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调查及综合护理对策

2020-08-31熊英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产后出血综合护理影响因素

熊英

【摘 要】目的:探究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与综合护理措施。方法:本文研究开展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实验对象为时间段内我院收录的78例产后出血产妇,依据护理路径,将患者分为3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39例实验组(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数值。结果:产后出血产妇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流产史、妊娠期高血压、妊娠糖尿病、抑郁、宫缩乏力、巨大儿等方面,且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更优(P<0.05)。结论:产后出血产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有效提高预后质量,需要加强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干预,减少产后出血量。

【关键词】产后出血;影响因素;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8-0266-01

产后出血是产妇在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一直以来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临床上需要产后出血作为重点预防对象。产后出血的主要表现为胎儿分娩的24小时内阴道流血超过500ml,失血过多会引发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贫血等并发症,所以临床上不仅要迅速止血,纠正贫血性休克以及血容量,同时还要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本文主要以我院78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其诱发因素与综合护理对策,以供有关人士参考,现将本文最终报道资料进行如下整理。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入选的78例病例样本均为我院产后出血产妇,在收集患者资料数据时,排除重大器质性病变、资料残缺、配合依从性低的样本数据。此次实验的进行获得了伦理委员会与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将78例产后出血产妇依据护理路径均等分为39例对照组、39例实验组,年龄分别为(28.13±1.27)岁、(29.12±1.28)岁,均采用自然分娩方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SPSS.23处理呈现出数据相似性(P>0.05),符合临床对比实验的需求,详细数据资料见表1。

1.2方法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孕妇流产史、是否患有妊娠期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心理状态、胎盘与宫缩情况等一般资料,总结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在其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主要采用病情观测、用药指导、注意事项告知等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以其为基础,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路径,此次研究重点探究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干预策略,具体内容如下。

1.2.1心理护理

产后出血产妇会出现一定的心理应激反应,引发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等负面心理情绪,这时医护人员需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医护人员可以向患者讲述产后出血影响因素、产后出血治疗流程、预后效果、成功案例等,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治愈信心,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展开治疗。除此之外,医护人员应该给予产妇更多的关爱与鼓励,缩短产妇与医护人员的距离,使产妇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治疗中。

1.2.2预防护理

在产妇分娩前需要检查产妇的凝血功能,一旦产妇的凝血功能出现异常,需要进行重点看护,并且医护人员需要充分掌握产后出血产妇的高危因素,在分娩前准备好抢救器械。除此之外,医护人员在患者分娩过程中,要对患者的血压、脉搏、体温等进行严密观测,做好静脉通道构建等急救方案。

1.2.3饮食护理

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进补暖性、补血食物,当前应给予产妇果蔬类、汤类、人参粥、乌蛋饮等清淡、易消化、補血、补气的食物。但是要注意并不是每一种补品适合产后出血产妇,所以应该做到不乱补、不多补,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来选择补品。

1.3观察指标

①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②产后出血量。③护理满意度评分:采用科室自制评分量表,内容涵盖服务态度、服务技巧、病房环境等方面,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更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3处理本文数据资料,此次指标在临床上显示为计量资料,检验形式为t,结果以±标准差表示,组间数值是否存在差异主要以P值进行判定,P<0.05证明组间差异显著。

2 结果

2.1产后出血产妇影响因素分析

2.2两组产后出血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妇常见的并发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死亡率,通过调查发现,产后出血受到流产史、妊娠期高血压、妊娠糖尿病、抑郁、前置胎盘、宫缩乏力、巨大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多次流产会损害产后出血产妇的生殖系统结构,而妊娠期慢性疾病会导致产妇周围组织血管出现病变,抑郁等负面情绪会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出现异常,而前置胎盘、宫缩乏力、巨大儿等因素会破坏患者的子宫内膜,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

护理水平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因此患者需要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预防护理等方面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服务,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尽量为患者提供所需的一切护理服务,相较于传统的常规护理措施,综合护理干预更具有全面性、针对性。

本文最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产后出血可由流产史、妊娠期高血压、妊娠糖尿病、抑郁、前置胎盘、宫缩乏力、巨大儿等多种因素引发,落实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韦彩霞.影响高龄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多因素分析[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19,29(06):48-50.

[2] 陶琴.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0):106+109.

[3] 庄梦君.导致产妇分娩巨大儿的影响因素及分娩巨大儿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9):88-90.

猜你喜欢

产后出血综合护理影响因素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