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昔洛韦滴眼液与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在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0-08-31李永秋
李永秋
【摘 要】目的:比較阿昔洛韦滴眼液与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试验样本为我院接收的80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入选病例均来自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分组方法为随机双盲法,观察组、对照组各有40例,分别采取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和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5%)比对照组(72.5%)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5.0%)比对照组(25.0%)更低,两组对比P<0.05。结论: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相比于阿昔洛韦滴眼液在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中的疗效更佳,不良反应也更少,更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单疱病毒性角膜炎;阿昔洛韦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中图分类号】R77【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8-0149-01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属眼科常见疾病,由单疱病毒感染而致病,其危险性较大,严重者可导致失明。阿昔洛韦滴眼液和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均属治疗该类疾病的常用药物,何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更佳目前尚有争议,本次试验就此进行研究和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试验样本为我院接收的80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入选病例均来自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分组方法为随机双盲法,观察组、对照组各有40例。观察组中男性和女性各有24例、16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为(41.2±5.1)岁;初发病和复发病各29例、11例。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各有22例、18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平均年龄为(40.5±4.8)岁;初发病和复发病各26例、14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以上资料的差异性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经病原学检测确诊为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排除合并血小板减少、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了试验知情通知书,排除入组前一个月采取过其他药物治疗、对本次试验用药过敏、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本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将滴眼液滴入患者眼睑内,每2小时滴1次,每次1滴即可,每天滴6至8次,该药为湖北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65129。
观察组患者采取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将该药涂抹于结膜囊位置,每天4次,每次使用8毫米长的凝胶,该药为湖北科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50406。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一周。
1.3观察指标
1.3.1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显效:患者眼部充血和刺激症状消失,角膜无水肿,溃疡完全愈合;有效:患者眼部充血与刺激显著改善,有少量角膜后沉着物残留,角膜机制有所增加;无效:患者相关症状无改善或者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3.2就两组患者的治疗安全性进行比较。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发生眼睑痉挛、疼痛、流泪等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并以此为依据判定治疗安全性。
1.4统计学方法
对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卡方检验和t检验判定同类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的差异性,P<0.05时两组差异显著。
2 结果
2.1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就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组间比较P<0.05,详见表1。
2.2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组间比较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其发病率和致盲率均比较高,且治疗难度很大,治疗后极易复发[1]。临床中多采取抗病毒药物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而阿昔洛韦滴眼液和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均属其常用药物。阿昔洛韦滴眼液对单疱病毒DNA聚合酶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且毒性低,治疗安全性较好,其劣势在于长期用药会产生耐药性[2]。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属新型光谱抗病毒药物,其作用机理与阿昔洛韦类似,不过对单疱病毒DNA聚合酶的抑制效果更好,且药效更持久,无明显耐药性[3]。袁东兵[4]的研究认为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相比于阿昔洛韦滴眼液在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中更具优势,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更佳,总有效率一般超过85%,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仅少数患者出现流泪、眼睑痉挛情况。本次试验结果显示,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总有效率达到92.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仅为5.0%,上述指标均优于采取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P<0.05,周玲[5]的试验结果与此雷同。
由上可见,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在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中具有确切疗效,治疗安全性也有保障,相比于阿昔洛韦滴眼液更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庆. 更昔洛韦联合炎琥宁对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 大家健康旬刊,017,1(1):154-155.
[2] 徐登峰, 谯雁彬, 杨仁林, et al. 补体C5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的发病机制研究[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017,5(11):1042-1044.
[3] 常小红.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脾氨肽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临床效果分析[J]. 医学信息,016,9(35):61-62.
[4] 袁东兵.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25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016,5(11):76-76.
[5] 周玲.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和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对比研究[J]. 健康前沿,016,3(6):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