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临床研究
2020-08-31齐向前
齐向前
【摘 要】目的:探讨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临床研究。方法:根据2017年6月-2018年10月治疗的提上睑下垂患者78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患者接受额肌悬吊术治疗患者,观察组患者接受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治疗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2-12个月,比较两组矫正效果、并发症的相关数值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正矫数量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在过矫、欠矫、未矫数量方面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中暴露性角膜炎、眼睑闭合不全、眉区血肿、结膜脱垂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将联合筋膜鞘悬吊术用于提上睑下垂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症状、提高患者矫正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联合筋膜鞘悬吊术;上睑下垂;并发症;矫正效果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8-0066-01
上睑下垂是眼科类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提上睑肌和Müller平滑肌的功能不全或丧失,以致上睑呈现部分或全部下垂,轻者遮盖部分瞳孔,严重者瞳孔全部被遮盖,为了克服视力障碍,双侧下垂者,因需仰首视物,形成一种仰头皱额的特殊姿态。手术治疗为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其中聯合筋膜鞘悬吊术(CFS)在手术方案中所得数据及效果反馈优良,而额肌悬吊术随可治愈大多患者,术后并发症几率较高[1]。因此,本文以病例随机对照展开,探讨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临床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0月,治疗的上睑下垂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上睑下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例,男19例,女20例,年龄(19-48)岁,平均(22.45±5.25)岁;中度20例,重度19例。观察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22-45岁,平均(22.58±4.97)岁;中度22例,重度17例。纳入标准:(1)患者资料完善。(2)上睑下垂幅度≥2mm。(3)病情平稳,未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排除标准:(1)存在眼部手术史患者。(2)有其他眼部疾病患者。(3)合并凝血功能异常、精神异常者。
1.2 方法
手术前两组均进行眼部常规检查,排除其他眼科疾病症状。对照组将卡丁因凝胶滴入眼内2-3滴[2],沿画线做切口,在上睑切口分离眼轮匝肌,并将切口下唇的轮匝肌切除窄条,露出睑板,然后经眉下切口向上在皮肤与额肌之间潜行分离,在中部额肌下端,用直剪刀将额肌切断,在额肌与额骨膜之间进行分离,在眼轮匝肌下做成隧道,将切断的额肌经隧道拉至上睑板前面并作3个褥式缝线与睑板缝合,将皮肤切口缝合。观察组采用联合筋膜鞘悬吊术进行治疗,麻醉方法与对照组一致,采用分离暴露CFS手法,切开皮肤,剪出少量眼轮匝肌暴露至睑板上缘,平行睑缘分离结膜及Müller肌,沿睑板上缘平行剪断上睑提肌Müller肌复合体,在之间向穹隆方向分离。缝合过程中嘱咐患者平视前方,调整上睑高度、弧度缝合皮肤。下睑缘中央做一牵引缝线并固定,术后患者5-7天拆线检查。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矫正效果及手术总有效率数值分析。(2)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症状进行分析。主要有暴露性角膜炎、眼睑闭合不全、眉区血肿、结膜脱垂几种情况[3]。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矫正效果对比
观察组在正矫数量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在过矫、欠矫、未矫数量方面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中暴露性角膜炎、眼睑闭合不全、眉区血肿、结膜脱垂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3 讨论
上睑下垂属于临床常见的眼部畸形,不仅影响患者容貌,并且会由于遮挡视线而造成形觉剥脱性弱视,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目前手术矫正治疗主要为联合筋膜鞘悬吊术及额肌悬吊术治疗患者,其中CFS在手术中各项数据都优于后者[4]。本研究中,观察组在正矫数量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在过矫、欠矫、未矫数量方面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CFS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对手术本身的认知与术后恢复的信心。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中暴露性角膜炎、眼睑闭合不全、眉区血肿、结膜脱垂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由此看出,观察组采用CFS治疗能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困扰,在提高患者身心健康方面有重大意义。
综上所述,将联合筋膜鞘悬吊术用于提上睑下垂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症状、提高患者矫正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林威,徐杨,叶飞轮.联合筋膜鞘悬吊术与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先天性中重度上睑下垂对比[J].国际眼科杂志,016,6(6):1193-1195.
[2] 王振军,刘柳,王恒. 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治疗提上睑肌缩短术后复发重度上睑下垂[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019,5(4):402-406.
[3] 王恒,刘柳,王振军. 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治疗小儿中重度上睑下垂[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8,4(9):739-743.
[4] Jing Zhou, Wenli Chen, Zuoliang Qi,et al. Invited Response on: “Minimally Invasive Conjoint Fascial Sheath Suspension for Blepharoptosis Correction”[J]. 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019,3(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