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用织物洗涤在临床管理中的风险和管控

2020-08-31翁向群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污物织物医用

翁向群

【摘 要】医院中织物收集流程需要重视和加强管控,这样有利于减少感染风险。介绍了感染病毒的医用织物使用后,在收集,运送、清点、洗涤、配送过程中进行规范化操作,有效降低工作人员被感染风险的经验。

【关键词】 医用织物 流程管控;感染风险;收集;运送;清点;洗涤;消毒;配送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8-0059-01

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重复使用的医用织物清洗过程容易发生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织物分拣时),有必要找出各个风险点,进行有效控制和改进。

作为医院织物使用的管理的部门,应重新梳理医院病房和洗衣房、或医用织物洗涤公司等部门间的各种交接流程,明确双方的责任,加强在洗涤过程中的监管,有利于共同做好医用织物的管控,防止细菌和病毒扩散,保护病人、医护和从业者都显得尤为重要。

1 医用织物在临床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点

1.1 使用过程中的风险

提供给病房使用的医用织物(包括床单、被套、枕套、病人衣裤),一般以棉织物为主,如带有病毒的病人使用后,织物中会携带大量病毒,这些医用织物可以采用医疗垃圾的焚烧处理,但由于用量很大,全部焚烧也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这就涉及到需要更换后重复使用的问题。在更换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或病人自行脱离更换,在脱离过程和取走过程中,存在抖动造成带病毒的粉尘飘扬,容易对同病房的空间存在污染。更换后的被服需要存放到专用的包装袋,或织物袋中,并堆放到指定的污物区,随便的包装货堆放都容易造成病毒的扩散。

1.2 转运过程中的风险

病房里使用后的织物,怎么打包,用什么材料打包,谁去转运到院内洗衣房,或外包公司,都存在风险。不规范的操作,不仅容易让转运过程携带病毒的织物感染给转运人员,还可能让经过转运车辆附近的医护、或病人感染,造成病毒的扩散。

1.3 洗涤过程中的风险

洗涤过程中,由于每家大型医院被服种类都有40个以上,需要按照洗涤要求进行分类洗涤。不同织物都需要按照需求注意洗涤分类,选择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折叠方式。不同织物如不采取合适的方式将会造成不同的风险隐患,但对重复使用的织物,最低的感染安全是底线,所有的织物都需要保证消毒温度、消毒时间。

1.4  工作人员健康风险

工作人员是重复使用的医用织物不断供应的最重要参与者,如不能保障生产者的安全,那医用织物洗涤就没有价值,整个重复循环过程就不能进行下去。工作人员如没有卫生意识、防护意识、职业素质和感染知识,很难保证有很好的。如发生洗涤中工作人员感染,所有的工人就会被隔离,生产就会停顿,产生的损失会不可估量。

2 医用织物临床管理中的操作流程管控

2.1 采取标准操作流程减少粉尘飘扬

病房织物更换时应减少抖动,有专业护士或护工在一定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同时要到污物区清理床上的各种杂物,应保证送洗前不应该有污物包裹在医用织物中,这样有利于防止在转运和洗涤过程再次污染。

2.2 规范转运过程中的交接流程,明确各方的责任

明确织物容器,包装材料谁提供,普通污染织物建议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织物袋,感染性织物建议使用可降解水溶性织物袋,交接过程可以同行非接触超高频物联网信息技术来避免清点,减少数量差错。转运车辆每次用后都要清洁和消毒,防止病毒的传播和扩散。

2.3 规范洗涤操作流程,设定洗涤温度和时间

车辆下载后的污染织物,带有传染性卫生物,需要按面料、种类、颜色、是否感染进行分类、分拣,并送进不同的区域。普通污物区、感染性污物区域需要单独隔离,不能与清洁区贯通。不同区域工人要分人操作,不能穿着一件工作服在不同区域走动。如工作需要进入清洁区和污染区时,需要更换不同区域的衣服,和鞋子。洗涤分类要区别感染类、手术类、医护类、婴幼儿、普通病房类进行分区分机分类洗涤。

洗涤要按照预洗、主洗、漂洗、中和几个步骤进行,并使用不同的洗涤剂。洗涤时还要保证参数,普通污染织物洗涤温度70℃-80℃,持续时间30分钟,感染性织物80℃-90℃,持续时间25分钟,这样能保证大于最低的病毒灭活条件。医疗洗涤一般建议高温洗涤,热动力消毒,不推荐低温洗涤。

洗涤后的织物应进行定期的微生物检测和PH值酸碱性检测,采集工人手表面、折叠台表面、设备表面、不同织物表面等的微生物样本。

2.4 加強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和各项培训

工作人员在感染区应该穿戴好隔离衣、防护眼镜、帽子、口罩、胶鞋和手套,污物区需要戴好帽子、口罩、工作衣和手套,一次性防护用品用后丢弃,工作衣每天更换,结束后洗手消毒。清洁区进入前应该保持手部清洁,戴上口罩和帽子,带有传染病人员不建议在清洁区工作。

洗涤工厂中需要有专职人员负责院感培训,培训内容有洗手“六步法”,防护用品使用,建立健康档案,并负责定期组织企业内部的院感检查和接待医院感染科的突击检查。

2.5 运用物联网信息化手段,解决管理中的问题

目前在重复使用的医用织物中缝入超高频芯片,运信息技术进行记录、追溯、和管理,是提升医用织物管理水平和改进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抓手。特别是运用追溯功能来查找医用织物循环使用的关键节点和数据参数,对我们实现责任追踪很有意义。同时用超高频芯片信息管理技术来实现非接触式清点,能大幅减少工作量,避免气溶胶传播,降低医用织物管理中的感染风险。

3 总结和展望

综上所述,在临床操作过程中,认识到重复使用的医用织物在洗涤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有效运用信息化手段,对使用后医用织物收集、转运、清洗、消毒、灭菌、配送、发放、存储、使用等环节质量实行严格的规范管理, 管控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堵上各个环节中的细微漏洞,让医用织物洗涤处在医院、织物管理者的监管范围之内,能有效较少病毒扩散,保护医疗行业的从业者。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11-2009[S].2009

[2] 范晶晶,吴晓松,陈越英,等.江苏省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现状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9,36(11):832-835.

[3] 陈亚庆.加强重复使用的医用织物卫生质量管理[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7,24(2):193-193

猜你喜欢

污物织物医用
医用生物敷料栓对肛肠病术后疗效的观察
洗衣服真的可以不用水吗
改良医用防护服的穿着舒适性与防护性能分析
火车“便便”去哪儿了?
把“污物”隔离在外
医疗器械:千亿市场面临洗牌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建立分式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一例
武汉纺织大学研发神奇织物 可精确感知人体温度
图说纺织