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颈静脉孔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围手术期护理
2020-08-31李雪芳
李雪芳
【摘 要】目的:研究颈静脉孔区硬脑膜动静脉瘘(Jugular foramen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JFDAVF)患者在接受血管拴塞治疗的过程中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所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56例JFDAVF患者,按照入院编号奇偶性分为对照组28例,观察组28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和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96.4%显著高于对照组85.7%,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JFDAVF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颈静脉孔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8-0241-01
颈静脉孔区属于人体侧颅底的关键结构,在该区域分布着大量的血管和神经系统,因此在进行手术时其解剖关系较为复杂,当颈静脉孔区和附近的硬脑膜动静脉间进行血管流通时出现异常情况,就会表现为硬脑膜动静脉瘘症状,结合临床数据统计,该类疾病占脑血管畸形的10%-15%。出现JFDAVF症状以后,患者会表现出头痛、眼球突出、耳鸣、球结膜充血以及水肿等相关临床症状,该疾病的发病对象为40-60岁患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多采用静脉栓塞进行治疗,在进行静脉栓塞治疗的过程中相对应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如何在术前、术中、术后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是影响患者后期康复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将探索在JFDAVF患者在接受栓塞治疗时围术期的护理措施,详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于2018年1月-2020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JFDAVF患者56例作为研究样本,男女比例为34:22,年龄区间介于42-57岁,平均年龄为(49.4±3.5)岁。病程时间介于2个月-4年,平均病程时间为(1.1±0.2)年。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颅内杂音、有耳鸣症状,同时有头痛,眼部症状表现为突眼结膜充血,此外还伴有恶心、呕吐、高血压症状。对患者进行头颅MRI检查和全脑血管造影,确诊为JFDAVF症状。将56例患者按入院顺序进行变化,按编号奇偶性分为对照组28例观察组28例,分组后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基线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静脉途径栓塞治疗,运用SeldInger技术进行穿刺,选择患者右侧骨静脉置入8F型血管鞘,左侧股动脉植入5F血管鞘,经路图下引导8F导管到达颈内静脉,微导管到达瘘口,对患者实施弹簧圈和球囊辅助液态栓塞剂(noyx-18)栓塞治疗。
1.2.2护理方法
(1)术前护理
在手术实施之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详细讲解患者的病情基础情况,同时将栓塞治疗方法向患者进行介绍,将该治疗方法的优点、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向患者讲解,使患者能够清楚了解自己的病情,能够了解将要接受的治疗方式以及预期的治疗效果,消除患者心理的恐惧和疑虑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向患者介绍手术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的信心,从而使患者能够更积极的配合手术。在术前为患者做好意识、瞳孔、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肢体感觉功能、血压、体温等相关基础参数的测量,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将测量数据报告主治医师,使主治医师能够结合患者术前基本情况制定手术方案。在术前指导患者进行体位和排便训练,患者手术之后需要卧床休息,因此需要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同时患者手术之后其体位会受到限制,因此对患者进行体位训练防止术后发生尿潴留等相关并发症。
(2)术中护理
在手术前30min给予患者镇静剂,准备好相应的抢救药品和药物。手术时先对患者身体易受压部位放上软垫防,止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穿刺成功以后给予患者肝素化,肝素用量为1kg体重1mg静脉滴入,1h后肝素量减半,然后按照每h10mg追加肝素量一直持续到手术结束。密切监测患者在介入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凝血块,维持患者的活化凝血时间在250-300s。在应用onyx胶进行栓塞治疗之前先振动20min以上,然后应用DMSO0.26mL充满微导管,该药在应用的过程中采用0.16mL/min的速度進行缓慢注射,在用药的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情况,注意为患者保暖。
(3)术后护理
在手术之后患者股动脉穿刺拔管部位需要按压15min以上,指导患者术后卧床休息24h,每2h辅助患者翻身1次,对患者腹股沟穿刺部位进行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并在康复期间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出现红肿、渗血,以防感染。同时给予患者颈动脉间歇压迫治疗,有效的放缓该部位血流速度,增强瘘口部位的血栓形成。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对患者进行造影检查,若患者瘘口完全消失为治疗显效;如果患者瘘口部分消失,血流速度明显缓慢,或者后期复查瘘口消失,为治疗有效;若患者瘘口未消失,或后期加重及复发为无效。
1.3数据统计
在数据统计的过程中采用SPASS24.0进行分析,对于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并用X2检验。数据统计具有显著差异时P<0.05。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96.4%显著高于对照组85.7%,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讨论
临床治疗JFDAVF患者时以拴塞手术为主,然而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治疗效果有显著的影响。结合患者的基础情况为患者在术前做好安全、有效、周密的术前准备,同时在手术的过程中充分的与主治医师进行配合,保障患者手术的顺利实施与开展,可使患者获取良好的手术效果,并在术后给予患者体位护理和颈动脉压迫治疗护理,从而使患者在术后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最终获取良好的疗效。本研究通过实验对比表明,对JFDAVF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因此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志远,王晓艳,邓瑛瑛,夏纯. 颈静脉孔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围手术期护理[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01):83+85.
[2] 邹庆霞,顾巧华,孟田田. 经静脉途径介入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病人的围术期护理[J]. 全科护理,2014,12(22):2069-2070.
[3] 封苏平,姚建珍,周一平,姜国英. 外伤性硬脑膜动静脉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护理[J]. 护理与康复,2006(04):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