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肾补骨汤联合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

2020-08-31董泽凯李树祥胡品全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前路椎体脊髓

董泽凯 李树祥 胡品全

【摘 要】目的:研究益肾补骨汤联合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98例下頸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根据随机对照的方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益肾补骨汤联合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5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颈椎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采用益肾补骨汤联合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颈椎功能恢复良好。

【关键词】益肾补骨汤;前路固定术;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8-0131-01

下颌颈椎骨折是急性颈椎骨折的常见类型,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脊柱损伤,并且会合并单侧或双侧的关节问题,增加治疗难度[1]。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颈肩疼痛,脊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本文以9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该病的临床疗效,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9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的方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试验组患者中男27例,女22例,年龄为42~62岁,椎体损伤节段:C4~5、C5~6分别为30、1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24例,年龄为53~69岁,椎体损伤节段:C4~5、C5~6分别为25、2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诊断标准,同时患者及家属同意参加此次研究并签字。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具有可比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术,患者取仰卧位,气管插管全麻,常规消毒、铺巾;对于损伤节段不大于3个的患者顺着颈中线至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作横切口,对于超过3个的患者顺着胸锁乳突肌前缘作纵性切口[2]。随后依次分离皮下组织、颈阔肌、胸锁乳突肌至浅筋膜,进行手术,最后缝合;

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益肾补骨汤,其主要成分有黄芪60g、鹿茸角40g、葛根、当归、熟地各24g、山药、淫羊藿、补骨脂、川续断、穿山甲、茯苓各20g,药物按比例配好加清水煎至200ml两次,取药汁早晚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疗效评价,根据国际临床效果分级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比较两组患者的劲椎功能情况,并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指标

两组患者除治疗方法不同外,其他一般资料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试验中的一切数据均采用SPSS20.0 软件分析所得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的颈椎功能情况

试验组患者的Cobb角(8.3±2.1)度、椎体间滑移距离(3.4±1.1)毫米、JOA评分(15.4±3.1)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Cobb角(13.2±2.0)度、椎体间滑移距离(7.6±0.9)毫米、JOA评分(13.1±2.3)分,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针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逐渐增多,但主要的方法是前路或后路治疗,前路减压治疗操作简单,能够直接处理损伤的部位,并能在保护周围组织的基础上减轻椎管的压力,减少术后的创伤;同时前路手术能够彻底切除椎间盘,解除致压物,恢复节段椎管容积,但手术后,必须及时恢复患者的脊髓功能,才能保证患者的远期疗效[3,4]。

我国中医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经验非常丰富,更加注重患者的康复阶段,益肾补骨汤中的黄芪补益中气,补肝肾、强筋骨;淫羊藿补肾阳、祛风湿;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具有解肌退热、温阳补肾、退热的疗效;有利于患者脊髓损伤的恢复,加强骨的形成,同时多种中药联合治疗,能够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提高成骨细胞的能力,促进骨组织的改建以及骨的发育。

综上所述,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采用益肾补骨汤联合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整体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颈椎功能改善,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齐永建,郑丰裕,朱庆翱,郑圣安,韩建华,陈祥铠.益肾补骨汤联合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J].河北医学,2020,26(03):511-515.

[2] 陈晓初.益肾补骨汤和椎体成形术联用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治疗价值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9,40(08):31-33.

[3] 郭志颖.益肾补骨汤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06):33-35.

[4] 陈鑫营,陈子华.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治疗术式探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5(16):1451-1456.

猜你喜欢

前路椎体脊髓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优势探
前路
路灯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探究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的价值研究
注意!疼痛信号在传输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及临床病例资料分析
新手术为修复脊髓损伤提供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