅唐学者崔致远,意为道义相同,就不会因国家不同而产生距离。

(二)人物事例

1.抗“疫”前线护士:青丝何足惜,危险何足惧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的30多名护士奋战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前线,她们中间不少是20岁出头的年轻人,从学校毕业没多久。

谭茜是常德人,大年三十这天她本要乘坐高铁回老家过年,得知医院组建发热门诊,身为共产党员的她主动报名。进入病房先要穿上防护服,尽管她的动作已很熟练,但还是花了15分钟才完成整个穿戴过程,因为单单手套就要小心翼翼地戴上三层。穿上防护服后,护目镜面遇到口中呼出来的热气就会起雾,造成视线模糊。长时间佩戴护目镜、N95及外科口罩,面部的勒痕、鼻梁的压痕、耳朵的压红都成了“标配”。

一张张青春、美丽的脸庞背后,是一代代传承的勇敢、无畏、坚忍的精神:综合内科护士贺芝为了方便穿防护服,进入隔离区后把一头长发剪掉;手术室男护士王曙光配合完一台手术后直接进入了隔离区工作,放在科室的衣服也没来得及拿……

2.凡星闪耀——建筑工人的故事

湖北一名建筑工人,参与火神山医院建设多个日夜,其间的辛苦是常人想象不到的。2020年2月6日,他拿到了血汗钱——7200元。他用这些钱购买了145提牛奶,全部捐给了医生。他说:“我是个手艺人,做点微不足道的事,比起他们战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真的不算什么……”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没有豪言壮语,他用最朴实的行动为战“疫”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

3.志愿者的故事

一个经营网络公司的小伙子瞒着家人,在方舱医院当起了志愿者。在出发前,他把支付宝账号及密码、保险单号、银行卡卡号及密码、手机密码都发到了妻子的邮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每个病房都要清扫、消毒、运送垃圾,每天光倒垃圾就要花两个多小时;一有空闲他还承担起接送医护工作者甚至是转运病人的工作。他每天穿着防护服,戴着N95口罩和护目镜,特别不适应,经常会有恶心想吐的感觉。可当他看到医护人员的辛苦,听到康复病人的一声“谢谢”时,觉得一切都值了。

佳作展示及评析

最美逆行者

山东省潍坊市歌尔学校/孙宇航

2020年注定是会被载入史册的一年。在这个漫长的假期中,我们的生活变得截然不同:过年串门聊家常不再流行,还会被认为是挑事,甚至被反感;人人在家中待着,即使什么都不做也是在为社会做贡献;明眸皓齿对人微笑也成为一种奢望,出门都要戴上口罩……但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仅仅是这样轻描淡写吗?不,大错特错!我们所谓的平安,是逆行者用他们的付出换来的。

疫情来临,背向而行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是最近网上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各地医生集结出征武汉前的“请战书”。在众心惶惶之时,面对谈之色变的新冠疫情,医护人员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战场。大年三十,全国各地许多医护人员收到紧急通知,集结前往灾区救援。他们并不是什么超人,而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和私心,但他们是医生、是护士,他们选择去与病魔斗争,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属于他们的使命,也是荣誉!疫情中,他们就是全国人民的靠山,他们化作高墙,把病毒隔绝。向你们致敬,最美的人们!

永不放弃,化身希望

“咔嚓”“咔嚓”,这是与三千青丝诀别的声音。挥动的剪刀下,一缕缕头发离开了它们的主人。为了更好地穿戴防护服,女护士们不得不剪断了乌黑的长发。随着病例的不断增加,落在医护人员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了。为了保证医疗质量,医生们只能竭尽全力,节省一切时间去应对疫情。有的时候,别说是吃饭、喝水,就连上厕所的时间他们也不想浪费,于是他们穿上了成人纸尿裤。每天仅有的休息时间也只能躺在地上小睡一会儿。还有人连休息也顾不上,连夜召开会议商定对策……是他们化作了曙光,守护病人,对抗疫情。向你们致敬,最美的人们!

与子同袍,全民皆战

“卸货!”一声令下,工作人员迅速地从飞机上卸下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物资,货车司机早已在一旁待命,保证第一时间把物资送往前线。在这场战争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战士,我们身边充满点亮生命的关爱。不论是为提供物资而用手刨了三天大葱的村民,还是拿出自己毕生积蓄的老人,抑或是不断捐赠各种抗“疫”物资的各大基金会,都在为这场无硝烟的战争奉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穷人,有富人,有知名人士,也有路人。在这特殊时期,中华民族又爆发出雄狮般的力量,继续创造中国奇迹……

没有人生来自带光环,伟大也始于平凡,只是在关键的时刻,那一个个坚定的背影,那一声声希望的呼唤,那一双双有力的援手,造就了不平凡的民族!

致敬,最美逆行者!

简评:

这篇文章把镜头对准了一类人,那就是疫情之中的逆行者。小作者在镜头中特别注意特写,把医护人员请愿出征、护士们剪掉长发、各行各业竞相支援疫区的感人场景呈现出来。选材很有匠心,文章结构采用了小标题形式的板块组合,将逆行者们的形象立体地呈现出来。结尾画龙点睛,抒发赞美之情。

爱,无界

山东省潍坊市歌尔学校/吴佳欣

爱,是初春的一缕柔光,虽柔弱,却给病房中无助的生命带来一丝希望;爱,是一只小小的蝴蝶,翼翅挥下,却能给大洋彼岸的船只带来巨大动力;爱,是一座桥梁,将所有人的生命,紧紧连在一起。

爱,无界。

2020年初春,原本活力满满的人们,被突如其来的病毒打了个“措手不及”。病毒肆虐,往日繁华的大都市,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座幽寂的“空城”。霓虹灯不再绚烂,红绿灯独自在街道上指挥,野猫野狗时不时来到空荡的马路上寻找食物。这种情形,不但没有让我感到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反而让人们的关系更加紧密了,是爱将中国14亿人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高速上,一辆辆装满食物的货车,一箱箱沉甸甸的口罩、防护服;屋子里,一个个老实待在家里,为武汉加油的人;请战书上,一个个红得动人心魄的“血”指印……还有监护室中,一个个穿着又厚又热的防护服的战士,一位位脸上“刻”满印痕的天使。即使面临的是长时间的高危高难度的工作,他们也不放弃。一次次重新戴上面罩,踏进隔离区;一次次收起自己的恐惧,勇敢地站在抗“疫”一线。为了让病人放松心情,他们努力表现出自己自信、幽默、乐观的一面,在劳累的工作中仍不忘鼓励病人。这是前线的战士、天使爱的见证。

一列列武汉专车,一辆辆飞驰的货车……它们的身影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一道道美丽的彩虹。

爱,不仅在中国,也在世界。一架架飞机运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爱。“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满箱的物资,物资上的标语,让我的心底泛起一阵阵的暖流。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中国的危难时刻伸出热情的援手,让我真正意识到,爱,不分国界。现在中国疫情形势转好,而国外病毒仍在肆虐,时刻铭记感恩的中国也报之以热情的援助,采取“一省对一国”的策略,与世界共渡难关。

爱,将世界连在了一起。

爱不只是对人,更应该对自然。我不禁想到了那些可怜的野生动物,大到黄麂,小到蜈蚣,人类都不放过。野味市场地上流淌的血水,也是某些人流干的良知与人性。果子狸、蝙蝠不应成为人们餐桌上的菜肴……

我想,是时候敲响生命的警钟了。关爱野生动物,是对自己、他人负责;关爱野生动物,是对社会、人类负责;关爱野生动物,更是对自然、生命负责!

我们的爱,应无界。

简评:

这是一篇很有温度的文章,洋溢着让世界充满爱的情怀。读文字时我们很容易产生一种画面感,作者用大爱的情怀,把疫情中的灾难升华成了对无界的爱的呼唤。作者的关注点从四面八方支援疫区的全国人民,到相互支援的世界各国,再到对社会和全人类的使命。这种爱,不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实写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